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埃及建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4页 共24页古埃及建筑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部分。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帝国,埃及的奴隶主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出来,民族公社没有完全破坏,公社成员受奴隶主奴役,地位同奴隶相差无几。因此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产生了强大的祭司阶层。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因此成了主要的建筑物,它们追求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
2、期: 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古埃及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起源于距今5000多年以前,比欧洲人当时了解的希腊、罗马要更早得多。埃及的建筑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
3、,以金字塔最为有代表性。古埃及柱式 埃及人这样频繁地使用柱子的结果就是他们有了一套完整的关于柱子型制的理论。比如柱高和柱径的比、柱径和柱间距离的比等等就是他们首先尝试确定下来的。这对后世希腊神庙的柱式有不小的启示。一直到现代建筑兴起之前,希腊柱式(经罗马人总结)一直是被神化的对象,对柱式掌握的好坏直接决定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另外值得我们记住的是最常用的3种柱子的外形的象征意义:莲花象征尼罗河上游的上埃及(图中左数第3个),纸草象征下埃及(左数第1、2个)。古王国时期 最简单的、人们容易明确识别的形状如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圆形,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最稳定,也最具纪念性。金字塔就是这样:平面是正方形,
4、四个斜面接近正三角形,整体形象为正四棱锥体,都是一些极其简单而稳定的形体。每个金字塔的东面都有祭庙,三座中居中的一座哈弗拉的保存还比较完整。献祭的队伍从东面远远的门厅进入,向西通过一条封闭、黑暗、狭小、长达几百米的石砌甬道到达祭堂。祭堂内有许多石柱。然后进入一个开敞的露天庭院,紧靠金字塔脚下,迎面就是沐浴在阳光下的皇帝雕像。雕像上耸立着摩天掠云的金字塔。这一明一暗,一开一合以及尺度和体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哈弗拉金字塔祭堂旁边还有一座借岩石凿就的、长约46米、高约20米的狮身人面像,名为斯芬克斯。仿佛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增加了它的威势。斯芬克斯浑圆的头颅和躯体同远处金字塔的方
5、锥形体产生鲜明对比,丰富了群体造型,也增添了神秘气氛。朝拜金字塔的行进方向之所以从东到西,是因为人们认为人的一生也正像太阳的运行一样,从东方开始,到西方落下。长长的黑暗的甬道象征死亡以后必须度过的漫长的三千年;沐浴在阳光下的庭院则象征在极乐世界的再生与永存。金字塔的巨大体量,在大沙漠的灼人阳光下和空旷无垠的旷野里很有表现力,适应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特色。那高大而单纯的形体,与尼罗河三角洲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一种有机的组合,折射出一种原始浑朴的美,不愧为古埃及文化最伟大的象征。人们匍伏在这些其大无比的和冷漠的物质堆的脚下,显得多么渺小,一种崇高神圣的情感自然而生,宣示了作为最大奴隶主法老的无上权威。建筑
6、体量就是这样发生作用的。与巨大的体量相比,金字塔的内部空间却是如此地微不足道,与我们习惯的“建筑”概念如此不同,所以有人认为金字塔不是建筑,不如把它称为雕塑更加恰当。金字塔是古埃及社会制度的反映:只有在可以长期地大量地占有无偿劳动的奴隶社会中,它才能建立起来。库富金字塔大约使用了250万块石头,每块2.5吨,要三千个奴隶夜以继日地建造20年才能完成。专门挑选了更坚硬的石头砌筑塔的表面。 关于金字塔的可笑说法中最出名的大概是“外星人建造说”了。可是在埃及,金字塔的那些更古老的雏形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说是比较清楚的,没有什么突变。 最初的法老陵墓叫Mastaba(原意是“凳子”
7、),就是一个大平台,是对法老的平台形住房的模仿。后来他们在平台上再加上几层以显示伟大,一直加上去就成了金字塔。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玛斯塔巴”式建于2723BC的Dahshur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哈夫拉、孟卡乌拉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中王国时期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Deir-el-Bahari)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的墓(MausoleumofMentu-Hotep),开创了新的形制
8、。一进入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m。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紧靠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 在这座陵墓里,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作用势均力敌,前者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增加,而后者还保持着相当重要性。它的小小的金字塔是古王国传统的遗迹。金字塔打断了内部空间的序列,妨碍着强有力的内部空间艺术的发展。旧传统同新形制、新构思尖锐地矛盾着,它标志着一个过渡阶段。在建筑的历史中
9、,新与旧的矛盾是多方面的,新的形制和新的构思的产生,同样要经历破旧立新的过程。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在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北边建造的女皇哈特什帕苏(Hatshepsut,公元前1525前1503或者前1479前1458)的陵墓,这个建筑群的布局和艺术构思同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基本一样。但是它还附有另外一个皇帝的墓和其他的神庙,圣堂。在建筑规模也更大,正面更开阔,因此和悬崖的结合更紧密。轴线也更长,并且多了一层前沿有柱廊的平台。因此哈特什帕苏墓比赫特普三世的陵墓更加壮丽。 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倍以上。柱间净空间将近柱宽的2倍柱廊显得很庄严。 它的一个
10、重要性,是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他的建筑师珊缪(Senmut)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抛弃了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新的艺术构思就完整了。哈特什帕苏墓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
11、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
12、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
13、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
14、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埃及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
15、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埃及神庙建筑艺术风格溯源【摘要】:神庙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庙建筑艺术风格是多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其原因复杂而深邃。它的设计风格、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和布局风格都与埃及人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在这种人文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创世神话、宇宙神学、生死观等思想是神庙建筑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在古埃及建筑艺术中,除了金字塔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神庙建筑。神庙建筑是埃及文明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古埃及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凝聚着古埃及人的聪明智慧,蕴涵着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民族审
16、美、文化象征等多层内涵。古埃及专制王权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宗教的力量,古代两河流域对古代埃及的建筑风格的影响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地方。它孕育了灿烂的西方的现代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伯拉大河,起源于土耳其高原地区。起源于今土耳其境内的大扎布河和起源于伊朗高原的小扎布河是底格里斯河的发源地,底格里斯河水流平缓,是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两条河几乎平行地流经中东地区,所经地区形成平坦的平原,适合人们居住。现在,要讨论的两河流域主要是指其下游地区,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聪明的苏美尔人创造了灿烂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17、,其在建筑、天文、数学等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而在非洲的东部,古代埃及文明也是十分辉煌。古代埃及文明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的地理位置大约和今日的埃及国家相当,即东临红海,西界利比亚,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北及地中海。据考证,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由讲含米特语的北非土著和讲闪米特语的来自西亚的人种融合而成的。古代埃及在建筑、天文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十分巨大。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相互辉映,相互影响渗透,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流圈。 现在,人们对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的了解都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对苏美尔文明遗址的发掘最早起源于1877年。但这时候的发掘还并
18、非是官方组织的,而仅是法国驻中东地区的外交大使萨尔泽克的一时兴起的偶然举动。然而就是这次无意之举开始了破解苏美尔文明的艰难旅程。接着,18801881年,在法国政府资助下,萨尔泽克进行再次发掘。而在这之后,引起了很多专家的极大兴趣,对这一地区的发掘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些遗址中最重要的是乌鲁克遗址。在20世纪最初的25年里,德国考古学家看到了乌鲁克。发掘人员在乌鲁克发现了所谓的“白庙”大概也是献给天空之神安的,其建造时间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000年末。“白庙”雄踞在一座40英尺高的人造土山上,沿着土坯梯子一级一级向上延伸,向天空伸展出去,仿佛是连接尘世和天堂的梯子。这就是早期的金字形神塔,是苏美尔
19、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附近有乌鲁克另一座巨大的神庙建筑群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标志气势雄伟的金字形神塔遗迹。根据考古发掘出来的种种资料,考古学家推测富饶的城市中有热闹的市场和阶梯形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形神塔都是由土砖建造而成,一层一层建造上去,呈阶梯状。这些建筑的主要是用于宗教方面的活动。而在埃及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有关金字塔的发掘。埃及的金字塔与乌鲁克的金字形神塔十分形似。不过,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综合陵墓,由巨大的石块建造而成。塔里有装饰精美的厝室,以精雕细琢的石头,浅浮雕的手法刻绘来装饰厝室墙壁。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时间约相当于公元前28682181年,而且最大
20、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金字塔倾斜着,一直通向天空,这就是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通向天际的天塔。两个不同的文明中先后出现了出现了如此相似的建筑,是不是两者间存在着某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呢?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天然河流流经近东地区,为此地提供了通向外界的天然交通要道,更让这一地区与外界进行联系有了独天得厚的优势。而两河流域矿产资源比较匮乏,南部尤其缺少矿产资源和天然资源。于是,南部地区很早就与外界进行贸易。在欧贝德时期,长途贸易不断发展。而这一传承发展到乌鲁克时代晚期,以两河流域南端的乌鲁克等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贸易、军事和文化扩张等手段,在古代西亚
21、地区建立一个交流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安那托利亚中南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中上游;亚美尼亚;伊朗高原西北部;伊朗高原西南部;海湾地区;印度河流域;埃及;爱琴海;地中海;安那托利亚西北部;阿富汗山区这样一个庞大的地域范围,形成了一个贸易的世界体系。乌鲁克世界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公元前3700年开始,至少持续了400年,甚至可长达600年。而随着乌鲁克扩张和影响的深入,乌鲁克的核心地位逐渐确立,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形成。在乌鲁克扩张后期,随着乌鲁克社会和国家发展日臻完善,以乌鲁克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南部城市势力逐渐强大,超过了被扩张地区,乌鲁克文化逐渐在各地占据主导
22、地位,军事征服很可能成为扩张的主要手段。这时,乌鲁克的扩张由原来的双向互利转变为单向的,以乌鲁克单方面控制被扩张地区的原材料为主要方式,同时乌鲁克的管理形式和文明要素,如文字、印章、建筑装饰艺术等传到被扩张地区。而埃及虽然受外族入侵较少,但它并不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很早的时候,埃及的对外贸易开始发展,主要也是通过河流与外界进行交流。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船只的造型。船只的构造坚固,可以运载比较重的货物。古代埃及的重要城市孟菲斯城坐落在尼罗河西岸,在开罗的上游20英里处。它是古代埃及的行政首都。而更重要的是,所有金字塔极其他大型陵墓的故事都是从那里开始的。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
23、河中,它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贸易和宗教中心。从它繁忙的码头、船只沿尼罗河顺流而下,驶往地中海东岸,再前往希腊和爱琴海上的各大岛屿。同时,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人在给法老设计陵墓的时候,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后来,金字塔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善,形成了阶梯、角椎、弯弓和石棺四种各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在这四种形式的金字塔中, 最有名的是角椎形金字塔,也就是人们经常在影视、书刊上所看到
24、的那种。可见,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的建筑形式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金字塔形的,它有一个慢慢发展转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发生在古王国时期的前期或更前一些时候。早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400年左右,乌鲁克就形成了一个以乌鲁克为中心贸易的世界体系,埃及也被囊括在这个体系中,并且,那时候,乌鲁克也存在有金字塔形的神庙。那么,在那时候,埃及就已经受到了苏美尔人的影响,不仅在政治管理体制,也包括文化方面,其中就有建筑风格的影响。当然,苏美尔人的建筑风格可能并不是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思想的唯一来源,还有可能是受古代埃及人对山丘的崇拜。尼罗河每年的69九月份会河水泛滥,每次河水退去之后,在两岸形成了锥状的小山丘
25、,而这些山丘上覆盖的都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古代埃及人对这种山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如果仅凭对锥状山丘的崇拜就建造出与山丘形似的法老陵墓,那为何古代埃及人没有早些建造出这样的陵墓呢?而偏偏是等到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有了比较密切的联系之后,才建造出这样的陵墓。所以,苏美尔人对古代埃及人在建筑风格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且作用不可小看。古代埃及在深受苏美尔人的影响后,再从本土的锥状山丘得到灵感和启示,建造出至今还令人叹为观止的金字塔。 根据种种迹象及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遗留下来的建筑来看,古代两河流域对古代埃及的建筑风格有重大影响。两河流域的金字塔形神庙建筑渐渐被埋没了,而古代埃及的
26、金字塔不断发展完善,成为遗留至今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埃及的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灿烂光辉的古代文化。在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中,建筑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金字塔、庙宇、方尖碑堪称古埃及的建筑杰作。本文拟对古埃及这三种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一探讨。 一 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起来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古埃及石造建筑的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固。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例,其建筑材料全部是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历经数千年后不变形、不倒塌,依然矗立在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
27、墓。到目前为止,在埃及发现的金字塔,大大小小共有96座,散布在尼罗河下游吉萨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这96座金字塔中,经严格科学考证的有48座,其建筑形式可分为阶梯、角椎、弯弓和石棺四种,其中阶梯形金字塔9座,角椎形金字塔37座,弯弓形和石棺形金字塔各1座。在这四种形式的金字塔中,最有名的是角椎形金字塔,也就是人们经常在影视、书刊上所看到的那种。古埃及人称金字塔为“麦尔”(mer),意思是“角椎体”。1埃及沙漠中的沙丘多呈角椎形,埃及先人可能从沙丘的形状中受到启发,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杰作。今天,西方人称金字塔为“庇拉米得”(英文为“pyramid”),“庇拉米得”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庇拉米斯”(“p
28、yramis”),这是古希腊人食用的一种三角形糕饼,由于金字塔的形状与这种糕饼的外形极为相似,故名之。1 古代埃及盛行这样一种说法:人死后灵魂只是暂时离开尸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灵魂又会返回尸体,在阴间复活,并继续在来世生活直到永远。2这种信仰使古埃及人对墓葬尤其重视,他们对死后生活的安排高于现世。法老作为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幻想死后作阴间的主宰,同时庇佑世上的子子孙孙,代代为主。法老死后被制成不腐的“木乃伊”,放置墓中,金字塔就是法老为自己准备的“永久”宫殿。所以,每位法老即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 古代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这是因为古埃及人对死后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们看
29、到太阳升起在东方,而降落在尼罗河的西边,便认为尼罗河的东岸是活人的世界,西岸是死人的世界。于是,就把日出比作生命的开始,把日落比作生命的结束,所以总是把死者埋葬在尼罗河的西岸。 埃及的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法老胡夫(希腊人称他为齐阿普斯)的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原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米,因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原覆盖于外表的石灰已经全部剥落,如今的高度已降低到137米,底边长227.5米,占地面积52906平方米,绕塔一周,约有1公里的路程。整个塔身是由230多万块石头叠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每块石头全经细工磨平,石块之间没有施泥灰之类的粘
30、着物,完全靠着石块本身的重量紧紧压在一起,以致连一片小刀都插不进去。胡夫大金字塔至今已历时近5000年,塔基还十分牢固,其外形并没有发生明显倾斜,棱角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见。胡夫大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塔内结构复杂,有甬道、石阶、墓室和附属庙堂,墓室的四壁还饰有雕刻绘画等艺术珍品。 与胡夫大金字塔相邻的是他的儿子哈夫拉(希腊人称齐夫林)的金字塔,再向西南,是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希腊人称米克林)的金字塔。胡夫祖孙三代的金字塔大小各异,工程设计精确,艺术风格庄严,构成了吉萨金字塔群的核心。吉萨这三座金字塔排成一线,蔚为壮观,其中最负盛名的胡夫大金字塔,被列为古代七大奇观之首,始终为世人所瞩目,已成为古
31、埃及文明的伟大象征。 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约公元前11公元3世纪)的统治者们,在首都纳帕塔(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璜全都是埃及式的。3公元前590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3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人也
32、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口,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他把卢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一说32.5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高塔。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侧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卢浮宫的主要入口。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字塔,分别指示3条通往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了3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与卢浮宫浑然一体,巧妙地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
33、融合。扩建后的卢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4 埃及的金字塔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特。但金字塔毕竟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建筑原则和风格基本上是适用于墓葬建筑,现今世界上模拟金字塔的建筑并不太多,所以埃及金字塔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地位是独特的。 二 及的金字塔,大都集中建于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到了新王国时代(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庙宇取代金字塔,成为当时埃及的主要建筑。从古代埃及建筑发展史来看,古王国被称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新王国则是庙宇建筑的黄金时代。 新王国时代,埃及国力鼎盛,首都底比斯的庙宇建筑比比皆是,且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新王国时代的庙宇建筑以神
34、庙为主。当时,太阳神阿蒙已成为埃及全国崇拜的主神,埃及的大多数神庙都是为供奉阿蒙神而建造的。阿蒙神庙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其建筑设计和外形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神庙总体呈长方形,一般为南北走向,四周以围墙环绕;所有的建筑物都座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此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神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 塔门是古埃及神庙特有的庙门形式,因庙门建在两座对称斜壁的巨塔之间,故称塔门。通过塔门,进入露天庭院。这是一座方形的开阔庭院,庭院的三面环绕着列柱式走廊;另一端,即庭院的后部,由一条逐步升高的通道,进入列柱大厅。列柱大厅是一个多柱式大殿堂,大厅屋顶由多根巍峨的圆柱架托着;大厅中央的两排
35、圆柱高于其他圆柱约13,形成两层高低不等的屋顶,使大厅中间部分的天花板抬高,阳光和空气可以透过高侧窗进入建筑物内部,从高处照明整个大厅。5列柱的运用,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列柱大厅继续前行,最后进入长方形的神殿,里面供有神像,为神庙最神圣之处。这里黑暗狭窄,没有一丝光线,是要有意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以激起参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作为宗教建筑,神庙是古埃及人参拜神灵的主要场所,参拜神灵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已成为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数量众多、造型优美的圆柱:柱身有优美的孤度,有模仿
36、纸草刻出的一束束装饰线,柱头装饰图案,多为纸草、莲花和棕榈树叶,造型有如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呈现为盛开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埃及特有的列柱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不能说是没有影响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及就出现了和雅典帕特嫩神庙极为相似的柱廊形式。帕特嫩神庙是古希腊多利安式建筑的典型,其建筑特点是柱身中间略为突出,柱头简单,无柱础,以庄重朴素而著称,建于埃及萨卡拉的阶梯金字塔附属建筑中的仿纸草石柱,与纯粹的希腊多利安式柱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法国学者商博良认为埃及的这种石柱式样式是希腊多利安式柱的先驱,故命名为先多利安式。6 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又出现了以精美装饰见长的科林斯
37、式风格,柱头形状如初放的花朵,柱身更为细长。科林斯式柱头同样可从埃及的盛开莲花式柱头追寻其踪迹。这些相似之处绝非偶然。公元前3000年代希腊历史上的克里特文明时期,埃及已与爱琴海地区发生联系。到公元前7世纪初,埃及的工艺品源源而来,进入希腊半岛。为古老的埃及文明所吸引,大批希腊的手艺人、商人、游客、学者纷纷拥入埃及,从事各项贸易活动,朝拜名胜,吸取埃及人的知识精华。在如此频繁的交往中,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习,希腊的建筑受埃及风格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 与此同时,埃及的建筑风格也传入了古代的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2前486年)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宫就是仿照卡尔纳克神庙建造的。王宫中著名的“百柱
38、大厅”,采用了埃及圆柱和柱廊式样,其他如内部布局以及用棕榈纹、莲花纹装饰柱基的手法,同样具有明显的埃及建筑特色。7 古埃及建筑中的一些其他特色也对后世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抬高神庙屋顶中央天花板由两侧透光的方式为罗马人所承袭。如古代罗马建筑中最有名的万神殿,是一穹窿形筒状圆顶大厅,直径为33米,高42米;圆形墙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列柱和壁龛,上段仅在圆顶中央开一大假窗取光,使大殿宽敞的内部空间通风明亮。8罗马建筑在屋顶部分开假窗从高处取光的方法又传给西欧,为中古时期各国教堂所沿用。 三 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建筑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
39、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方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说明这种石碑的三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同时,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力的强有力的象征。从中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现虽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当时遗物无存,仅知道碑不超过3米,也不优美。现存最古完整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91前17
40、86年)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公元前1971前1928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这块方尖碑高20.7米,重121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他的国王加冕而建的。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一世(约公元前1525前1512年)、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约公元前1504前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都建立过巨大的方尖碑,高度均在20米以上。 埃及的方尖碑在古代已闻名欧洲,它们那高大的身驱,精心打磨的外表和线条明快的象形文字,早就引起了帝王们的好奇和贪欲。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曾经从埃及掠走多座方尖碑,把它们安放在广场,点缀京城。仅罗马城即有12座以上,其中
41、就有图特摩斯三世所建的方尖碑,碑高32米,重约230吨,是现存最高的一座方尖碑。该碑原立在卡尔纳克神庙,后被皇帝君士坦丁运入罗马,现竖立在拉特兰的圣佐凡尼广场。9立于卢克索神庙塔门前的一对方尖碑,为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其中的一座现仍立于原处,碑高25米;另一座已被法国人劫走,现竖直在巴黎协和广场。19世纪晚期,埃及的统治者阿里将一对高21米,重约186吨的方尖碑分别赠给美国(现立于纽约中央公园)和英国(现立于伦敦的泰晤士河畔)。这一对方尖碑原竖立在希利奥坡里城,为图特摩斯三世所建。公元前1世纪时,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末代女王克娄奥巴特拉七世(公元前51前30年)将它们移到亚历山大里
42、亚,所以后人称这一对方尖碑为克娄奥巴特拉方尖碑,其实与这位女王并无关系。 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据卡尔纳克神庙前一座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从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在阿斯旺的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祭庙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这充分说明古埃及人在力学上的高度智慧。 古代世界的其他民族,如伽南人、腓尼基人,也都仿效埃及人制作过方尖碑,但通常不是用整块石料凿成,其制作水平也远远赶不上埃及人。今天,古埃及方尖碑的足迹已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人们都可有机会瞻仰到埃及方
43、尖碑的丰采,而在方尖碑的故乡埃及,人们所能看到的方尖碑仅剩下了5块。抢劫者的强盗行为,无损于方尖碑的高大形象,埃及方尖碑建筑的影响不胫而走,在现代欧美的许多大城市里,方尖碑的仿造建筑随处可见。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南面,耸立着巍峨的华盛顿纪念塔,就是一座模拟方尖碑的高塔建筑。华盛顿纪念塔建于1941年,高达169米,塔身由花岗岩筑成,塔面镶有马里兰大理石。人们乘快速电梯登上顶层后,可以放眼眺望整个华盛顿市区。10华盛顿纪念塔已成为一座有名的现代方尖碑,从它那造型独特的塔身上,仍可显示出古埃及建筑艺术的风格。 综上所述,在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方面的成就十分辉煌。金字塔、庙宇、方尖碑的建造,充
44、分显示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埃及的建筑石材不是来自沙漠,而是来自河谷两岸的岩石高地上,埃及的国土中间是尼罗河河谷,两边就是高地,再向两边发展过去才是以沙漠为主的地形。胡夫金字塔 (Great Pyramid of Khufu) 位于吉萨市的金字塔是建造在叠加层上的、最原始的“梯级”模型的派生物,它的形状呈巨大的棱柱体,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其数学机理的运用达到顶峰。建造基奥普斯金字塔所用的凿石块比任何人类建造的建筑都多得多,初步估计达到
45、了2,300,000块,平均每块重量达2.5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块是用圆木和撬棍进行搬运,然后搭建斜坡安装起来的。 位置:埃及吉萨市时间: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480年建筑类型:金字塔墓穴或者纪念碑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琢石块)气候类型:沙漠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古埃及风格描述:“基奥普斯金字塔”或者“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附近,是闻名世界的三个金字塔中最北部和东部一个,建于古埃及第四朝。经常人们把金字塔的背面轮廓看成经典的图片 亚蒙神庙(Temple of Amon)任何建筑史上的建筑已经达到了埃及神庙多柱大厅那种异乎寻常的力量,这一点让人值得怀疑。多柱式建筑-古希
46、腊语词根的意思是“站在柱子上”的意思-是人造的石柱林用以隔离开神庙的开放庭院。通常情况下,在开放庭院举行节日庆典和典礼,仅允许国王和牧师进入圣殿。(埃及的神庙不进行公众崇拜)穿过多柱式建筑的宗教游行道路是从这个世界进入下一个世界的预备通道 。亚蒙神庙的多柱式建筑 - 史前建筑中最大的一个由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 1225 年)设计建造,它是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现存神庙的扩展,该神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扩建。这个由 134 根柱子构成的石头城堡以神庙大庭院的一边为界,经测量有 338 英尺宽、 170 英尺深。立柱形成了一条 69 英尺高的宗教游行通道,而其他部分的通道高度为 42 英尺,高度形
47、成的落差用石格栅或者天窗填补。整个多柱式建筑最初用石板盖住顶部:立柱形成的效果变成了一片黑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位置当代的建筑师不得不对这一伟大的建筑俯首同意。位置:埃及卡尔奈克时间:公元前至1530年至公元前323年建筑类型:埃及神庙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沙漠气候建筑风格:古埃及风格描述:巨大的多柱式大厅,原先用石材作为屋顶 卢克斯特神庙(Temple of Luxor)位于西比斯卢克斯特城的神庙建造在废弃的圣所上,是阿梅诺菲斯三世的重要作品。像多数庙宇一样,后人进行了翻新和修复。除了新建了一个大前院外,拉美西斯二世还增建了许多门塔。图中所示为前院的废墟,具有莎草纸花蕾形的柱头和一个拉美西斯座立的石像。由阿梅梅诺菲斯用两根53米(174英尺)长的柱廊连接到远处一个较小的庭院。这两根12.8米(42英尺)高柱头呈铃形的柱廊是阿梅诺菲斯设计的雄伟多柱大厅仅留存的唯一部分,也就是他所处时代的最后一个君主-霍瑞梅(Horemhe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