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教案之一-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docx
《第21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教案之一-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教案之一-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1课西晋的短暂统一,教案之一: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第21课西晋的短暂统一 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一、基础学问目标 西晋短期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人口大迁徙。 二、实力培育目标 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育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实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三、思想教化目标 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须要,从而确定统
2、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建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3西晋统一的短暂,当然有多种冲突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欲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行忽视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提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行放纵奢侈。 教学要点 一、西晋的统一 1司马氏势力的发展 2魏灭蜀 3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和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1大封皇族与封王驾驭实权 2社会上层的腐败 3八王之乱的过程与后果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1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
3、、鲜卑、羯、氐、羌 2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族 3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和西晋的灭亡 四、人口大迁徙 1人口迁徙的缘由 2人口迁徙的方向 3人口迁徙的影响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八王之乱。 本课难点:各族内迁,人口大迁徙。 二、在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特殊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快速复原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然后渐渐导入新课。 三、“西晋的统一”一目,先要讲解并描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渐渐限制魏国军政大权的状况。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文中小字和插图生动说明白司马氏父子奸诈,可指导学生阅读,但不作要
4、求。然后再讲西晋短期统一。讲前应打算好地图西晋的疆域,在这里主要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缘由;二是西晋统一的过程。在第一个问题里,最主要的是北方经济的复原和发展比较快速,财力足够,渐渐超过南方。与此同时,南方的吴、蜀两国因为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国力却日趋衰落。另外,从客观上讲,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在其次个问题里,应强调统一过程是分三步完成的:一是魏灭蜀,二是废魏帝建西晋,三是西晋灭吴。魏为什么首先灭蜀?主要是蜀自诸葛亮死后,与东吴关系裂开,后主刘禅昏庸,国政混乱,是魏下手的最好时机。这里应留意向学生强调指出,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西晋 短暂 统一 教案 之一 清朝 前期 文学艺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