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docx
《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 第1卷( )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纪检监察纠风部门B.上级主管单位 C.领导班子 D.行政职能部门答案:A解析:A.破伤风梭菌B.白喉棒状杆菌C.蜡样芽胞杆菌D.粪肠球菌E.消化链球菌无菌毛、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的是答案:B解析:尿液HCG浓度在妊娠后多少天最高()A.715天B.2224天C.3840天D.4070天E.80120天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妊娠不同时期尿液hcG含量的变化。非孕妇女尿hCG25IUL。妊娠后逐渐升高,610周(4070天左右)迭最高水平至孕期4个月始降至中等水平。细菌耐药性形成的
2、主要方式是A.转导B.转换C.溶原性状态D.接合E.转化答案:D解析:不属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指标是A.T细胞数量B.T细胞亚群C.溶血空斑试验D.OT试验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答案:C解析: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其功能检测包括体内试验(OT试验)和体外试验(T细胞及其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等)。溶血空斑试验为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尿液呈白色浑浊,pH8.5,离心后出现白色颗粒状沉淀,此沉淀可能为A.磷酸盐结晶B.亮氨酸结晶C.胆固醇结晶D.尿酸盐E.非晶形尿酸盐答案:A解析:在碱性尿中出现的白色颗粒状沉淀,多为磷酸盐结晶。肝片形吸虫在人体的发育途径为A.囊蚴经口食入,在肠内脱囊后,童虫逸出进入血
3、流,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胆管B.囊蚴经口食入,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童虫入血流经体循环,经门静脉入肝胆管C.囊蚴经口食入,在肠内脱囊后,童虫逸出,沿总胆管入肝胆管D.囊蚴经皮肤血流移行到肝胆管内E.囊蚴经口食入,在肠内脱囊后,童虫逸出穿过肠壁,经腹腔人肝脏,在肝胆管内发育为成虫答案:E解析: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检验结果A.重复性B.反映患者当前病情的真实性C.灵敏度D.特异度E.精确度答案:B解析: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 第2卷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形态特征是( )。A.分为2叶,
4、呈眼镜样B.分为25叶,以3叶为多C.核结构不清,分叶不明显D.圆形或着椭圆形,着边E.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答案:E解析: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常呈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A项,分为2叶,呈眼镜样为嗜酸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形态。B项,分为25叶,以3叶为多为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形态。C项,核结构不清,分叶不明显是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形态。D项,圆形或者椭圆形,着边为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关于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错误的说法是A.杂交瘤细胞形成后的初期很不稳定B.必须将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单细胞分离培养C.产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经1次检测为阳性,即可进行克隆化培养D.阳性杂交
5、瘤细胞应及时冻存E.最好保存在-196液氮中答案:C解析:产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经23次检测均为阳性的杂交瘤单个细胞,才能进行克隆化培养。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6岁。低热、咳嗽、胸痛3周。体检:T38.2,面色较苍白,全身皮肤无黄染,颌下和颈部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5.0*109/L,RBC3.53*1012/L,PLT123*l09/L。胸片示右上肺广泛性浸润阴影。患者首先应做的检查不包括A:痰培养B:淋巴结活检C:PPDD:抗TB抗体E:CEA答案:B解析:考点:结核的免疫学特征。解析低热,咳嗽、胸痛,且胸片示右上肺广泛性浸润考虑结核可能性大,肺部肿瘤待排除。淋巴
6、结活检暂不考虑。考点:AIDS的筛查。解析患者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CD4+T细胞数明显下降,且患者19岁时曾在县医院拔过一枚龋齿,推测可能有HIV、HBV、HCV感染可能,HIV抗体检测可以判断初筛患者是否感染HIV。考点:AIDS的传播途径。解析HIV可通过血液传染,同用刮胡刀是高危行为。下列关于牛顿流体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称为内摩擦系数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答案:E解析: 考查牛顿流体中的的定义。在牛顿黏滞定律中称为内摩擦系数,又被称为黏度系数,或黏度。牛顿流体的黏度是流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其他外在因
7、素无关,是固定常数。单位为l/s。表观黏度用来表示非牛顿流体的黏度。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大于A.100mgB.150mgC.1gD.2gE.3.5g答案:E解析:正常人24小时尿中蛋白排出量小于150mg,当24小时尿中排出量大于3.5g时,称大量蛋白尿或重度蛋白尿。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E。下列有关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的红细胞为非致敏的新鲜红细胞B.抗O单克隆抗体可与任何血型的红细胞结合C.反应前需将红细胞与抗O单克隆抗体预先结合D.反应中的标本为受检者的全血E.可用于HIV抗体的检测答案:C解析: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中,反应中的红细胞为非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主要
8、试剂为抗人O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各种血型红细胞结合,但不发生凝集反应),这种抗体与待测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连接后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单抗如果与特异性抗原连接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引起癌症的石棉属于( )。A.终致癌物B.间接致癌物C.直接致癌物D.非遗传性致癌物E.遗传性致癌物答案:B解析:石棉本身并不会致癌,具有致癌性的是带电荷的纤维和灰尘粒子的基础上合成的活性氧原子团,石棉属于间接致癌物。下列关于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C.C42、C423、C5b、C567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
9、其他部位D.C4是共同参与成分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答案:D解析:补体成分具有酶的活性,三个活化途径中C3是汇合点。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 第3卷用USR法检测梅毒阳性率最高的是A:期B:期C:期D:潜伏期E:胎传梅毒答案:B解析:梅毒的血清学诊断期梅毒血清检测的阳性率为53%83%;期梅毒阳性率可达100%;期梅毒阳性率为58%85%;胎传梅毒阳性率为80%100%。共用题干患儿,9岁。血液检查显示:Hb64g/L;Hct25%;RBC3.20*1012/L。该患儿外周血涂片常可见到A:白细胞胞内出现中毒颗粒B:棘形红细胞C:靶形红细胞D:异型淋巴细胞E:巨型红细胞答案
10、:C解析:根据计算:MCV78fl,MCH20pg,MCHC25.6%可知该患儿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血常规已初步确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答案只能是A、B和E之一,缺铁性贫血一般有血清铁降低,而慢性病贫血不会出现红细胞脆性显著降低。海洋性贫血外周血涂片的典型特征为:可见靶形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电泳一般可以区分上述各种疾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型HbA23.5%7%;HbF10%30%;重型:HbA21%5%;HbF60%90%;HbH病链过剩聚合成(4)和HbBarts病链过剩聚合成(4)。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5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
11、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若皮肤出现紫红色浸润斑或结节则应考虑A:结节病B:卡波西肉瘤C:药疹D:过敏性紫癜E:全身血管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诊断。患者有不洁性交史、淋巴结肿大、真菌感染应考虑艾滋病。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西肉瘤的皮肤改变。位于体表的卡波西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A.补体结合反应B.溶菌反应C.溶血反应D.凝集反应E.变态反应答案:E解析:使人类致病主要的阴道真菌是A:新型隐球菌B:酵母菌C:放线菌D:阴道纤毛菌E:白色念珠菌答案:E解析:新型隐球菌是导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酵母菌常见于粪
12、便中。放线菌、阴道纤毛菌偶见于阴道分泌物中。使人类致病者85%为白色念珠菌。漏出液LD/血清LD的比值常( )。A.0.6B.0.5C.0.4D.0.3E.0.1答案:A解析:特异性酯酶染色是指A.NAPB.PASC.氯乙酸AS-D萘酚酯酶D.-NAEE.ACP答案:C解析:氯乙酸AS-D萘酚酯酶几乎只出现在粒细胞中,其特异性高,又称粒细胞酯酶或特异性酯酶。血液分析时发现红细胞直方图出现双峰且底部变宽,此现象多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有效治疗后D:再生障碍性贫血E:难治性贫血答案:C解析:在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红细胞可出现典型的“双形”性改变,原因是同时
13、存在着两类型的红细胞,一种是原来的低色素红细胞,另一种是进行有效治疗后形态正常的红细胞。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 第4卷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明显增高B.贫血进行性加重C.骨髓查到异常组织细胞D.肝脾淋巴结肿大E.黄疸答案:A解析:半数以上恶性组织细胞病白细胞减少。少数患者早期白细胞可增多。疾病早期可有中至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有全血细胞减少。适用于尿17-羟、17-酮检查的防腐剂是A.二甲苯B.甲醛C.浓盐酸D.浓硫酸E.麝香草酚答案:C解析:浓盐酸用作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等标本防腐。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疾病是A.
14、-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PNHC.G-6-PD缺陷症D.HbH病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答案:B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唯一的获得性的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溶血病。某患者,女,52岁,脾肿大,体检时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并多见泪滴样红细胞,白细胞2310/L,血小板计数37010/L,首先考虑以下哪种疾病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溶血性贫血E.类白血病反应答案:B解析:骨髓纤维化外周血出现泪滴样红细胞、幼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是本病特征之一。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初筛实验的金标准是A.WestemBlotB.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小鼠
15、肝印片为细胞基质来提供抗原的来源C.ELISAD.间接免疫荧光法,以Hep-2细胞为细胞基质片来提供抗原的来源E.以上均不是答案:D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A.微粒体B.线粒体C.滑面内质网D.细胞核E.溶酶体答案:C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滑面内质网。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B.容易发生溶血现象C.为封闭式采血技术D.采血量由真空负压严格控制E.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答案:B解析:不属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项目的是A.杆菌B.球菌C.上皮细胞D.红细胞E.白细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阴道清洁度检查。标本加生理盐水一滴,涂片后高
16、倍镜检查,根据所见的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进行判断,并划分清洁度:、度为正常,、度为不清洁。白(脓)细胞数达515个/HP则为度。22年检验类考试答案9卷 第5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方法不包括A.标准曲线法B.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D.以上3种均可E.标准去除法答案:E解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网织红细胞的网织结构成分是A.脱氧核糖核酸B.核糖核酸C.溶酶体D.糖原E.线粒体答案:B解析: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本
17、题正确答案是B。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直接接触B.经消化道C.经呼吸道D.垂直传播E.输血传播答案:A解析:疥螨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关于氯醋酸AS-D萘酚酯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减弱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C.单核细胞呈阳性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呈阳性E.血小板为阴性反应答案:C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单核细胞呈阳性符合题意。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溴甲酚绿确定蛋白质标准溶液浓度的最经典方法是( )答案:A解析: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年检 考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