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三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三年级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三年级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通过学习课文感悟雷奈克勤于视察、擅长思索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问趣味入新课 1、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国第一个独创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 2、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独创的。老师写课题。 雷奈克读准名字 (导入新课方法许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爱好,又要与新课内容亲密相关。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好玩又有挑战性。) (二)、抓住课题想问题
2、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独创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独创的? (“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自读课文解初问。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沟通,说长论短。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熟识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之后就有表达的愿望,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因此学生在评读读书状况时才会畅所欲言。) 4、出示生字词: 听诊器思索紧贴 肺结核分析沿着 木棍改成喇叭状效果 要求:(1)学生读词 (2)依据课文内容,用横排或竖排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将识字教学和
3、听说读写的实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边识字边进行说话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另外,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驾驭,并且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概括实力。) 5、沟通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读课文后找到一句话: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补充资料: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2)雷奈克为什么要独创听诊器?(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 (3)雷奈克是怎样独创听诊器的?(可以默读全文说一说) 其次课时 一、自主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宠爱的读书方式,体会雷奈克的内心感受
4、。 (课标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A.“看到很多病人苦痛地死去,心里非常难受。” (1)从“难受”一词你读懂了什么? (2)(可以补充资料:他的叔叔居洛木在雷奈克远行时,这样告知他:“我的孩子,医师这个职业就像锁链一样,只要搭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来!”) (3)朗读这一句话。 B.“他想: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 (1)“思索”是什么意思? (2)“
5、整日思索”呢? (3)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 C.“他兴奋极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体会雷奈克第一次用自制的听诊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太惊喜、激烈了 (1)读到“他兴奋极了”,你们想说什么? (2)读到“啊!”,你们想说什么? (3)读到“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还想说什么? (这篇课文有精彩的心理描写,一起先写雷奈克因为很多病人苦痛地死去而非常难受,这是他独创听诊器的动力。后来雷奈克从两个玩跷跷板的男孩子身上受到启发,第一个听诊器独创胜利了,从“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两个感叹号和极其简短的句子,将雷奈克医生不行名状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
6、了出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宠爱的学习方式学习。如:可以补充资料,可以发挥想象,可以感情朗读) 二、3年之后,雷奈克写了论间接听诊法一书,介绍了听诊器的独创,描述了听诊时所发觉的各种不同声响,尤其是有关肺部疾患的内容更为丰富。由于听诊器的独创,使得雷奈克能诊断出很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雷奈克医生死于1826年,年仅阅读全文(18)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觉,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独创了世界上地一个听诊器。告知我们只要平常擅长视察,肯动脑筋,
7、就能有所发觉,有所创建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医生在生活中发觉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想,到偶然的发觉,最终通过反复的试验最终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楚。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相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独创创建都离不开视察和实践,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视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独创创建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打算: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老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8、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异样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探讨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态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
9、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细致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留意:多音字:脏 诊、棍: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沟通。 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简单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独创创建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育学生从小爱视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
10、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独创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缘由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受”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 (2)出示: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了解“假如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独创第一个听诊器的
11、呢? (1)自由朗读其次段,了解发觉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揣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晰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试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真”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
12、为如此,才会有“兴奋极了”、“立刻”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当表现出来。 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烈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嬉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视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觉。)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意,还在不断探讨、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觉”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觉”说明什么? 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独创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总结全
13、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独创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独创创建都离不开视察和实践,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视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假如就果真)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造句。 课外: 复述故事的经过,要求敏捷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说得详细、生动。 收集中外独创家搞创建独创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反思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独创经过的科学故事,让学生懂得任何独创创建都离不开视察与实践。这类课文以前也
14、学过,如鲁班和橹板等,孩子们也知道牛顿发觉万有引力、瓦特独创蒸汽机的故事。基于以上学生的阅历,我觉得重点应放在雷奈克独创听诊器的起因和过程上。 其次课时的教学我从探究雷奈克独创听诊器的缘由起先,过渡到学习第一自然段,在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实力。在指导“假如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出示四句写有“假如就”的句子围绕课文内容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育了思维实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 课文其次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在教学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嬉戏时,我发觉学生不由自主的在桌子上做起了试验。于是我让学生也来跟着课文做个试验,以满意他们的新奇心和
15、爱好。我让一位学生上台把耳朵紧贴讲台的一头,我则用一支笔在另一头划,这个孩子惊呼起来:“声音好大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也想上台做这个试验,于是我叮嘱同桌一人耳朵紧贴桌子一头,另一人在桌子另一头用笔划着桌子。那么在一头的同学就能听到了洪亮清晰的划桌子声。如此同桌互听。同学们惊异的说:“真的能听到!真的能听到!”实践给孩子们带来了惊喜,通过发觉和体验,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他们有了实践发觉后特别兴奋,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兴奋和激烈有了感悟。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学问点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学问点 原文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很多病人苦
16、痛地死去,心里非常难受。他想: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晰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真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兴奋极了,立刻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膛,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就这样,雷奈克每天可以用它细致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探讨,作出诊断。以后,雷奈克又发觉空心木管听诊
17、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字词巴黎、肺结核、苦痛、难受、疾病、内脏、异样、改变、思索、花园、跷跷板、清晰、胸膛、凑近、呼吸、心跳、诊断、喇叭句子他想: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他兴奋极了,立刻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膛,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雷奈克又发觉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
18、器。练习题1、比一比,再组词。诊()肺()沿()棍()珍()柿()没()混()效()析()状()索()郊()折()壮()系()2、按要求填空。肺:共()画,第八画是()沿:部首是(),共()画,扩词()()沿:部首是(),共()画,扩词()()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假如就一就果真竟然(1)()我昨天仔细复习了,这次测试成果()不会那么差。(2)天上布满了乌云,我估计要下雨。(),没一会儿,天下起雨来。(3)我是个小书迷,()到了图书馆,()忘了时间。(4)这儿的污染非常严峻,()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9、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打算: 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
20、,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独创的?它是什么样子?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驾驭状况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沟通“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独创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 1、读生字,分析字形。 2、学生描红,老师巡察。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独创创建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
21、,从而培育学生从小爱视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独创创建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打算: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听诊器肺结核思索紧贴沿着木棍 分析效果巴黎胸腔凑近跷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索: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独创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探讨 3、反馈、沟通、指导朗读。 (1)出示句子: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晰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应
22、读出怎样的语气? 练习朗读 (3)他把小木棍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烈的心情。 练习朗读,突出惊喜激烈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发觉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又发觉”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觉”说明什么? 练习朗读,突出“又发觉”。 4、复述独创“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5、同桌练习 三、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独创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4、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作业设计: 收集中外独创家搞创
23、建独创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其次课时学案 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其次课时学案 其次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二、精读感悟。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2、雷奈克独创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缘由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1)“心里难受”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2)出示: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改变呢?他整日思索着。“整日思索”什么意思?整日思索什么呢?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
24、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样。)(了解“假如就”的用法)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3、雷奈克是怎样独创第一个听诊器的呢?(1)自由朗读其次段,了解发觉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揣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
25、晰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试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D、“果真”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兴奋极了”、“立刻”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当表现出来。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烈的心情。(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4、朗读第3小节。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嬉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视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觉。)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意,还在不断探讨、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又发觉”中的“又”是什
26、么意思?“又发觉”说明什么?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独创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三、总结全文。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雷奈克医生独创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四、指导造句。(假如就果真)拓展比较:雷奈克所独创的听诊器种类,与如今听诊器的不同。(图片)五、布置作业。1、讲一讲这个故事。2、搜集“世界上的第一个”,比如:第一盏电灯,第一部电话,第一架飞机3、课外:复述故事的经过,要求敏捷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说得详细、生动。收集中外独创家搞创建独创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
27、一个听诊器雷奈克:思索启示发觉做成 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学案 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学案 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相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独创创建都离不开视察和实践,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视察、肯动脑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独创创建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三、教学打算: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老师图片、文字投影片。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
28、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感知。1、带问题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学状况。(1)出示词语:异样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探讨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态(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细致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沟通。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
29、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指导写字。1、分析字形,说说简单写错的地方。2、指导写好“肺”、“索“状”。3、学生描红。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异样思索缓步肺结核分析跷跷板胸腔效果诊断凑近内脏听诊器雷奈克喇叭状空心木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堂教学中补充材料的运用 序:这篇课文书后有个练习: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独创听诊器的经过.这个题目看似简洁,可是落到实处并不简单.学生要不说不全,要不照本宣科,把书读一遍.如何让学生详细流畅地说这个经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课堂教学中我实行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效果较好. 课文其次小节讲的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听
30、诊器的独创经过.内容是这样的: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晰到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真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兴奋极了,立刻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全段共八句话,我将这八句话分解成雷奈克看到的,发觉的,做的。(这也是作者的写作依次)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第一组勾画出雷奈克看到了什么?其次组勾画出雷奈克发觉了什么?第三组勾画出雷奈
31、克做了什么?第四组细读全段,仔细听各组发言然后做综合性小结。小组探讨勾画后,各选派2人作小组发言。这个方法很有效,由于各行其职,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因此每人说的都很到位。第四小组虽然是做综合性发言,然而说前有明确的任务,必需仔细读仔细听,因此,出乎意料的顺当。发言的同学将听诊器独创的经过说的详细,完整而流畅。学生真聪慧,他们有自己的方法。最终我又让几个人说整个过程,效果都特别好。达到了这堂课语言训练的目的。 这篇课文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内容上没什么理解的难点。那么语文的训练点在哪里?课后第五题说说雷奈克独创听诊器的经过就是本课的语文训练点,而这个点就是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话说清晰,说详细,说流畅
32、,就是本课语文训练的目标。为什么采纳合作学习的方法?是因为学生的认知实力有限,说话实力有限,不设坡度不能直抵目标,因此,让他们各行其职,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既好玩又有利,共同学习,和谐发展。在长期的训练中,语言实力得到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一次偶然的发觉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独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1、搞清晰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2、相识雷奈克这个人。第一点是语言训练的范畴。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其次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补充材料带领学生
33、相识雷奈克的。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诞生于1781年2月17日,当时的法国医学正处于黄金时代。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他的父亲是小公务员,由于负担不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里寄养。他的叔叔不是一般的开业医师,毕业于历史悠久的蒙佩里高校,由于医术精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当上了南特高校医学院的院长。雷奈克受叔叔的影响于14岁进入南特高校附属医院起先学习医学。 1801年4月中旬,雷奈克揣着父亲和叔叔给的600法郎,前往巴黎。他在米修拉丁区安排好后,不顾极度疲乏的身体,当天就向巴黎当时最出名的大医院创建于1607年的慈善医
34、院申请入学。雷奈克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拥有当时最出名的医生维萨特。维萨特是19世纪法国医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于1804年成为拿破仑的御医。他有多数个才智非凡的学生,但后来最能彰显师门与法国医学界的,就是以独创了听诊器著名于世的雷奈克。 在巴黎,医学生只要完成两件事就可以扬名立世。其一是成为“医学教化委员会”委员;其二是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特地为已学完三年医学课程的特别学生所设立的临床学校。雷奈克在导师科维萨特的热心指导下,顺当地获得了这两项殊荣。科维萨特之所以在群贤毕集的众多学生中特殊青睐雷奈克,是因为雷奈克不仅学习成果优异,而且在学术探讨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在探讨酒瘾患者
35、的受损而结痂的肝脏时,发觉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别光泽,便运用希腊文Laennecscirrhosis(暗褐色或暗棕色)来形容,后来此病也因而被命名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现在,一些医生提及雷奈克之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听诊器。 这样一位医学奇才,人类的精英,加之他独创听诊器的好玩动因,假如仅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诞生的,岂不辜负了这篇好课文。然而,假如脱离课文内容来介绍这些材料又显生硬,达不到让学生深刻相识这个人物的目的,更谈不上体会人物身上闪烁的人文光辉。我将这些材料穿插在理解课文中介绍。收到了特殊好的效果。 课文第一小节有这样一句话:“有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很多病人苦
36、痛的死去,心里非常苦痛。”这里我相机介绍了雷奈克的母亲死于肺结核病,他自身患有先天性肺结核病诊状一生处于病蔫蔫的状态中。还讲解了有关肺结核病的学问。尔后出示雷奈克的肖像相识雷奈克。至此学生起先关注人物命运,对人物的怜悯由然而生。随后我具体地介绍了雷奈克的身平事迹。学生对人物产生了由衷的钦佩之情 为学习下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文其次小节讲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据资料记载这个过程颇有点野史的味道:当时雷奈克有一名女患者,长得特别美丽,她正因心脏病的诊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于其胸,诊断又不被风俗所允许。因此,雷奈克“整日思索着”用什么方法对这个
37、病人进行诊断?当他看到孩子们在跷跷两边划密码听时,灵机一动,一下想到他的女患者,他马上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医院,紧紧卷起一本笔记本,紧贴在那位漂亮少女的左心房上,啊!“呼吸声、心跳声全听到了”就在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了!阅读完其次小节,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课堂气氛忽然活跃起来,它增加了事务的真实感,拉近了人物和我们的距离,同学们被人物的才智,人物的职业品质,人物的探究精神,人性中真实的情感深深地感染。再回到课本,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呼吸声,心跳声,全听到了。”我适时总结:“人类临床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雷奈克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丰碑,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直到今日人们仍旧记着
38、他,怀念着他”。 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告知学生:课文图上的这个成形的木管听诊器,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雷奈克最终命名为:听诊器,这个名字始终延用到今日。还有他的遗言,遗物也作了简要介绍。 课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雷奈克,我想对你说有学生这样写到: “可怜的雷奈克,你在6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当我听到这件事时,心里特别难受。假如我的妈妈也去世了,我就会难过地哭。假如一个人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他会特别苦痛。” “雷奈克,你从小就失去母亲,但您却成了名医,而且还独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我很钦佩您。我们要向您学习。”
39、“雷奈克,你是一个擅长发觉、擅长视察的人。因为你的发觉,而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你是一个宏大的人。” “雷奈克,你是一个宏大的医生。你通过视察,探讨,和勇于实践,独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使很多病人摆脱了肺结核病的苦痛。听诊器直到今日还被广泛运用,我很佩服你。” “雷奈克,你为什么在医学上这样钻研?你为什么医学学得那么好,你能告知我吗?”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真实可信。一篇课文,经过细心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一段历史,相识了一个人物。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留下钦佩,留下思索。这就是这堂课我要达到的目的。它体现了余永正老师提倡的:“语文教学必需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
40、成一项开心的、有爱好的活动,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部分。把人文教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抓关键词来教学全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后记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写了医生雷奈克从一次偶然的发觉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发觉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共4个自然段,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雷奈克看到很多病人苦痛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觉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样改变。其次部分,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跷跷板的嬉戏中受到启发,用笔记簿卷成筒儿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第三部分,写雷奈克不断改进,最终独创了世界
41、第一个听诊器。课文按发事情发展依次叙述,语言平淡、浅显。 就这样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教学吗?平淡的语言文字,平淡的教学思路,确定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 经过仔细研读,我发觉课文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难受”。正因为雷奈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他看到很多病人苦痛地死去,心里才会非常难受。二、是“整日思索”。正因为他是一个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天职的医生,才会整日思索,才会被两个小孩玩跷跷板吸引住,并亲自试验,得到启发,用笔记簿卷成筒儿病人内脏的声音,才会发觉用空心木管效果更好。 对,就把这两个词作为课文教学的主线。于是,上课伊始,我就提出这样的学习要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全文,你认为文中写雷
42、奈克医生能独创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仔细读了一遍课文后,大多找到了“难受”这个词语。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象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死去时难受的心理,并指导朗读好第一小节课文。 对于其次个词语,一起先学生并没有找到,经过读其次遍课文,才有学生发觉的。接着,我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并对理由进行仔细思索,最终进行沟通。学生的沟通的理由有三: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才会被孩子吸引,并且细致视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才会亲自试验;正因为整日思索,才会发觉空心木管效果更好,接着改进。 就这样,我和学生边沟通边理解相关语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并结合文本特点进行语
43、言训练。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了。 要上好一堂课,老师不但要仔细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还要依据课文特点设计教法,这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第一个独创麻醉剂的人 第一个独创麻醉剂的人 班级姓名 事也凑巧,有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折了腿的汉子来找华佗医治。华佗给他动手术,那汉子不仅没有挣扎、呻吟,反而软绵绵的,任人摆布。手术顺当地做完,他还在发出昏睡的鼾声,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苦痛。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汉子是喝醉了酒才跌折了腿的,到这时还没有醒过来呢。 看着这醉汉,华佗深思起来:假如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苦痛了吗? 从今,华佗时时留心,到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最终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才渐渐醒悟。 1多音字组词: ()()()()()() 华处种 ()()()()()() 2“鼾”的音序是(),部首是(),共有()画,组词()()。 3.线划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4先把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到处昏昏时时渐渐 从今,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最终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才()醒悟。 这些词语的作用是: 5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没有一点苦痛,人们非常惊异,想像一下,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