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导学案「精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导学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导学案「精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导学案精编12诗经二首导学案 预习导学 1、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2、“风”“雅”“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爽质朴,民歌情调深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干脆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树碑立传为主;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共40篇。 3、“赋、比、兴” 诗
2、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详细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铺陈直叙的意思。“比”:就是比方,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方,使其特征更加显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颂的内容。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学问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
3、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4.正确相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妙爱情的追求和憧憬。 关 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精讲释疑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漂亮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详细分析。第一节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
4、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憧憬着那位漂亮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志向的配偶。其次、三节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第四、五节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喧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将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3、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苦痛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引导点拨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5、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始终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5、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
6、加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反馈矫正 练习巩固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新部编版 年级 语文 12 二首导学案 精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