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人教).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人教).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人教)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水的电解试验探究活动相识水的组成。2、通过自学、探讨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分。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相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相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试验打算】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设计】 板块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观赏明白学习对象(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
2、等)师:我们观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生:水【点评】俗语说:“熟识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识不过的物质了,但老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识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爱好,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相识水是生命之源师:地球上相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生:空气、水和相宜的温度。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不同的学生印象确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芜,火星上或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朝气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生
3、: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生:水是生命之源。点评:老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水的作用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相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缘由吗?生:沟通、探讨,最终形成的看法是
4、缺水。师:同学们分析得特别正确,假如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全部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相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很多城池都被废弃了,缘由就是自然环境严峻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师:同学们概括了许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
5、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生:先探讨、沟通,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浇灌、调整气侯,航运、旅游【点评】老师先从详细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相识水资源的珍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洁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详细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惜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试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揣测水的组成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揣测水的组成。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
6、电源。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点评】揣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师引导学生揣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探讨水的组成的思路。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生:阅读。师:我们一起推想一下拉瓦锡设计试验前的想法。生:探讨。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肯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气”;假如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白水的组成了。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7、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试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师:我们的试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点评】这一环节是老师注意“过程与方法”经典之作,第一步老师是引导分析科学家的探讨方法,其次步是学习科学家的探讨思路,这种提升对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好处的。 板块验证推导:水的组成 内容6:现象论证分析产物师:(录相展示)氧气的检验方法;氢气的检验方法与验纯学问。生:观赏、学习。师:引导学生视察水电解器两极结果。生:(可能的描述)正极气体多,负极气体少;V正:V负约为1:2师:用录相中展示的方法检验两极气体,要求学生视察现象。生:(视察)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推断)两极产生的不是
8、水蒸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师-生:在通电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通电水氢气+氧气(H2O)(H2)(O2)师-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的试验结果现在可以表示为:点燃氢气+氧气水(H2)(O2)(H2O)师:从上述资料中我们还了解到科学家用哪一个词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生:用“元素”一词。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化学概念?师生:师生互动,共同清理出元素、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老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水的组成这一详细内容强化理解三条化学概念的基本意义。师:对比上述两个相反的反应过程,我们现在能否推侧水的组成是怎样的?生: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师:我们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还发觉了哪些问题
9、?生:学生探讨的焦点是“一个反应很不简单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很简单发生”,不简单发生说明反应条件难以达到,而且成本很高。师:同学们分析思路有价值,如第一个反应很难实现,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比较头痛的是能源短缺,想方设法地找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物质,而最志向的清洁能源就是氢能源,我们今日才发觉,制造这种能源的原理很简洁,但反应条件太苛刻,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在这一方面探讨有所突破,为人类作出大的贡献。【点评】有了科学家的方法意识,有了肯定的原有的学问积累,但还不能真正相识水的组成,这时老师采纳两条方法,其一是看别人的试验录像,这样可以接受较规范的试验与事实,也节约时间;其二学生自己作试验,进而得
10、出水的组成这一结论,再一鼓作气地找出元素的概念。然而这并不是高潮所在,高潮是老师应用两个相反的化学方程式,在论证过程中培育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板块反思评价 内容7:挖掘试验结果师:反思1:我们通过分析水的组成的试验过程中,在试验方法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反思2:我们对今日出现的几种化学新概念理解透彻了吗?反思3:“用通电的方法从水中得到氢气要消耗电能,现在大家在设想通过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得到氢气,假如这一设想得到实现,我们将得到大量兼价而又清洁的能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妙!”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作用?反思4: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奢侈水的行为吗?师:上述四个反思问
11、题不须要同学们马上作答,但我们要时时思索,不断地感悟出新体会。 内容8:小结学习收获师:要求学生依据H2、O2和H2O的符号比较它们元素种类上的区分。生:H2、O2只含一种元素,H2O含有二种元素。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单质”、“化合物”两个概念,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学生自习,理解概念,相互举例理解和深化。师-生:推断、纠偏。师-生:回忆学习过程,小结课题收获: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学问?(学生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水、氢气的符号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答)学习了科学家探究试验的思路: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试验论证,知道了相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师:最终请同学们整理出本节课
12、我们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写在教材上。点评:这一环节中老师的四个反思题有教化意义和激励作用,学生最终整理学习体会与笔记也是一个创建,变学生的机械记忆为开心的学习形式。生:学生在沟通中活动与整理。 【总评】本节案例的特点是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用最新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思维材料充分,创新空间广袤,学生在探究中互动感知深刻,这样学生就较顺当地通达“三维目标”。 课题2分子和原子(A案)【教学目标】1、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分;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一些简洁的化学现象。2、学会运用试验、视察、识图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
13、方法处理加工信息。3、相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观。【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试验打算】品红的扩散氨分子扩散试验二氧化氮气体在空气中扩散水和酒精的混合压缩水和空气【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问题情景】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4、小强指着公路问爸爸:公路为什么要隔成很多
14、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引入课题】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信任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学问以后,你肯定会说明以上现象。【试验】品红在水中扩散【想一想】你望见了什么?你怎样说明这种现象?【拓展】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视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白什么?请你用简
15、洁的试验证明自己的说明。【学生猜想】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渐渐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设计方案,进行探究】1、用干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视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视察现象。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视察现象。3、当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视察现象。【获得结论】
16、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变更,颜色变红。【分组试验】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视察现象。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视察现象。C组:(1)50ml水与50ml水混合(2)50ml酒精与50ml酒精(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汇报试验结果】你有何发觉?【拓展结论并投影】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
17、率越快。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考一考你】、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烧开后在壶口处能望见白雾,说明白分子具有什么性质?【投影】1、几种常见分子模型2、空气的自白(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运动状况)【探讨与沟通】1、说明四幅Flash动画中的问题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3、P523(2)(3)(4)(6)、动动手,制作几种分子模型【学问梳理】我已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是在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肯定的间隔分子是由两个及
18、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其次课时【实物展示】请几名同学把亲自制作的分子模型展示给大家。(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里的各个原子可以拆开)【问题情景】投影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改变有什么不同?2、视察P49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的示意图,细致分析在此改变过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小组探讨】1、老师也参加探讨2、小组沟通观点【模型演示】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一人演示一人解说)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同上)【分析】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改变电解水的电解:水氢气+氧气化学改变(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获得结论】1、化学改变前后,分子发
19、生变更。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质疑探究】化学改变中,分子是如何变更的呢?【投影】1、水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小组探讨】你有何发觉?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小组探讨】发觉各自观点【获得结论】1、化学改变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2、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原子的区分:在化学改变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4、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干脆构成物质。【反思小结】1、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学问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你说出来。2、P523(1)(5)、4 【点评】“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试验教
20、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把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探究氨分子扩散试验时,留给学生广袤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育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其次,问题情景真实,试验设计奇妙,资料打算充分。特殊是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的、真实的情景材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的试验直观性强,现象明显,穿插的也很到位。第三,教学过程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不过,有些地方设计过于冗长。素材获得应不
21、拘泥于教科书,还应更生活化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题2.分子和原子(B案)【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2.通过试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相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培育动手实力。3.通过探讨沟通,分子模型化学改变过程的演示,培育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分子特性的探究【试验打算】大、小土豆、牙签、西红柿、试管、蒸馏水、浓盐酸、气球、注射器、棉花、铁、酚酞、品红、黄豆、砂、浓氨水【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试验,加热蒸发10毫升水,然后沟通各自的感受与体会。生1: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改变。生2:水沸腾前有
22、气泡从水中冒出。生3:试管中的水能渐渐地变少了,试管口有水珠。师:很好,通过水蒸发的试验,你有什么怀疑呢?生4:我想知道水为什么会削减?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生5:我想知道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弄清你们的问题,就必需走进微观的世界,同学们在相识微观世界时,需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的探讨、猜想水变少的缘由。生6:水具有挥发性,加热后水挥发掉了一部分。生7: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加热后,微小的粒子跑掉一部分。生8: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运动的,只不过加热后运动得快一些。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错,水的确
23、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我们所见的其它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P47面分子的有关内容。【点评】老师首先从水蒸发的简洁试验入手,引导学生操作、视察,调动学生的感性相识和原有的学问积累,在此基础出提出第一个探究性问题,即“猜想水变少的缘由”,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在学生思维充溢疑问与新奇心的基础上,再来看书,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师:通过看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微小粒子有的是分子,而有的则是原子。(老师出示一瓶浓盐酸,当心地打开瓶盖)我这里有瓶浓盐酸,现在将它打开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在瓶口产生了白雾),
24、对,白雾是由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用肉眼看不见的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又变成盐酸小液滴所形成的现象。师:以上事实说明白空气中有水分子存在,进而证明分子真实地存在,同学们还能通过哪些事例说明分子的存在?生1:路过酒厂、化肥厂都可以闻到酒香和臭味。生2:打开液化气瓶可以闻到浓烈的液化气中的臭味。还可以嗅到汽油的气味。汽油瓶不盖盖放在家中,过一段时间就没了。生3:加热一壶水可以被烧干。师:同学们通过生活中很多的现象,说明白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的世界。师:刚才大家观看了有关分子的课件,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分子的了解有哪些?生1:我看到科学家们用隧道显微镜视察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自然界 教案 人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