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docx





《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选修6自然灾难背诵材料精简版 一、地震灾难 1、成因: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剧烈急剧释放,引起地壳振动。 中国多地震缘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地壳运动活跃。 2、影响破坏程度(烈度)大小因素:自然:震级大小(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人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抗震程度;人员防震自救意识 3、引发的次生灾难: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工厂有毒物质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瘟疫(人员死亡)
2、 4、损失:严峻人员伤亡;破坏建筑物,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引发次生灾难(如上)、 5、措施:加强地震科学探讨,建立预警监测系统 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前物资打算等工作 提高建筑物抗震程度 进行防震教化,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实力 二、泥石流 1、成因:自然:山区地形,山高、坡陡、谷深 (地震多发,断裂发育导致)地表多疏松积累物 植被覆盖率低 洪水条件(强降水、溃坝、冰雪融水) 人为:破坏植被 破坏地表 开矿等人类活动 2、危害:掩埋村镇 冲垮建筑物与道路、矿山等 堵塞河道 3、措施: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人类活动避开泥石流多发区 植树造林(生物措施) 建设护坡林、堤坝,进行截流(工程措施) 、建立
3、隔离坝避开泥石流冲入村庄和耕地。 三、滑坡 1、成因:岩石破裂;山区地势起伏大,岩体、土体不稳定,有滑动面;植被覆盖差;降水、地震、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发生 2、措施: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工程措施:护坡、加固岩体、消退地表水地下水危害 人类活动避开滑坡带(如修路)提高植被覆盖率 四、沙尘暴 1、我国发生时间: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多。2、成因:自然缘由: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干燥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植被稀有,地面径流少。 人为缘由:人类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造成土地沙化,部分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表,地表袒露等。 3、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漠广布、地表袒露、植被稀疏)在我国多发生在华北、西北、
4、东北地区。4、冷锋对沙尘暴的影响:冷锋风力大,吹扬沙尘,并使沙尘随锋面移动 5、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大气能见度降低,污染环境,造成呼吸道疾病多发。五、台风(热带气旋) 1、夏秋季节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我国多发于东南沿海、由东南到西北灾难程度减小、登陆后受摩擦力影响风力减弱) 2、台风的路径:北半球先向西北遇到陆地,折向东北,南半球先向西南遇到陆地,折向东南。影响路径的因素:盛行风的吹拂、陆地轮廓的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3、结构:分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天气特点:狂风、暴雨 4、影响:危害:导致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造成海难,影响生产 作用:带来丰沛降水缓解伏旱与水
5、荒,降温消暑。 5、台风四周区域某一地点风向推断:例: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C )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低压中心,广东延海的风向指向台风中心,由于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吹东北风 6、措施:加强监测刚好预报;制定应急救灾预案 做好灾前物资打算等工作 六、寒潮(冷锋) 1、成因:北极地区因太阳辐射弱,地面大气获得热量少,冷空气积累,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大规模南下 2、时间与季节:9月次年5月,主要在深秋到初春 北方:春秋危害大 南方:冬季危害大,总体春秋危害大。 3、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走向: 北坡:南下冷
6、空气受到阻挡,在山前积累,加剧冻害; 南坡:冷空气受到山脉阻挡(如大巴山、四川盆地),势力减弱,灾情小。南北走向:成为冷空气通道,易使冷空气南下侵袭低纬度地区 4、危害:北方:大风、降温、降雪、霜冻(春秋)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5、措施:加强监测刚好预报 人员、牲畜做好防冻打算 农作物覆盖地膜(削减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熏烟(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设立大棚温室(削减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风障 给农作物灌水(水的比热容大,降温速度慢) 冻雨 1、成因:有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马上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季节见到的一种灾难性天气。2、危害: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选修 自然灾害 背诵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