2022年辛弃疾《蝶恋花》宋词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辛弃疾《蝶恋花》宋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辛弃疾《蝶恋花》宋词鉴赏.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辛弃疾蝶恋花宋词鉴赏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这首小令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约写于公元1203年。其时正值他南归后第三次出仕前,赋闲居住在江西铅山的瓢泉。这一带的山山水水,特殊是“雨岩”的风景,深深打动了他,因此他的笔下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不算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种情趣和境界。写作本词的时候,辛弃疾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仍壮心不已,希望早年就立下的统一祖国的雄伟志向得已实现。此时他的好友陈亮已经去世,朱熹也在“庆元党禁”事务中丧生,稼
2、轩深感知音难觅,再也遇不到陈、朱那样的好友了,不免感慨万端。小令在描写“雨岩”景物的同时,寄情于山水,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首句化用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句意,说明兰花怒放,绚丽多采,但“空谷无人”,也就只能自艾自怨了。“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泠泠”,声音嘹亮。这两句说,“宝瑟”纵使弹使弹奏出嘹亮悦耳的古典名曲,但也难觅“知音”,事实上是词人自叹陈亮、朱熹过世之后,很难找到知心挚友,因此心情孤寂苦闷。过片之后,进一步抒发迟暮伤感之情,与上片紧密联系,不行分割。“冉冉年华吾自老”,“冉冉”,渐
3、渐地。作者自叹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老了,“何处寻芳草?”“芳草”与上片的“知音”相呼应,意思相同,这样就使全词的思路贯串一气,意境也更觉深远。“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累”,本指绳索;“石龙”,指石龙风,是一种打头迎风,如飓风之类,宋孝武帝丁督护歌云:“愿作石龙风,四面断行旅。”稼轩反其意而用之,感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到处碰壁,特殊是他复原故国的志向不得实现,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阻碍,更使他觉得犹如碰上了打头逆风。结尾两句,以含蓄委婉的手法,述说人世道路曲折艰难,词人郁结胸中的愤懑不得发泄,哀惋欲绝。本词在看似平淡的景物勾画中寓有深意。全词又多用象征手法,抒写自己难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壮志未酬的深厚感情。有意境蕴藉含蓄,意近而旨远的特色。(王方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蝶恋花 2022 年辛弃疾 宋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