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教案.docx
《《舟夜书所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夜书所见》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舟夜书所见教案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二、视察画面、解题。1、出示图画,指导视察。2、解题。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索。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指导自学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2、学生自学,老师巡察指导。四、师生沟通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2、学生质疑。3、指导朗读。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6、学生质疑你最喜爱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五、感情
2、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1、齐读,同桌相互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2、自愿上台描述。3、背诵古诗。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古诗二首: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漂亮景色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培育通过诗句绽开想象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实力。 3.背诵课文。默写舟夜书所见。 教学重点 1.依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描绘的漂亮景色。 2.从诗句的联系中体会江上渔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词句的理解出现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打算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导言:我国
3、古代诗人留给我们多数光辉的诗篇。很多诗在短短的几行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使人越读越有味道。这里的两首古诗就是这样,每首诗虽然只有四行,却写出了很美的景,很深的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舟夜书所见。 1.介绍诗的作用,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他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很多诗是通过行旅见闻来描写山川风物的。 2.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加以理解。(理解孤、簇。) 3.检查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指出不足,赐予订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题目的意思。舟是什么意思?(船)书又是什么意思?(写,记)所见呢?(见到的东西)谁所见到的东西?
4、(作者)所以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记作者夜间在船上所望见的景色。 (二)老师范读。学生思索:舟夜书所见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古诗。 (三)学生自学,然后汇报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词句。 (四)理解字词,体会句意。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1.作者在夜间望见了什么?(看图) 月黑见渔灯。 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同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出现在河面。 孤光一点萤。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
5、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是那么清晰,那么光明。 2.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微微风簇浪。 簇:读c,聚集、蜂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 散:散开。作:变作,变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多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探讨这是为什么? 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3.这些景物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绽开想象,由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河星的景色改变。由静到动的奇妙画面。 4.诗人所见到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美) 5.怎么美?体会渔灯的改变。 诗人视察
6、细致,擅长捕获刹那间的景色改变,而且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形象贴切的比方。把他所见到的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五)小结,这首诗,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那静态的奇妙景象。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奇妙画面。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是五言诗。它的读法是二、三停顿法即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三个字中间要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些,声音拉长些、逗号、句号要有区分。 (一)指导朗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黑词语的意思,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舟夜书所见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三)背诵课
7、文。(要求会默写。) 四、处理生字 (一)区分鱼、渔 (二)孤字左边是孑旁,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右边是瓜不是爪。 (三)萤下面是虫,要与莹、荧区分用法。 板书设计 其次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介绍诗的作者,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他是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很多著作为古今传诵。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加以理解。(理解但、出没。) (三)检查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指出不足,赐予订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题目的意思。渔者是什么意思?(打鱼的人。)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二)老师范读。学生思索:江上渔者前两句
8、是什么意思?后两句讲的是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古诗。 (三)学生自学,然后汇报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词句。 (四)理解字词,体会句意。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1.理解诗中前两句是什么意思?(看图) 江上往来人。 往来:来来往往。 这句话是说江上来来往往的人,意思是在这一带走过的人。 但爱鲈鱼美。 但:只。鲈鱼;银灰色,是食用鱼类之一。 美:鲜美。 这句话是说,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2.后两句讲的是什么景象? 君看一叶舟。 君:你。一叶舟:一只小船。 小船,远远看去像树叶一样,所以叫一叶舟。 这句话是说,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 出没风波里。 出没:指一会儿
9、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就是风浪。 这句话是说,在风浪中漂浮,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重点理解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 (吃鱼的人。)(捕鱼的人。) 4.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 (行人宠爱鲈鱼的鲜美。) (捕鱼人的艰辛。) 5.从哪儿看出捕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捕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出没风波里的惊险场面,在头脑里绽开想象,出现出画面,我们就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这样想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捕鱼人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急。(作者怜悯劳动人民。) (五)小结,这首诗,前两行讲江上行人宠爱鲈鱼的鲜美,后两行讲捕鱼的艰险。联系起来,是讲吃鱼的人要想
10、想捕鱼人的艰苦。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仍旧是五言诗,同第一首读法相同。 (一)指导朗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江上渔者 但爱鲈鱼美 出没风波里 (三)背诵课文。 四、处理生字 本诗只有一个生字。 君字其次笔要出头。 板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舟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1、 1、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所见说明“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视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视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索。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老师巡察指导。 四、师生沟通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爱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相互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
12、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寂孤独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昂扬,奇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学习目标: 1、相识“促”生字,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酷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打算: 1、ppt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
13、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一、导入: 1、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珍宝,是诗人思想心境的凝华。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那位同学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齐背)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今日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他便是我国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什么意思? (见:望见书:写、记录) 3、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二、学习古诗 1.出示生字词。 (萧萧、梧叶、促织) 2.指名学生读、齐读
14、。 3.相识了生字,我想我们能更好的读这首诗了,现在请大家把诗和图画结合起来,并读给你的同桌听。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沟通看到了什么?) 6、你们说的这些在诗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 7、指名朗读,感悟 我们先来读读前面两句。 (生自由读) 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指名多人朗读) 老师发觉你在萧萧梧叶后面停顿了一下,我也觉得该这样读,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读。 8、诗句理解: 萧萧是什么意思? (风声) 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
15、组个词(寒冷) 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诗句) 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其次句。 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心情,读,指名读。 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9、带着思乡之情,谁来读读后面两句? 10、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心情了呢? (挑促织) 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
16、起玩时好玩的事,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11、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寂啊!) 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寂,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惦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惦念谁? (父母、亲人) 12、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好玩的事,可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1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14、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
17、(全诗) 15、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由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16、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当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心情会怎样?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 17、我发觉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背 我们一起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
18、三、拓展 1、对对子嬉戏。“山中春雨绵绵江上秋风萧萧” 2、你还读过那些诗人所作的描写秋景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3、读一读,连一连。 人教三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相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育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爱好。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前打算: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
19、诗句字条。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视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状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
20、沟通探讨、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察指导。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沟通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3)课堂沟通。小组指派代表沟通,一起解决问题,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出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老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 (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由外的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