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组合》教学反思.doc
《《巧妙的组合》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妙的组合》教学反思.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巧妙的组合教学反思巧妙的组合教学反思巧妙的组合是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透叠图形以及掌握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换色平涂,并尝试运用透叠的组合方式创造出新的图形,超越单纯的基本型的概念。课的重点是对透叠图形的了解及掌握其涂色方法,难点是理解透叠的涵义。在课中我是这样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对透叠图形的认识的:首先,我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圆形、方块这些基本型入手,鼓励学生上台画出不一样的形状,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然后利用直观示范和讲授的方式引领学生理解透叠的涵义,掌握透叠图形的构成方法,赋予学生动手能力。在涂色方法的的引导上我是通过置疑,师生共同讨论以及现场示范的方式来让
2、学生理解什么是换色平涂。在讨论透叠部分的色彩的过程中有一个生成就是当蓝色的方块和红色的圆透叠后,透叠部分的颜色会是什么颜色,有一个女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把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复加在一起发现是紫色,由此总结透叠部分的颜色一般和相邻格的颜色不同。这让我很惊讶,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学过调色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所得到的知识会更牢固。然后我出示了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透叠图形的美丽和新奇。这节课整体来看基本的目标已经达到,学生了解了透叠图形的涵义也掌握了透叠图形的构成及涂色方法,但仍然存在不少缺憾,比如:课上得并不活跃,很多学生就是不愿意开口,凭我怎么拉也拉不动,因为学生似乎不习惯在美术课上还需要思考问题,以为老师画什么学生只要能画得和老师画得一样就行了,这种长期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学生依赖性变得很强似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就算很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也不敢勇敢开口。但这缺憾不是在一节课中就改变的,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起美术老师的重视。改变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弱他们的依赖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同于职业美术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同,她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说画得像不像或画得好不好,最重要是表达出学生自己所看到所想到的东西。真正的儿童画里面是能看到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巧妙的组合 巧妙 组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