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简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x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简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简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简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最新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简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简述题 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缘由。答:春秋时期士的崛起缘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运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 “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 其次,社会缘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找寻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 最终,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5分
2、) 2简述魏晋时代“人性的自觉”的文化特征。 答:魏晋时代,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自觉”的时代。魏晋玄学,第一次将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体现出的是一种重特性的、审美的人生价值追求,和自由的、适性的、唯美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推断。清谈名家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张融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无不体现出魏晋时人张扬的特性。(10分) 在审美追求上,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如顾恺之的绘画,陶渊明的诗,王羲之的书法,世说新语中的名士无不体现出他们各有千秋的特性特征。(5分) 3简述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宋代理学对中国
3、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有主动的,也有消极的。(3分)首先,理学重新构筑起“礼”的封建秩序。(3分) 其次,理学家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学问的根本,促成了儒学朝“内圣”的方向发展的趋势。(3分) 再次,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主动的因子。(3分) 此外,在以“天理”为根本的理学本体论中,妇女丢失了一切权力,变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枷锁,至今仍给中国妇女的文化心理留下阴影。(3分) 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3分)其二,西学传人的内容广泛和丰富。(3分)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
4、。(3分) 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影响。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绽开的。可以说,西学东渐,变更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走向,变更了中国的命运。(6分) 5简述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 答: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入微的。我们的民族精神,既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5分) 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从某些方面来说,正是那些文化原典的表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博爱”、“仗义”、“忠诚”等,都可以从先秦的文化原典中找到根源。(5分) 因而对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接受和辨析,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之进行改造更新,
5、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这就是学习和阅读文化原典的重要意义。(5分) 6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答: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士崛起,并因而在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创建出一代辉煌的文化。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以诗歌和书法最具代表性。崛起的寒士们以一种经天纬地的豪情和大气受容、改造前此以往的诗歌传统,形成一种“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全新的唐诗气象。诗至唐代,无论其内容,风格、形式、技巧,都已全面成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5分) 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唐代书法,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物质所在。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奔放不羁,最能反映唐代书法的精髓和气质。草书之外,篆、行、楷诸
6、体都各有大家,如唐诗的众体兼备一样。(5分) 诗(文)、书之外,唐代的音乐、舞蹈、绘厕、建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5分) 7简述南宋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 答: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是学术中心的南移。北宋以前的学术中心,主要集中于洛阳及关中等黄河流域,但那时南方学术气氛已日渐深厚起来,江西、福建各自成为文化中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都出自江西。南宋时,福建更成为学术中心。(5分) 其次是政治人物的南人化。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从仁宗皇帝起先兼收博采,用人不分南北。南宋之后,整个国家偏隅江南,朝堂之上,更是南人的天下了。
7、(5分) 第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都城杭州与苏州成为事实上的南宋文化中心。而原来洛阳及关中等地,由于金统治者文化上的相对落后,因而无法跟“杭州一苏州”这一南方文化轴心相比。这也就使南方文化更显示出优势文化的特色来。(5分) 8简述明代学问分子对西学传人的几种不同看法。 答:明后期以耶稣会士为载体,西方科学、哲学、艺术传人中国。 对待西学的传人,中国学问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以徐光启为代表,为西学所吸引,意识到汲取西方文化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主见全面接受西学。(5分) 另一部分学问分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严“夷夏之防”,主见禁绝西学。(5分) 在这两个极端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以比较科学
8、的看法对待西学,以方以智为代表,以冷静理智的看法对待西学,对其内容进行谨慎而细致的清理和辩识,吸取其优点,而摒弃其神学的伪妄。(5分) 9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缘由。 答:春秋时期士的崛起缘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运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 其次,社会缘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找寻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 最终,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人了历史舞台。(5分) 10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
9、点。 答: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全部士子公允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5分) 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亮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用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果,而在于平常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起先就离开象牙塔,步人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留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 完善的科
10、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供应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退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5分) 11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答: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南移之势。历史上,文化南移运动有三个非常集中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迫使汉族士民大规模南移,中原文化随之南播,打开了南方经济文化的新局面。到唐初,南方已经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5分) 其次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叛乱使黄
11、河中下游地区残缺凋弊,加上紧随而来的藩镇割据和政局动荡,使士民再次大规模南迁。此消彼长,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的南移埋下伏笔。(5分) 第三个时期是宋代的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终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5分) 12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 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3分) 其二,西学传人的内容广泛和丰富。(3分) 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3分) 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影响,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绽开的。可以说,西学东渐,变更了中
12、国文化的传统走向,变更了中国的命运。(6分) 13简述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缘由。 答: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有多方面的缘由。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5分) 一是学术缘由。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中。(5分) 二是政治缘由。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打算了政治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5分) 14简述唐文化开放性的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导论 最新 国家 开放 大学 电大 专科 中国文化 导论 简述 题库 答案 试卷 22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