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docx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 关键词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隐匿性;血管畸形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05_02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该病的发病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CEICH)是慢性脑内血 肿的一种特别类型,有学者称之为慢性包膜性脑内血肿,或慢性张力性血肿。1980年,Re
2、id 即对本病进行了报道。1986年Pozzati等报道了10例CEICH患者, 对其临床与CT表现,手术发觉和病理特点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国内接连出现对本病的散在报 道。 1 发病特点 本病发病率较低,迄今多为散在病例报道,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统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Pozzati报道的10例年龄从11岁到66岁,平均42岁。男6例,女4例。Ralph 等报道的29例年龄从7个月到72岁,平均37岁。男20例,女9例。本病一般以中青年 好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本病的发病方式酷似恶性肿瘤,即呈隐匿性慢性起病,少数病人以急性或亚急性方式起病。 Pozzati报道的10例病人,病程在1周至3个
3、月,平均22天。Ralph 报道的29例病程在2周到10年之间。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病因: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晰,可能与隐匿性血管畸形,脑动静脉 畸形,微小动脉瘤,动脉硬化,凝血机制障碍及血管淀粉样变性等有关。国外报道的病例中 ,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为主要缘由,国内报道的病例,血管畸形的比例更高,陈礼刚等 报道28例。病理显示均有血管畸形,其中AVM17例,海绵状血管瘤11例,胡波 等报道10例均为隐匿性血管畸形所致。最近,Yamamoto等报道了3例 没有再出血的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其可能诱因为头外伤,高血压。 2.2 发病机制:CEICH的主要特点是血肿包膜
4、形成和呈慢性扩张性,大部分CEICH有包膜, 关于其包膜形成的缘由,Hirsh等认为包膜来源于隐匿性血管畸形中血管上的 成纤维细胞。而Pozzati等认为,出血3周到4周后,血肿的溶解过程中常可发 现富含血管的颗粒样组织,这些组织的过度增殖是形成包膜的主要缘由。外伤等因素诱发异 常血管出血,血肿及代谢产物的不断刺激引起四周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四周胶质细胞增生 ,若反复渗血或出血,其四周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膜,而炎症刺激新生的肉 芽组织毛细血管不断反复出血和渗血,或血肿包膜内反复出血,机化,使血肿扩大和包膜增 厚。诸葛启训等认为血肿可分为包膜形成,反复出血扩张损害二个时期。因血 肿液
5、化和包膜形成同时进行,一般须要二周左右,以后才是血肿的扩张损害。徐淑军 等认为,血肿在包膜未形成之前即具有扩张性,血肿有无包膜及其厚度仅能在肯定程 度上反映出血肿的时间长短。 3 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 3.1 术中所见:多数病例术中可见血肿有厚薄不一的包膜,绝大多数包膜完整。包膜内可 见匀称液化的陈旧性出血或簇新或已机化的血凝块。亦有为不同阶段的混合出血,即血块期 ,液化期,机化期和混杂期共存。少数病例中在包膜外可见有小的异样血管,个别病例可为 多房性或多发性出血灶。部分病例可见旁边脑组织黄染,粘连。 3.2 病理特点: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包膜分二层,外为纤维层,含胶原纤维及少量结缔组 织。内层为
6、颗粒层,有很多毛细血管,有时有畸形血管,多处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包膜周 围的脑组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血肿四周的脑组织及凝血块和有血“肿物”内也可见畸形血 管。血管内见血栓形成,管壁钙化,透亮变性或管壁裂开出血,血管间组织有充满的出血并 有众多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镇静。 4 临床表现 4.1 临床症状:常见于外伤后隐匿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 情的发展常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或出现偏瘫,失 语,癫痫或精神症状等刺激症状,甚至意识障碍。其中以颅内压增高最为常见,其次为进行 性肢体无力或癫痫发作。Palph等总结的29例中,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有
7、12例, 癫痫发作者10例,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其他少见的症状有视力损害,精神症状,同 向偏盲等,与血肿在脑内的部位有关。 4.2 影像学检查: 4.2.1 CT检查:CEICH发生于脑叶皮质下白质内,好发部位无特异性,CT表现为圆形或类 圆形高密度,混杂密度,低密度。强化示环状强化伴有四周水肿,Pozzati报 道的10例中,混杂密度8例,其中伴有钙化2例。高密度及低密度各1例,Ralph 总结的29例中,CT检查27例,其中混杂密度12例,高密度11例,低密度3例,等密度1例。国 内报道与以上比例大体类似,但陈礼刚等报道的28例中有23例为低密度。 4.2.2 脑血管造影:典型的变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扩张 性脑内 血肿 临床表现 脑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