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合作学习评价.docx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合作学习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合作学习评价.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合作学习评价作者简介:黄在清:男,1967年生,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毕业。现参与教化管理大专自考。教化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沟通或参评获奖。论文在体现特性中培育团队精神参与北京当代师苑全国教化论文征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收入中国当代教化探讨(2002)并由中心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论文培育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现代中小学素养教化文萃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收入此书全国公开发行。论文浅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合作参与2003年度教与学全国老师教化论文征文,荣获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并成书全国公开发行。曹东:男,学校教研骨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参评获奖
2、或沟通。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地址:四川省高县月江镇中心校姓名:黄在清、曹东邮编:645152电话:(0831)5350040、电子邮件:he2098九年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把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老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老师为了实践新的课标理念,大胆探究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在敬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之下,教学中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一方式得到大部分老师的效法,其中有部分老师处理
3、得当,使学生学有成效。如何推断老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成效,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成因,笔者认为:从分析“合作学习”的表面现象入手,把握住“合作学习”的内在本质,简单探究出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现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教学体会。一、 “合作学习”表现出的现象:(1)合作中存在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交往的技能;存在小组探讨合作时不擅长关注别人的发言,只在乎自已的发言机会;存在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学习成果好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权威”,瞧不起成果较差的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切四周的人和事;存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群体意识不够或尚未形
4、成,失败后就相互埋怨;还存在人云亦云,“搭别人的车”的现象。(2)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不同等交往现象存在,表现在老师对成果好的有偏好。(3)课堂噪音太大的现象,课堂谈话与学习无关,或有意表现自己,提高嗓子制造噪音等现象。这些合作学习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神,体现不出合作的成效。究其成因:(1)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必要性,因为要完成的任务是个体成员都能独立完成的,而且答案是简洁唯一的。(2)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激励性,学习中没有主动的责任分工,没有主动的探讨、争论、互补。更看不到认知上的冲突,气氛冷淡,学生大多在被动应付。(3)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成效性,没有对个体成员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评价 合作 学习 成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