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版)课题2分子和原子(A案) 课题2分子和原子(A案) 【教学目标】 1、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分;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一些简洁的化学现象。 2、学会运用试验、视察、识图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3、相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 【试验打算】品红的扩散氨分子扩散试验二氧化氮气体在空气中扩散 水和酒精的混合压缩水和空气
2、【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公路问爸爸:公路为什么要隔成很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引入课题】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信任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学问以后,你肯定会说明以上现象。 【试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想一想】你望见了什么?你怎样说明这种现象? 【拓展】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
3、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视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白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试验证明自己的说明。 【学生猜想】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渐渐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
4、,使A溶液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用干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视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视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视察现象。 3、当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视察现象。 【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变更,颜色变红。 【分组试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视察现象。 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
5、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视察现象。 C组:(1)50ml水与50ml水混合(2)50ml酒精与50ml酒精(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 【汇报试验结果】你有何发觉?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考一考你】、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烧开后在壶口处能望见白雾,说明白分子具有
6、什么性质? 【投影】1、几种常见分子模型 2、空气的自白(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运动状况) 【探讨与沟通】 1、说明四幅Flash动画中的问题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3、P523(2)(3)(4)(6) 、动动手,制作几种分子模型 【学问梳理】我已知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在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肯定的间隔 分子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其次课时 【实物展示】 请几名同学把亲自制作的分子模型展示给大家。(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里的各个原子可以拆开) 【问题情景】投影 1、从分子角度看
7、,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改变有什么不同? 2、视察P49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的示意图,细致分析在此改变过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小组探讨】1、老师也参加探讨2、小组沟通观点 【模型演示】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一人演示一人解说)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同上) 【分析】 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改变 电解 水的电解:水氢气+氧气化学改变 (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获得结论】1、化学改变前后,分子发生变更。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质疑探究】化学改变中,分子是如何变更的呢? 【投影】1、水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2、氧化汞分子分解
8、过程(Flash动画) 【小组探讨】你有何发觉?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组探讨】发觉各自观点 【获得结论】 1、化学改变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2、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分:在化学改变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4、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干脆构成物质。 【反思小结】 1、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学问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你说出来。 2、P523(1)(5)、4 【点评】 “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试验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把培
9、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探究氨分子扩散试验时,留给学生广袤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育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其次,问题情景真实,试验设计奇妙,资料打算充分。特殊是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的、真实的情景材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的试验直观性强,现象明显,穿插的也很到位。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不过,有些地方设计过于冗长。素材获得应不拘泥于教科书,还应更生活化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学案(附答案) 课题2原
10、子的构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缘由。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课堂导入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分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状况下都是不行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假如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个人思索,组内沟通) 三、学习研讨 (一)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视察图4-1后同桌相互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11、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视察老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3、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索并回答下列问题: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是否全部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沟通学习】 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小结后板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二)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结合下
12、表体会为什么采纳相对原子质量。 表1 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单位:) 氢1.67010-27 氧2.65710-26 碳1.99310-26 铁9.28810-26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随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索沟通】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索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表2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011 碳66612 氧88816 钠11121123 氯17181735 铁2
13、6302656 【沟通学习】 同桌相互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四、达标测试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确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A.12:1B.2:12C.2:1D.1:2 3、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4、一个
14、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B.3C.4D.7 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干脆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7、我国已于2022年放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
15、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得地球上隐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A、3个质子,没有中子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D、3个中子,没有质子 五、小结 本节学习后你对原子的构成有了哪些新的相识? 六、拓展提升: 1.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氢(H)1011 氦(He)2224 氮(N)77714 氧
16、(O)88816 铁(Fe)26302656 探讨: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二条。 (1)(2).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运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峻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试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肯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
17、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准确的是(填序号)。 课题2 四、达标测试1、B2、D3、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电子电性相反质子和中子正电不带电原子核4、125、B6、3、分子原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电子7、B 六、拓展提升 1、质子数不肯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523、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改变和性质(参考课时:1课时)1教学目标1.1学问与技能:了解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分和联系,并能推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改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
18、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1.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改变,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1.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视察和试验等活动,增加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新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爱好。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改变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相识。体验视察和思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概念,化学改变的特征及两种改变的推断。能正确描述视察到的试验现象。2.2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物质的改变。3专家建议重点驾驭化学改变是有新物质产生。 4教学方法试验探究
19、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5教学用具试验仪器: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镊子;试验样品: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6教学过程6.1引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渐渐生锈等,相识物质性质及改变特点,驾驭其改变规律是人类相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探讨物质的性质和改变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板书:课题1物质的改变和性质师: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概
20、念、化学基础学问都是通过试验形成的,因此必需学会视察试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视察几个演示物质改变的试验,主要视察改变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试验课本P6试验11、试验12试验现象试验序号改变前的物质改变时的试验现象改变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水沸腾,透亮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12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的胆矾变成蓝色的粉末状蓝色的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师:上述改变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改变。 板书:一、物质的改变(一)物理改变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叫做物理改变。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态、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改变。探
21、讨沟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改变的例子。生:瓷碗破裂,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快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演示试验试验现象试验操作改变前的物质改变时的试验现象改变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将纸揉成一团一张完整的纸形态改变纸团无新物质生成将一张纸撕碎一张完整的纸形态改变碎纸无新物质生成点燃一张完整的纸一张完整的纸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演示试验课本P6试验13试验14试验现象试验序号改变前的物质改变时的试验现象改变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3蓝色胆矾溶液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14颗粒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澄
22、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有新物质生成归纳物质发生改变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改变叫做化学改变。探讨沟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改变的例子。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学问迁移视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改变,必需从视察入手,在视察中思索,对视察到的改变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二)化学改变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改变叫做化学改变(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更、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改变,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探讨:1、推断一个改变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应依据什
23、么?化学改变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2、灯泡发光是什么改变?上述改变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是化学改变?为什么?阅读化学改变中伴随的现象。归纳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有没有化学改变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肯定是化学改变。师: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在化学改变中肯定伴有物理改变,物理改变中不肯定有化学改变;二者的本质区分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注:现象只是推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肯定是化学改变。师:化学是探讨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改变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
24、质。我们将物质在改变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师:我们刚刚做的试验1-3、1-4、1-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生: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改变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师:在叙述物
25、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汽油燃烧化学改变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改变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改变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师: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须要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注:这里不须要化学改变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须要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
26、、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1.熔点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肯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板书:2.沸点师:液体加热到肯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试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生:100师:对!100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生:温度高。师:为什么温度高呢?生:.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生甲:看颜色,
27、铁发黑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板书:3.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运用时我们如何区分呢?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实力”,而改变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详细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实力叫举重实力。同理,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
28、性质。课堂练习:1、有关物质的改变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加热的改变是物理改变B须要加热才能发生的改变是化学改变C物质燃烧时肯定发生化学改变D伴有发光发热的改变肯定是化学改变2、下列改变中,属于化学改变的是()A滴水成冰B汽油燃烧C菜刀生锈D酒精挥发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驾驭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改变,哪些是化学改变等,这就须要我们多思索,多练习。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P1011作业2、预习提纲: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7板书设计一、物质的改变(一)物理改变1.概念
29、: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叫做物理改变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态、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改变。(二)化学改变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改变叫做化学改变(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更、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改变,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注:现象只是推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肯定是化学改变。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1.熔点2.沸点3.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总结反思:物质在化学改变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而不须要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