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陆地和海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陆地和海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其次章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
2、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DIV.union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DIV.unionTD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 -: 本课主要内容有两部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七大洲和四大洋。可以说,许多学生对于这两方面的学问在小学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感爱好,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更加深的相识呢?我的设计思路是:在学生了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达一学问点后,围绕“既然我们今日了解了地球上海洋
3、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那么人类的将来就不再缺水,人类移民海洋是不是一个梦”这一问题学生绽开探讨。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大胆想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对于七大洲四大洋这一学问点,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视察地球仪,动手拼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去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既可熬炼学生的视察力,又可熬炼其动手实力。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学习目标: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探讨、提问 教学打算:老师打算:投影仪,自制七大洲、四大洋挂图、拼图学生打算:地球仪、
4、胶带纸 课堂实录: 师: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 生:杨利伟。 师:就是这位英雄代表我们中国人在太空中看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一个漂亮的蔚蓝色星球,请问:地球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生:因为海洋是蓝色的。 师:地球上除了海洋还有什么呢? 生:陆地。 师: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次章“陆地与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请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地球仪,用透亮胶将地球仪一分为二(可选择任一方式),要求学生视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师:同学们,你们告知老师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生:海洋面积大。 师:是的,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请同学们再视察一下,地球表面海
5、陆分布匀称吗? 生:海陆分布不匀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师:(指着板书:地球?水球?)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当叫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当叫地球还是水球? 生:我觉得应当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生:我觉得应当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师:两个同学都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沟通,海洋被视为天地的终点,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特别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相识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
6、载着人类探险与相识世界的历程。请全班同学阅读材料:人类探究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课件:屏幕上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观赏。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材料,此时你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他们太英勇了,我真佩服。 师:佩服他们什么? 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师:是的,老师也很佩服他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还等待着人类去发觉、去探究、去探讨,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物,我们人类才能更好的了解世界,让其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生:(齐声地)想! 师:有志气!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7、探讨一个问题。 你想过吗?地球上既然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人类的将来就不再缺水了,人类移民海洋是不是个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绽开了热情的探讨,兴致很高) 师:下面请每小组派代表来说你们的看法。 生:人类的将来完全可以解决水的问题,将海水淡化,供人类利用。 师:怎样淡化? 生:我想是不是探讨一种很简洁的方法,独创一种过滤器,海水流经它时,海水中的盐分就会与它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种可以被人体汲取的物质。 师:说的特别好,还有吗? 生:人类移民海洋不是个梦,我们可以在人的身上装一个人工鳃,在水里人就可以自由的呼吸。 生:人是不是也可以变得像美人鱼那样,有一个美丽的长尾巴,这样就可以在大海里生活了
8、。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我想,刚才所说的这一切,在你们的努力下,肯定会变成现实。 课件展示:图:1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找出任一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并说出其区分。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许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分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学生边指边讲,特别精确)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细致视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知我
9、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学生接着细致读图,或视察地球仪,边看边说出答案。)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嬉戏(拿出课前打算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主动参加,在拼图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就请别的学生来订正。) 师:你们能不能告知我,在做这个嬉戏时,你们会留意哪方面的问题? 生:主要是要留意每个大洲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师:(在学生拼完后)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幅图,你发觉什么? 生:除南级洲外,其他大洲南北对称分布。 师:很好,那么
10、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许多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探讨出来。 用提问的方式小结: 师:今日你们学到了什么学问? 生:我知道了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我知道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二、七大洲四大洋 点评:老师教学方法敏捷,利用启发、反思、互助、探究、探讨等方法,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参加,通过视察、动手操作、探讨来体现学生的学习实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视察,分析大洲分布的规律,较好地驾驭了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利用特别经线纬线
11、穿过大洲和大洋,将大洲的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相结合。利用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育学生去发觉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地球的陆地是否会缺水,假如缺水,该怎样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海陆的变迁 (1)缘由: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育学生追求真理的志气和探究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说明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协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
12、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老师提问,学生活动、探讨、分析。老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其次节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探讨。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老师讲授:同学们
13、的探讨得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探讨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探讨,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觉,宏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视察它们的
14、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莫非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像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似乎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老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觉的,他发觉,假如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似乎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宏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协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15、。竞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育学生细致视察的实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觉的喜悦和胜利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觉的爱好,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索:原委是什么力气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实力,采纳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协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
16、细沙和泥糊”。 第一组:把木板上匀称地涂上有肯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视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其次组:在木板上匀称地涂上有肯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视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探讨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缘由。 第一组探讨结果:板块张裂,可望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说明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老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
17、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别)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其次组探讨: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说明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老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接着靠近,相互挤压的力气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逝。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接着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
18、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逝)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详细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育学生实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改变,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说明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 思索:1据测量,喜
19、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2岩层那么厚重,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痕迹吗? 目的:为今后学习岩石圈打下伏笔。 课后心得: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说明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点评:本堂课通过展示一些直观的教具来启发学生,能采纳现代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板块运动,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利用学生活动,加深对两种理论主要观点的相识和理解,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海陆变迁。本课的活动有创意,体现了老师对教材理解透彻、业
20、务水平高。活动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参加学习、培育学生探究实力。 陆地和海洋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学案设计初稿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课标解读:1、在地图上比较全球海陆分布的比例,记住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2、运用地图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3、在地图上能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等。4、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用图说出其位置、大小等基本状况。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3)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难点:名词
21、、地名较多,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图211、依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袤。(2)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袤。(3)随意半球中,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填“”或“”)(4)但是北极四周却是,而南极四周却是(陆地、海洋)。2、从地球仪上也能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匀称、很不匀称)。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依据人们的计算,概括为分海洋(),分陆地()。图22 学习主题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读图相识大陆、半岛、岛屿、海、海峡、洋等地理事物。1
22、.读图23,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将它们对号入座,用线连接。图232.区分大洲、大陆、岛屿、半岛:大陆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小的大陆是。岛屿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岛屿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大洲和它四周的合起来最大的洲是。3.区分洋、海、海峡:洋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例:海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例: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例: (二)读图和填图,相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图24 1.在图24中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填名称)
23、。2.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是山、河、山、海峡;(2)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界线是运输河;(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输河标注出来)(3)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界线是运输河。(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输河标注出来)(4)亚洲与北美洲主要以海峡为界。3.在图上画出赤道、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视察并回答问题(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洲?(2)本初子午线穿过哪些大洲?(3)哪些大洲没有热带?(4)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5)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6)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7)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哪几个? (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洋?(2)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3)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洋?(4)环绕南极
24、洲的大洋有哪几个?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三、优化训练1、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A北半球和东半球B北半球和西半球C南半球和东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2、大陆和它旁边的岛屿合称大洲,那么,全球有()A七个大陆、七个大洲B六个大陆、七个大洲C六个大陆、六个大洲D五个大陆、七个大洲3、被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和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分别是()A印度洋、非洲B北冰洋、南极洲C太平洋、亚洲D大西洋、北美洲4、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5、赤道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6、南极洲的四四周围着大洋
25、,在南极上空看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7、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B太平洋、北冰洋C太平洋、印度洋D大西洋、印度洋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亚洲和太平洋B亚洲和北冰洋C南极洲和太平洋D南极洲和北冰洋9、有北回来线穿过的一组大洲是()A亚洲、非洲和北美洲B亚洲、欧洲和南美洲C亚洲、欧洲和南美洲D非洲、大洋洲、南美洲10、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A苏伊士运输河、京杭运输河B巴拿马运输河、苏伊士运输河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11、
26、读下图,回答问题图25字母代表的大洲是:ABCDEFGH。数字代表的大洋是:。在图上填注洲界线运输河的名称(位置要精确)。12、用图25中字母代号填写有关内容: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形态呈“S”形的大洋是。形态略呈三角形的大洋是,广泛为海冰所覆盖的大洋是。苏伊士运输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巴拿马运输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13、读下面部分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填代号)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的是赤道穿过北部的是赤道穿过中部的是北回来线穿过南部的是有赤道和回来线同时穿过的是赤道、回来线、极圈都穿过的是跨寒、温、热带的是跨经度最广的是跨纬度最广的是 四、探究与发觉:1、用概率的数学方法探究世界海陆分布
27、: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留意视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 2、各大洲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七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英文AsiaAfricaEuropeNorthAmericaSouthAmericaOceaniaAntarctica 3、各大洋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英文PacificOceanAtlanticOceanIndi
28、anOceanArcticOcean 4、“一笔画”世界:课本P31第4题。填绘时需留意的事项:(1)赤道及其他几条纬线在图中穿大洲的大致位置;(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通过视察发觉:(1)大洲一南一北对称分布(2)大陆的形态多是形 其次节海陆的变迁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改变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改变。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3、在图上记住世界闻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主
29、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重点:(1)找寻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说明一些现象。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沧海桑田 (一)读以上资料,思索回答: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变迁,现代科学探讨表明,的变动和海平面的,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的改变。世界上闻名的低地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陆地。2.由此可见,“沧海桑田”的改变有自然缘由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自然缘由形成:人工改造形成:(二)时间倒流:请猜想下面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改变过程和缘由。1.喜马拉雅
30、山上的岩石中发觉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缘由:。2.我国东部海底发觉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缘由:。3.广州市郊七星岗发觉海蚀地貌,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缘由:。4.日本面积狭小,为了解决争地冲突,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日本也成为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过程:由变,缘由:。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国的科学家,他认为地球上各大洲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2.魏格纳偶然发觉了什么,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 3.只是发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干脆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4.从魏格纳的大
31、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太平洋将。 学习主题三:板块的运动 1.读课本第37页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回答下题: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F、板块读图26填写下表所在板块主要大洲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图27 2.依据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中的箭头表示,试着找找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的两种运动形式,并用板块运动分析下列世界闻名山脉、裂谷的成因。第一种是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例如: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处的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处的科迪勒拉山系是板块、板块和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其次种是相互张裂(运动方向相离)的板块边界,常形成,例如:处的红海是板块和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3.展望将来,预料下列地理事物在将来的发展趋势。地理事物地中海红海大西洋发展趋势缘由分析4.中国、日本和英国哪个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什么?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