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教案-梅岭三章-教学教案.docx





《2022年语文教案-梅岭三章-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教案-梅岭三章-教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语文教案梅岭三章教学教案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在最艰难、最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这组绝命诗,以其崇高思想、炙热激情和镇定自若的气度。证明郭沫若的赞誉并不为过。诗中所体现出的为信仰而献身的从容与豪迈令人仰之弥高。二、比方和借代的运用运用比方、借代等修辞方法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比方一般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诗歌中多用借喻,不出现本体、比方词,干脆用喻体称说。文中运用借喻的有两处。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血雨腥风”借喻斗争,形象地表现出斗争的残酷性,反映诗人厌恶斗争的思想感情。“自由花”是一种虚拟的花
2、名,用来喻指幸幅美妙的生活,表达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之情。借代是用与事物有肯定关系的名称来替代该事物的修辞方法。本文中有两处: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旌旗”是旗帜的通称。部队都有作标记的旗帜,这里用标记部队的“旌旗”借指部队。“烽烟”原来是古代边疆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烽烟一起,表示要有战事。文中用“烽烟”借指斗争。运用比方、借代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诗歌的形象性、生动性。“血雨腥风”把读者带进战火之中,仿佛已经嗅到了斗争残杀生灵的血腥味;“自由花”,虽属虚拟,但在读者的眼前呈现出鲜花烂漫、和平温馨的自由天地;“旌旗十万”,使读者看到军旗猎猎,大军浩荡的
3、阵势;“南国烽烟”再现出战烟迷漫、昏天黑地的斗争氛围。三、语言特色这三首七绝,格律是固有的,意境是崭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胜利范例。在语言上,发挥诗重想象和幻想的特点,给予旧诗簇新的含义,这种语言上“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诗意更为新颖、生动。例如,表达“将革命进行究竟”这一思想用了“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几种说法,较之干脆表述,有以下好处:1直观性。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详细的形象,使人感到显明生动,印象深刻。2含蓄性。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恨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3深刻性。通过革命将土英魂共斩阎罗的哀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
4、而不已(比死而更深一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四、进行比较阅读旧体诗的写作可仿照前人诗意,推陈出新,可将李清照的乌江、陆游的示儿与本课诗作比较阅读,体会其中诗情的承继与改变。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体会作者豪迈的革命情怀。2比方、借代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二)实力目标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概,读出感情,直至娴熟背诵。(三)情感目标1、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成功的坚决信念。2、坚决的节操表示出的情操美和远大的志向表示出的思想美。学法引导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诗中所用典故的出处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通过
5、反复诵读加强感悟,佐以相关诗句评点。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断头今日意如何”是怎样把全诗组织起来的?疏通全诗,让学生理解作者从眼前写到将来,即使牺牲仍要革命头悬国门不忘革命取义成仁换取革命成功这三个步骤来组织全诗,从而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相识。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讲解借代。让学生了解“旌旗”、“烽烟”、“自由花”、“取义成仁”等词在诗中特别的含义。3朗读诗歌时的节奏。以第一首诗为例,找出韵脚和朗读节奏。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韵脚用“”符号,节奏用“”间隔)学生参照第一首诗的节奏,找出其次、第三首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语文教案 梅岭三章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