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汤_董幼祺应用黄连解毒汤治疗皮肤病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营汤_董幼祺应用黄连解毒汤治疗皮肤病经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营汤_董幼祺应用黄连解毒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皮肤病董幼祺医案 董幼祺主任中医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阅历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闻名董氏儿科第五代传人。董老师从医几十年,潜心挖掘我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藏,应用在儿科各类疾病的诊治中,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撷其运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儿科常见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及湿疹的阅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药物组成为黄连、栀子、黄芩、黄柏。功效: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衄;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疮疡疔毒,溲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其病机核心为
2、三焦火热毒盛,内扰心神,热灼津伤,热迫血溢或热壅肌肉所致,故拟泻火解毒之法。方中黄连清心泻火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而为使药。四药合用,一派苦寒,直折火势,共奏泻火解毒之功。医方集解谓:“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行轻投。” 1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瘙痒、皮疹呈多形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变态反
3、应性皮肤病。异位性的含义是患者或其家族成员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疾病;对异种蛋白过敏;病人血清中IgE值增高及血清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董老师认为本病依据其发病部位及形态特征,与传统中医中的“奶癣”、“浸淫疮”、“四弯风”相类似,多因母亲在孕育期间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损伤脾胃,脾胃失于健运,水湿内蕴,久而化热,而致湿热内蕴,传于胎儿;或因情志内伤,郁火遗热于胎儿,致患儿素体偏热,复因后天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湿热浸淫肌肤而发病。治宜清热解毒,泻火利湿,故以黄连解毒汤为基础方加减运用。 如治付某某,男,4岁。2009年8月27日初诊。患儿2个月时,出现全身红色皮疹散发或片状
4、分布,曾先后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诊见:患儿表情苦痛,时时抓搔皮疹,疹色紫红,渗水较多,颜面、颈部、四肢、躯体均大片分布,皮疹之间无正常肤色,内衣粘在皮肤上,沾满了渗出物,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2009年8月21日创面细菌培育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西医诊断为特应性皮炎。中医辨证为风热湿毒内蕴,治宜疏风解毒。药用:蝉衣、薄荷、生甘草各3g,夏枯草、滑石粉、野菊花、土茯苓各10g,苦参、丹皮各6g,黄柏5g,生米仁1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二诊:3日前又发热,予头孢克肟、板蓝根等口服。来诊时发热已退,湿疹同前,舌红、苔腻,二便尚调。考虑热毒内盛,充斥表里三焦,非解毒无以平
5、矣,遂拟黄连解毒汤清三焦之热毒为主,加地肤子等燥湿止痒,滑石、甘草渗湿利下。药用:黄连1.5g,黄芩、黄柏、野菊花各5g,黑山栀、地肤子、土茯苓、滑石各10g,苦参6g,甘草3g。7剂。三诊:皮疹较前好转,舌红、苔腻,二便尚调。仍依前法调治,上方去地肤子,加白鲜皮10g,丹皮6g。7剂。四诊:患儿皮疹明显好转,按前方调治3周后,湿疹已干燥,皮肤仅有细小红疹散在,无渗出,皮疹之间见正常肤色,内衣已干净。遂去黄连,加茯苓、生米仁等健脾益胃,调治1周收功。 本例患儿之病情较典型,虽经多方治疗,但疗效不佳,然经董老师调治后病情好转明显,若非亲眼所见,断不敢信也。初诊时先以疏风清热燥湿,皮疹好转不明显,
6、考虑此为三焦热毒内盛,遂以黄连解毒汤清三焦之火,并加地肤子、土茯苓燥湿止痒,苦参、野菊花加强清热之功,滑石、甘草淡渗利湿,分利湿热,使邪从小便而解。7剂后皮疹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以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3周,已无新生皮疹,皮疹之间见有正常肤色,患儿已无瘙痒感,精神大为改观,神清气爽。火热已去大半,故苦寒药稍减,顾护脾胃。 2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肯定的关系。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猛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化成慢性为特征。湿疹,小儿多发,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称为
7、“湿毒疮”或“湿气疮”,与特应性皮炎有相像的病因病机。若辨证属湿热毒内盛之湿疹,可投黄连解毒汤,常收桴鼓之效。 如治朱某某,男,11岁。2009年2月19日初诊。息儿臀部及下肢湿疹反复发作1年余。诊见:患儿皮疹呈红色小丘疹,高出皮肤,摸之碍手,皮疹四周色红,压之褪色,皮疹外有色素镇静。且患儿近来偶有咳嗽,二便尚调。舌红、苔黄,脉弦。西医诊断为湿疹。中医辨证为湿热毒盛,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加味。药用:黄连1,5g,黄芩、黄柏各5g,生山栀、土茯苓、白鲜皮、桑叶、象贝各10g,苦参、野菊花各6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二诊:服药后,湿疹明显好转,无咳嗽,纳谷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微弦。上方去桑叶、象贝,加北沙参10g,再进10剂后,皮疹渐平,湿疹未再复发。 湿疹与异位性皮炎有相像的发病机理,中医学认为与风湿热邪侵入人体有关。湿疹乃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湿热稽留;或营血不足,血虚风燥,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本例患儿系湿热相搏,热毒内盛之湿疹,治拟清热利湿解毒,故予苦寒之黄连解毒汤,加利湿之土茯苓等,使湿与热分别,湿热解而病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