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现代教学讲究思维和思路,然而,怎么样才能真正驾驭教学的真经呢?现在通过阅历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1. 理论探究 1.1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确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索、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这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1.2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学问,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学问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学问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
2、不仅符合素养教化的要求,也符合学问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化的实质性价值。 1.3 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详细体现。数学思维论是思维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构成数学课程论、学习论的灵魂。数学教材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学问点。教学中培育学生实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行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2. 模式探究 2.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索,思维是从问题起先的。奇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留意力,
3、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这是上好数学思维训练课的首要环节。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入手,找寻思维素材。其次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设计一些具有疑问性、思维性、说理性、扩散性、等特点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成为思维的主体。 2.2 探讨问题。展示新课人的理性相识过程是由表象的详细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详细的过程。探讨数学问题的过程首先是由详细到抽象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将数学问题转化加工为例题形式,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是运用思维探究规律学会抽象的过程。但探究探讨的关键是学生的参加,思维操作的关键是激励学生
4、进入主动的思维状态。因此,老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从学问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随机设计学生参加的最大开发口,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给学生主动探讨、探究、分析、归纳、推理和推断等数学活动的时空。 2.3 解决问题。思维扩展这一环节是学问的形成阶段,属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一连串的转化过程所构成的。学生接受新学问要借助于旧学问,而旧学问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学问思维形式的障碍(如思维定势),因此,老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学问的质变(往往是重点)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解除思维活动的障碍(往往是难点),渡过思维
5、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老师要切忌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思维,要正确处理学问与思维的关系,即:“已有学问思维新学问”。学问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又属于学问的学问。学问有助于思维,但不能取代思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潜力的挖掘,发挥其既是学问的产物、又是学问媒介的双重作用。 2.4 发展问题。思维训练教学中,留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相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组编一些探究型、开放型、推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供应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实力所不行缺少的。这要求老师注意挖掘课本典型题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
6、典型、发展和教化作用,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学问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3. 数学思维训练与传统“一言堂”教学的对比探究 3.1 变更了以传授学问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发了数学学问的双向教化功能。传统的课堂教学仅限于学问的传授,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把数学思想方法这一“暗河流”的发掘与渗透作为思维训练的突破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的数学学问这一“明河流”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而是以系统完整的“集成块”形式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从根本上变更了“为教学问而教”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发
7、挥了学问的全部教化功能。 3.2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问探究者与发觉者。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目标是过程,学问的获得是主动思维的自然归宿。“问题探讨解决”是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在这三个环节的进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学问的发生、形成的脉络,在原有相识基础上,在直观感知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进行主动、丰富地想象与揣测,诱导他们进行合理的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让他们自己去发觉结论、说明结论、应用结论,并在不断发觉、不断探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须要教”,是我们应有的教学追求。 3.3 变传统教学中被动的“补”为主动的“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是以本节课内容为中心,探究探讨学问,在思维障碍的解除中获得思维成果,以新的学问为思维起点,这就要对本节课负责,节节清,单元清,以“进”取代传统教学的对旧学问的“补”。不增加授课时数,而增大课堂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训练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2-04-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