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理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理念浅谈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理念 内容摘要 本文简洁概述了浙江省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的历程,并浅析了对海岛低碳旅游发展的几点相识以及发展战略、方向、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等内容,以作者所在的霓屿街道发展低碳旅游发展理念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农业,结合霓屿街道区域的发展目标及海岛低碳旅游以其生态自然性、广博的人文,发觉海岛低碳旅游具有广袤的发展空间。为浙江海岛低碳旅游发展、低碳旅游开发与管理供应基础参考与借鉴。关键词 低碳; 可持续发展; 海岛; 低碳旅游;一、引言 21 世纪以来,低碳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民众最主要的休闲活动,依据低碳旅游业愿景预料,到2020 年国际游
2、客量将达到近 16 亿人次,低碳旅游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而海岛低碳旅游观光是低碳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为海岛因其特别的地理区位以及特殊的环境特征和高风景值,已渐渐成为世界的低碳旅游热点地区,是游客憧憬的低碳旅游目的地。与其他低碳旅游消费相比,海岛低碳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能满意现化人对自然化多样性的的追求。二、霓屿街道简介 霓屿街道地处洞头县西南部霓屿岛上,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 12.52 千米。南北最大距离 7.81 千米,总面积 11.50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 10.43 平方千米,水域 1.07 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1167 人,耕地面积 1202.74 亩,可利用林地
3、面积 7852 亩。县旅游业迅猛发展,这也给了具有海岛特点的洞头农业带来了新思路、新契机,在土地匮乏的霓屿街道以发展休闲型、观光型、效益型的精品农业显的尤为重要。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最终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夫收入等方面都做出了主动贡献。三 、霓屿街道发展观光农业的综合因素分析 (一)优势方面1.资源独特,区域特征显著霓岙是典型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区域主要受太平洋和东海沿岸流水动力的驱动,同时也受瓯江口水系和泥沙运动影响。适合各类动植物的生
4、长发育;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湿地兼有,四面环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浓郁的自然、人文景观,适合发展特色形态的农业,满意人们物质、精神、生理、感观等需求。,经过多方调研并结合霓岙正滩涂相宜红树林的生长特性,霓屿街道从 2016 年起探究试种红树林。老百姓普遍反映,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像白鹭这些都回来了,候鸟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不少。张光告知记者,经过近 2 年的造林培育,第一批红树林规模已达 400 多亩。贝类、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在霓岙正重新繁衍,丰富了鸟类食物资源,吸引了许多候鸟筑巢栖息,将来建成集红树林种植、候鸟观测、生态养殖、湿地生态爱护和低碳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红树林海洋
5、湿地公园,整体规模将达 3000 余亩。2.交通便利,马路网络发达洞头海岛分布的特点奠定了海岛低碳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基础海岛低碳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其分布优势,实行合理的海岛开发模式,发挥海岛最大的低碳旅游价值,保障海岛可持续利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温州市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可以发觉,温州市民在文化、低碳旅游、消遣等方面的消费增长比较快速。因此凭借浙南中心的地域优势,开发本土低碳旅游活动,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低碳旅游具有广袤的发展前景。洞头县城距离温州市区 60 公里,77 省道延长线龙湾至洞头疏港马路工程项目已已建设,将与已建的环山东路对接,经灵昆岛、灵霓海堤、霓屿岛、跨浅门、深门,至
6、终点状元岙港区一期工程。洞头岛内现已建成连港环岛马路,该工程就始于洞头本岛屿镇北部为观光低碳旅游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3.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袤低碳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观光农业尤甚。低碳旅游业的市场需求即使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仍旧非常旺盛,观光农业因为距离较近、花费较少却越来越受到青睐,这的确是霓屿街道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的难得机遇。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发展奠定牢靠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便会产生短距离低碳旅游的需求,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会诱发中距离低碳旅游的动机,达到高收入水平之后义将萌生远距离低碳旅游的欲望。(二)目标任务1农业休闲观光兼具农业低碳旅游业的双重属性,在
7、工作节奏和生存压力日益加剧的状态下,农村和农业生产返璞归真的别样风情必定可以吸引那些不熟识农业的城市居民和求知欲剧烈的青少年群体,这将是一个可观的游客市场。依托洞头县发展低碳旅游优势基础,给观光农业的开发供应强有力的市场保障。2管制要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禁止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低技术、低附加值型产业。合理限制人口和产业规模,防止无序扩张,避开近海海疆生态环境受到损害。优化建成区的空间功能布局,实施城镇综合整治,推动城镇有机更新。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3.观光农业作为肯定的生态空间格局存在于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体现城乡
8、融合,服务于农业和低碳旅游业,具有市场化、多功能、高度产业化的生态农业系统。其理论基础是农业景观学,要求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创建、改善和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人文景观,是发展的重要前提。3.观光农业的经济效应。发展第一产业与服务业交叉领域的观光农业,将产生很好的生态效应,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爱护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其经济效应体现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农夫收入的增加,通过以下 3 个层面实现。观光农业的根在农上,因此加快发展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增加农夫收入。除了干脆促进农业发展之外,还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
9、业的发展,从而到达带动农村经济振兴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夫的收入的目的。从农户方面看,观光农业区分于传统农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把农产品干脆销售出去,避开远销的中间商盘剥,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农产品运销层次多的问题,同时农夫也能够从供应观光服务中获得合理酬劳,事实上等于增加了农夫收入。4.文化产业与低碳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效应。从产业链的层面考量,观光农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度较大,须要有一条龙的行业与之配套服务。再次,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彰显观光农业显明的社会效应。社会教化效应表现在向人们供应相识农业及生态环境、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相识农村文化
10、,并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等。5完善配套实力,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根据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主动推动与重要海岛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重要海岛便捷地承接、共享浙江沿海大陆地区各类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和要素保障。推动重要海岛与周边其他海岛地区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重要海岛对海岛地区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四、结束语靠海吃海,耕海牧渔是海岛生活的常态。充分借助漂亮海岛的资源优势,霓屿在海滨低碳旅游上也已安排。通过上面对观光农业概念解析,在霓屿街道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的论述。证明白在霓屿街道无论是依据它的地理位置还是依据它的自然条件,发展观光农业都是可行的,而且是应赶快实施。
11、浙江是海岛大省,海岛资源特别丰富,海岛生态环境总体优良,集聚分布特征明显,为海岛低碳旅游发展供应了基础优势,有助于不同区域形成差异化的海岛低碳旅游产品和组团开发。在坚持生态优先、岛海统筹开发、国际化发展等前提下,广东海岛所具有的综合优势条件对于新时期加快广东海岛低碳旅游开发,促进海岛低碳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 参考文献: 1白洁.发展海岛低碳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生态科学,2002,21(2):179-181. 2刘家明.国内外海岛低碳旅游开发探讨J.华中师范高校学报(自科版),2000,34(3):349-352. 3肖建红,于庆东,刘康等.海岛低碳旅游地生态平安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6):842-852. 4卢昆.海岛低碳旅游开发的特别性及策略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0(7):89-91. 5刘伟.海岛低碳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探讨以辽宁长山群岛为例D.辽宁师范高校,2009. 6张广海,王蕾.国内海岛低碳旅游开发探讨综述J.浙江低碳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