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数学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实力训练点 、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 、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 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画画比比 1、 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识吗? 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 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
2、长3.5米,宽1.5米) 3、 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师巡察) 4、 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肯定的比例缩小了。) 评析:“照样子画黑板”是同学们美术课上再熟识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课的起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实为教者的匠心之笔! 5、挑两个黑板图(一个画得不像一个画得较像)出示: (a)、评价: 谁画得更像一点? 分析图A画得不像缘由可能是什么?(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b)、师生合作,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屏幕显示) 图上长7厘米,长缩小:3507=50 图上长5厘米,长缩小:3505=
3、70 宽1.5厘米,宽缩小:1501.5=100 宽2.5厘米,宽缩小:1502.5=60 (c)、点拨: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图A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即比例失调),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长和宽缩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画得较像。 评析: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分析画得“像与不像”使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爱好。 (二)再画再比 1、想一想怎样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课件展示精确的平面图: 3、请你帮老师算算长和宽分别缩小多少倍? 图上长3.5厘米缩小:3503.5=100 宽1.5厘米缩小:1501.5=100 4、小结:当长和宽缩
4、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非常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状况,画图时必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评析:从画黑板-提出问题到“比比谁画得像”-分析问题再到“如何画得更像”-解决问题。教者均是置学生于熟识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意义,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二、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一)说一说 、讲授:课件中的长方形是按缩小1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谁来说说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等等)。 、图A、图B长和宽比例尺各是多
5、少?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当长和宽的比例尺不一样时,所画黑板就会失真。 、用自己话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 小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二)算一算 、下图是我校旁边的平面图(屏幕同时显示),新华五村菜场距我校直线距离约300米,可在这幅图上只画了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评讲:你是如何算得?结果是多少?(110000)要留意些什么? 、从110000这一比例尺上,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板书: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厘米等等。 评析:比例尺
6、是一个好用性很强的学问点,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意义时,运用实例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口脑并用,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为下面多种角度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学问打算。 三、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 (一)求图上距离 1、还是在这幅图上,现在要标上区委,估计一下我校离区委直线距离有多远?(400米)你看在这幅图上要画多长? 、独立思索,试试看,如感觉有困难小组内小声探讨。 、评讲: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算?你觉得要留意些什么? 方法一:400米=40000厘米 方法二:400米=40000厘米 4000010000=4(厘米) 400001/10000=4(厘米) 方法三
7、:10000厘米=100米 方法四:用比例解(略)等等 400 100=4(厘米) 小结:求图上距离可以用乘法计算,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如何画?自己画画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常规去画,留意方向。) 评析:“怎样计算图距和实距?”教者一改以往依据比例尺计算方法去死套公式(图距=实距比例尺;实距=图距比例尺)的做法,也一改教材中“烦琐”的比例解法,而是借助于学生对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不把学问点“讲死”,让学生敏捷的选择解决方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即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练一练: 区委东北是我区闹市区-十村,已知区委
8、和十村实际距离是2.5千米,在这图上应画多长?如何画?自己画画看。(课件演示) 3、画一画: 、请精确地画出教室前黑板的平面图。(怎样画才算精确?) 、评讲:你是如何画的?方法一:自己定一个比例尺算出图上长和宽然后画;方法二:在原有图上以长的比例尺为比例画出宽;方法三:在原有图上以宽的比例尺为比例画出长。 (二)求实际距离 1、 西厂门在区委的东南面,(课件演示)量得图上距离是9厘米,如何算实际距离?有几种算法? 、独立思索; 、合作沟通; 、讲评算理。 (略) 2、练习:南钢宾馆在区委西南(课件演示)量得图上距离是18厘米,如何算实际距离? 评析:用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大厂区各地名,实行学生
9、感爱好的活动-画“地图”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意义计算图距和实距,使学生对数学倍感亲切,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突出的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三)新课延长 1、 南京距大厂40千米,画在这幅图上要画多少厘米? 、独立列式计算(400厘米)。 、要画400厘米,你有何感觉?(太长画不下) 、画不下怎么办?(调整比例尺) 、说说你的调整方案? 评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冲突冲突中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达到使学生跳出大厂看“比例”的目的。 2、请拿出标有南京上海的地图,找出比例尺并说说意义。 、同座位间合作算出实际距离。 、一辆汽车从南京早上900从南京动身赶往上海,要赶下午200
10、的飞机,假如车速是每小时80千米,问能否赶及?为什么? 2、五一长假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请同学们采访一下听课的老师,最憧憬哪个大城市,然后依据地图帮老师算出实际距离,再告知被采访的老师。 评析:很有创意!采访老师,就地取材增加课的参加度;学生下位采访,体现课的开放性,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实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交际实力。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再延长! 四、课堂总结,回顾比例尺(略)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十二册只有两个单元的新授学问,刚
11、好整理与复习已学的学问,应当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在此支配整理与复习,主要是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思索、整理已学的内容。一方面是将这两个单元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依据已学学问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也是为后面的小学毕业总复习做好铺垫,是后继学习中须要常常反思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的要求 1、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这两个单元学问的理解与驾驭,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学问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2、 提高学生整理学问的实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 能用已学学问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
12、与难点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单元所学学问的理解与驾驭,并能用所学学问敏捷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与圆锥、正比例与反比例两个单元,而且在以前的学习中驾驭了肯定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知道从那些方面对学问进行整理,即:梳理学过的学问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系统的学完了整本书的学问,这节课我们要对几个重点单元的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 整理学问 形成网络 请同学们看书回忆一下,你都学会了什么? (1) 学生独自看书回忆、思索、整理。 (2) 在小组内沟通汇报。 (3) 小组合作形成学问网络。 (4)
13、全班展示各小组的成果,师生进行评价,整理形成完整学问网络。 (5) 完善本小组的整理内容同时对所学学问要点进行理解记忆。 (6) 依据所学学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7) 把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三)、 运用学问 解决问题 (1) 推断 1. 假如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那么它们肯定等底等高。 ( ) 2. 圆锥体没有表面积。 ( ) 3.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 ) 4. 一堆煤的总量不变,每天烧去的数量与烧的天数成正比例。 ( ) 5. 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6. 六班今日的出勤率为98%,来的人数和没来的人数成反比例 ( ) 7. 一个圆柱的底
14、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侧面积不变。 ( ) 8.圆柱的表面积可以用公式S=2r(r+h)来计算。( ) (2)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压路机前轮直径10分米,宽2.5米,前轮转一周,可以压路多少平方米?假如平均每分前进50米,这台压路机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2、一根6米长的圆柱形木料锯成相等的 3段,表面积增加了16平方厘米,每一小段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将两个体积是12立方米的圆柱体钢锭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36平方米的圆锥形钢锭,这个圆锥形钢锭的高是多少米? 4、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31.4m,高是7.2m,每立方米沙重1.5吨,假如用一辆载重6吨的汽车来运,几
15、次可以运完? 5、某小学四周建筑如图所示: (1)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_厘米,已知实际距离是800米,此图的比例尺是_。 (2)学校到小东家的图上距离是_厘米,实际距离是_米,假如小东1分钟走60米,他从学校回到家须要_分钟。 (3)小红放学后从学校出来先把书包拿回家,再去小东家玩,实际走了多少米? (4)书店在小东家东偏南45度方向,距小东家的实际距离为600米,请你在图中标出书店的所在地。 (3) 拓展思维 1、一个装满稻谷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1.2米。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假如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这个粮囤
16、能装稻谷多少吨? 2、一个圆柱体,已知高度每增加1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31.4平方厘米,假如高是16厘米,则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伴听听。 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洁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 结合丰富的事例,相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相识正比例。 2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
17、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改变规律。 (一)情境一 1视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情 况填入表格中。请依据你的视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索: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是否有关系?它们的改变分 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觉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改变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肯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 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18、? 说说你发觉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着改变,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肯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 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 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改变而改变,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改变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改变状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
19、完整。 (2) 父子 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改变,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推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 ,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 1)轮船行驶的速度肯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 产量肯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依据下表中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推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改变而改变,即
20、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 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沟通。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驾驭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敏捷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实力和计算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解比例的方法,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绘制校园平面图 北师大 六年级 下册 绘制 校园 平面图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