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8《卖火柴小女孩》优质课教案.docx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8《卖火柴小女孩》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8《卖火柴小女孩》优质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8卖火柴小女孩优质课教案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充溢了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肯定会很好的主子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验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字词句: 1.相识46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和33个词语。 2.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3.能用减一减的方法,相识“申、介”等7个生字。4.能了解3组带口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5.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2、。6.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运用。阅读: 1.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洁的评价。2.能绽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改变。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爱好,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的内容。4.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异;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5.能感受课外阅读的欢乐,乐于与大家共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口头表达: 1.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挚友间的真挚情意。2.能感受课外阅读的欢乐,乐于与大家共享课外阅读的成果。3.能结合自己的阅读
3、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书面表达: 1.能借助教材提示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3.能给习作加题目。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解并描述了在下着大雪的大年夜,一个为了生活被迫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对贫苦人民的深切怜悯。童话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种体裁。学习本文不仅仅要了解课文的表现的内容,还要学习童话的写作方式,因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由读到写也是本文的重点。课文先写了小女孩凄惨的境况(1-4段),接着写了小女孩在5次擦燃
4、火柴后看到的种种幻象(5-9段),最终写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结局(10-11段)。教学策略 识字环节可让学生利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认读。写字环节引导学生整体视察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英雄字。不简单理解的词语,可让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课文阅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情景带入、图文结合的方式,感受小女孩的凄惨。增加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贫苦人民的深切怜悯。 教学目标 1相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3能和同学沟通印象深刻
5、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2能和同学沟通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打算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打算资料:多媒体课件;安徒生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相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裙、怜、饿、焰”6个字,会写“火柴、围裙、可怜、哪怕、温煦、火焰、蜡烛、亮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脉络。3感受小女孩境况的凄惨。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1书写生字,导入课题。 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柴”字,边写边提示:此木为
6、柴,上下部分之间要紧凑一些,“木”的撇、捺要伸展。学生练写。2课件出示:火柴。学生相识火柴。3导入新课。导语: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篇与火柴有关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5简介单元学习要点:从这节课起先,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异的童话王国,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火柴”既是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又有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柴”,用“柴”字的书写导入新课,简洁明白。引入课题后,勾连单元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留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2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生字词认读状况。 第
7、一组:旧围裙又冷又饿富商卷发 其次组:点燃火焰蜡烛划着 第三组:挣几晃喷 (1)学生读准字音后,通过看图片、找反义词等方法加深对生字及词语的理解。 (2)视察“燃、焰、烛”,发觉偏旁的共同特点,利用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特殊关注“蜡”是虫字旁,通过了解“蜡”的本义加强理解识记。(3)回顾“挣、几、晃、喷”这几个字在以前学过的读音。引导关注新读音:这几个字,可不止一个读音,在下面的句子中它们读什么? 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zhn)到一个钱。她的一双小手几(j)乎冻僵了。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hun)晃的蜡烛。温煦的火炉,喷(pn)香的烤鹅,漂亮的圣诞树不见了。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词语,比
8、较辨读。3检查朗读状况,指名朗读。4整体感知后,结合课文和自己初步的理解填一填。一个()的小女孩 填写时,可简洁说明填写的依据。对“一个()的小女孩”的填写,激励多种填法,如:可怜、凄惨、孤寂、漂亮、乖巧、和善。5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引导:这篇童话很长,为了更好地读懂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你为什么这么分? 预设: 第一部分(14):写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因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其次部分(59):写小女孩为了让自己温煦一些,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第三部分(1011):写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珍视阅读初体验,
9、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的起点。这一板块通过几个词语的填写,为学生搭建表达的支架,能帮助学生总结初读文本的感受,然后理清脉络,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板块三朗读课文,感受凄惨 1由图及文,感受“可怜”。(1)出示课文插图,视察插图。引导:你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哪些情景让你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2)自由读第14自然段,找出文中与插图对应的描写,读一读,说说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3)紧扣外貌,初感“可怜”。学生沟通,相机出示句子。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终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10、她的旧围裙里兜着很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漂亮,不过她没留意这些。学生关注词语,感受“可怜”。预设: .时间、天气:大年夜,天下着雪,又冷又黑的夜晚。引导理解:大年夜是一年中最喧闹喜庆的日子,是团聚暖和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小女孩本应当在暖和的家里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可是,此刻她在街上干什么? b小女孩的外貌、动作、神态: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又冷又饿、哆哆嗦嗦、金黄的长头发。引导:“红一块青一块”说明白什么?你从“哆哆嗦嗦”中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她没留意自己那漂亮的长头发? 指名朗读
11、。2对比朗读,再悟“可怜”。(1)关注贫困的境况。引导:同学们,这样冷的夜,这样特别的日子,小女孩却一个人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这是为什么呢? (2)沟通语句,读出境况的凄惨。(课件出示)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引导:这是一双怎样的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学生在朗读中关注到:“一双拖鞋”联系下着雪,感受寒冷。“那么大”,联系下文“可以用它当摇篮”对比一双小脚,感受不合脚。“是她妈妈穿的”没有属于自己的鞋,家里也没有比拖鞋更好的鞋。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
12、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引导:从“又冷又饿、烤鹅的香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理解后朗读: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引导:同学们看到图画中的房子,感受到了什么?读读写小女孩家里状况的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引导:风雪交加的大年夜里,小女孩没有保暖的鞋子,只能赤着脚在街上走着;没有可以吃的食物,只能饿着肚子在街上冻着;没有可以遮挡风雪的房子,只能哆哆嗦嗦地蜷缩在墙角里。让我们再次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沟通后回读板书: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凄惨)的小女孩。3关注细微环节,感受“孤寂”。(1)读句子,找细微环节
13、。导语:此刻,假如有一件棉衣在你身上,有一双鞋子在你家中,有一份食物在你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们情愿把自己的衣物、食物拿来帮助小女孩,这是多么珍贵的怜悯心哪。读一读这些句子,句子中肯定有一些细微环节深深地刺痛了你,找到那些细微环节,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刺痛了你。 她穿过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速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 这一成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肯定会打她的。(2)学生相互沟通,在沟通中朗读。预
14、设:抓住句中细微环节,如,“马车飞速地冲过来”“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谁也没给过”“不敢回家”“爸爸肯定会打她的”,感受小女孩无人关切,没人疼爱,孤独可怜。(3)课堂小结。走进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凄惨、孤寂的小女孩。这样寒冷的夜里,小女孩最终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图,是直观的会说话的文字,课文插图是教学中重要的资源。这一环节的教学,用插图引入,由图及文,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大门,为理解小女孩的“可怜”埋下伏笔。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从品读图片、追问缘由、关注细微环节,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感受到小女孩的凄惨境况,她的可怜、凄惨,不仅在于生活的极度贫困,还在于心灵的孤苦无依。板
15、块四视察发觉,练写生字 1书写生字。(1)出示“旧、怜、焰”。引导视察:你有什么发觉?(这3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老师范写“怜、焰”,特殊让学生留意“怜”字左右等高,竖心旁要写得长一些;“焰”字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学生书写,老师巡察指导,展示。(2)老师范写“裙、饿”。学生练写,展示评议。2抄写词语。学生抄写带生字的词语,以及课后要求驾驭的词语“火柴、围裙、可怜、哪怕、温煦、火焰、蜡烛、亮光”。这一环节首先是承上启下,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说话练习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梳理对小女孩的印象,加深对其凄惨境况的相识,为后文理解幻象背后深藏的剧烈愿望埋下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火柴小女孩 统编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火柴 小女孩 优质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