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匡煌辉整理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本册书课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2、积累课文中的一词多义,词义的古今变化,通假字。3、能够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4、了解课文中常用的文言虚词,如“之、以、而、其、于”等。5、理解并翻译重点句子,默写古诗文名句。6、课文内容的梳理及理解。7、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8、相关的文学常识。复习重点:复习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字词句。2、课文内容理解。复习难点:复习难点:3、一词多义词的意思。4、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文言文考试说明文言文考试说明:(考点)(考点)能阅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的文言文。1、理解(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
2、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分析综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鉴赏评价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结合考试说明列出复习要点:结合考试说明列出复习要点:1、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可能要考到的默写内容。2、理解这些语句,尤其是古诗词中的名句的积累。3、每篇文言文的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如一词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重点字词的意思、用法等;有这些用法的句子的翻译。4、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每篇文言文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这些文章的中心要有所理解,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5、对课文中的一些语
3、句要学会从修辞上、词语的运用上、句式的特点上、哲理上来进行品析。对于文言文不仅要能读懂,还要能读会,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经验。课时安排:课时安排:6 6 课时课时一、一、古诗文背诵默写积累古诗文背诵默写积累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
4、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孔子认为要珍惜时间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孔子认为人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且不要随意更改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中写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
5、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王湾1、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中写思乡的名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
6、肠人在天涯。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杜甫在诗中运用语义双关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诗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民的同情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诗中运用比喻手法来写月色的诗句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诗中表达征人思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词刘禹锡在诗中表达诗人乐观豪迈情怀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7、,却话巴山夜雨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潼关谭嗣同诗中表现潼关物有的寂寥景象的诗句是: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二、二、课文梳理:课文梳理:世说新语两则世说新语两则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词语:內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体、差不多。拟,相比。因,趁、乘。期,约定。舍,舍弃
8、。去,离开。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委,丢下,舍弃。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引:拉。顾:回头看。句子翻译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9、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4 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
10、韫的才气。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字词:说:通“悦”,愉快。学而时时习之:按时。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省:反
11、省。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立:立身,指有所成就。故:学过的知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可以以为师矣:凭借。乐:以为乐。于于我如浮云:对于。舍:停止。夺:改变。愠:生气。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笃:坚定。切:恳切。仁:仁德。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13、:“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4 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14、。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4 分)诫子书诫子书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达到。广:增长。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通“冶”,修养,陶冶。遂:最后,终于。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枯落:凋落,衰残。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
15、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4 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
16、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狼狼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
17、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1)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2)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3)一词多义:止 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 神情,意暇
18、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4)虚词的用法:之: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以: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其:恐前后受其敌。(指狼)。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5)重点字词:从:跟随。故:原来。驱;追赶。窘:困窘。顾:看、视。瞑:闭眼。暴:突然。股:
19、大腿。寐:睡觉。黠:狡猾。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正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从暗道进入来攻击屠夫的背后。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4 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文章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哪些?
20、请找出来写在下面。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课文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狼很狡猾,可最终自取灭亡,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引导学生分别从屠户和狼两个角度来分析。穿井得一人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选自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吕不韦编写而成。全书共 26 卷,160篇。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溉及:打水浇田。穿:挖掘,开凿。及:待,等到。闻:使听到。国人:指国都中的人。道:讲述。使:使唤。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到一个人的使唤,不是在井中挖出
21、一个人。4 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道听途说的传言乃至谣言千万不要轻信,必须认真加以思考和分析,进行实际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甚至上当受骗。杞人忧天杞人忧天1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选自列子,是列御寇著,列子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2 2、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崩:崩塌,倒塌。坠:坠落。亡:通“无”,没有。晓:告知,开导。果:果然,果真。若:你。奈何:为什么。行止:行动,活动。只使:纵使,即使。四虚:四方。躇步跐蹈:踩、踏。舍:通“释”,解除,消除。3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4、课文理解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得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忧地忧天,匹夫有责。20 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征救严重的全球性生太危机,21 世纪该忧地忧天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