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助人行为形成与发展,基于扎根理论探究.docx
《个体助人行为形成与发展,基于扎根理论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助人行为形成与发展,基于扎根理论探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体助人行为形成与发展,基于扎根理论探究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通常须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属于心理学的探讨范畴,而心理学探讨一般以心理试验探讨居多,以扎根理论进行心理学探究的探讨我们一起来学习摘要为了解个体助人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改变,本探讨采纳质性探讨方法,围绕日常生活中助人行为深度访谈了 10 名始成年 期的高助人者,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理论建构。发觉个体助人行为的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形成期、冲击期及稳固期, 各发展阶段以对助人行为的认知和主要动机为核心,呈现出稳定 - 外控、不稳定 - 外控、稳定 - 内控的特点,据此提出助人行为 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探讨的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及局限。 关键词快手;虚拟社区;自我认同;反身性重构 问题提出 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侯玉波,2003 ),通常须要付出时间和( 精力(Wilson,2015 )。社会心理学从宏观历史和演化视角看人类 的助人行为何以存在(Kurzban, Burton-Chellew,West,2015)。Hamilton(1963)最早提出亲缘选择(kinselection)思想,亲社会者尽管难以繁衍自己的后代, 却能帮助与自己有着相同基因的亲属更好地生存 与繁衍。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和多水平选择 (multilevel selection)理论说明了利他是如何在群
3、 体层面进化的(West, Griffin, Gardner, 2007),个 体因利他而做出牺牲或担当损失,虽降低了自身生 存和繁殖的机会,却提升了所在群体的适应性,因 此有着更多利他个体的群体在进化中更简单胜出(谢 晓非,王逸璐,顾思义,李蔚,2017)。互惠利他 理论(Trivers, 1971)则说明了发生于生疏人之间的 帮助行为,社会互动中,一个人为帮助另一个人而 做出牺牲以期望在下一次收到受惠者帮助时获得更 大利益。以上理论强调助人行为的利己本质,而社 会学习理论则更关注这套社会规范的传承,Gentzler,Contreras-Grau, Kerns 和 Weimer(2005)发
4、觉孩子从 父母的亲社会反应中学会了亲社会应对策略。近年 来,探讨者指出助人行为的社交性特征也应得到重 视(寇彧,付艳,张庆鹏,2007)。 在个体层面,80 年头儿童发展领域起先出现 利他或亲社会的理论与实证探讨。Eisenberg 的亲 社会道德发展理论将学龄期到青春期的亲社会道 德推理分为五个阶段: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 理;需求取向的推理;赞许和人际取向、刻板印 象取向的推理;自我投射性的共情推理和过渡阶 段;强有力的内化推理(王美芳,1996),伴随着 从关注自己、关注现实到关注他人和道德价值观的 转变(Eisenberg, 2005)。儿童的亲社会动机包括追 求外部嘉奖、对受困者的共
5、情、关注他人的目标、 遵从内化的亲社会规范、违反亲社会规范产生的 内 疚(Bar-Tal, Raviv, Shavit, 1981; Davidov, Vaish,Knafo-Noam, Hastings, 2016),随年龄而改变, 年幼儿童的利他行为受外部嘉奖驱动,年长儿童则 遵循互惠原则。上述探讨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价值观是发展改变的(Benish-Weisman,Daniel, Sneddon, Lee, 2019),最初源于对自己的 关注,如喜爱受助者、预期奖赏、互惠、回避惩处、 遵守规范;渐渐发展出对外界的关注,如情境或他 人的需求、怜悯或共情他人苦痛、帮助别人实现目标
6、、 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之后才是价值观的内化, 如认同普世价值或形成自由独立的价值观等。 回顾该领域探讨,发展心理学已将幼儿至青春 期助人发展历程描绘了出来,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 或利他理论的检验则多以成人为对象,而青春期至 成人这一阶段则被忽视了。1825 岁被称为始成年 期(emerging adulthood),是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 时期,也是个体世界观改变并渐渐趋于稳定的关键 期(弓思源,胥兴春,2011)。以始成年期个体为 探讨对象,了解他们的助人行为是如何形成、如何 改变、怎样维持、是否消退、伴随着怎样的相识变更、 环境的影响,有助于将个体助人行为发展在时间维 度上延长至成年早期,
7、弥合个体纵向发展规律与群 体共性影响因素之间的缝隙。从现实层面来说,了 解了助人行为维持或强化的核心要素,有利于创设 更友善更利他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鉴于探讨的探究性以及关注助人行为动态发展 的特征,本探讨选用质性探讨方法中的扎根理论搜 集和分析资料,提炼理论模型呈现个体成长过程中 助人行为的改变历程。扎根理论是一种试图系统地 发展说明有关某一主题的过程、行动或互动的理论 (Corbin Strauss, 1990),通过持续比较的方法, 识别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和过程(陈向明, 1999)。 方法2.1 探讨对象 通过网络抽样、滚雪球抽样、机会抽样共招募 20 名受访者,
8、招募时强调受访者应具备高助人 属性,并通过首次访谈筛选出助人主动性强(频繁 自发帮助他人)或回应度高(对他人的恳求高回应)的 11 人进行正式访谈,达到信息饱和(即当额外的 资料不能进一步供应新的范畴)时停止抽样。当正 式访谈并分析至第 11 位受访者时,发觉该受访者所 供应的信息都包含在已有的范畴中,所以停止了受 访者的招募和筛选工作。分析过程中剔除表达不清 晰的受访者 1 人,最终有效受访者 10 人(4 女 6 男), 年龄 2126(23.5±1.58)岁,受教化程度均为高校 以上,其中本科 5 人、硕士 4 人、博士 1 人。全部 受访者在正式访谈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9、2.2 资料收集 探讨采纳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在宁静不 受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时间和地点的选取考虑受访 者的平安和便利,7 人面对面访谈,3 人用网络视频 进行。正式访谈约为 50 分钟 / 人,访谈前告知访谈 目的及保密原则。访谈内容主要包含三方面:助人 行为现状、助人情境及缘由、助人行为对自己的影 响。从助人发生的时间、情境动身,追问受访者的 首次助人,再聚焦于助人行为的发展改变,渐渐递 进。最终,当受访者供应的信息饱和或基本饱和时, 双方共同确定结束访谈。征得受访者同意对访谈进 行录音并转录成文字,资料搜集由其次作者开展, 每次访谈结束后总结与反思,并定期与第一作者就 访谈内容及遇到的
10、问题沟通探讨。 2.3 资料分析 采纳扎根理论,从原始资料动身自下而上通过 归纳分析逐步产生理论(陈向明,1999),资料分 析借助 NVivo 11 完成。第一步开放编码以成长过 程中的助人行为为核心,辨别、强调和标记有意 义的单元,并给出概念名称,直到饱和(saturation)。全部资料由其次作者编码,这一分析发觉受访者的 助人行为发展有着相像的依次。因此,我们确定缩 小关注点,更具体地分析此发展模式,由两位作者 再次共同分析了全部访谈资料,得到 48 个相关概 念,共计 328 个参考点。其次步主轴编码中,对这 些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澄清和疏理(郭玉霞, 2009),通过不断比较的方
11、法对这些概念所反映的 意义做进一步萃取,共获得 11 个与探讨主题相关的 概念。最终是选择性编码,以建立具有内在一样性 的理论体系(见表 1),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选 择或提炼一个最能覆盖和概括全部范畴和现象的核 心范畴(core category)充当探讨的思路途索,形成 全局性理论和说明(伊凡希雅 • 莱昂斯,阿德里安 • 考利,2010)。本探讨的核心范畴被认为是助人行 为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他概念则在不同阶段出现。随后,两位作者共同对编码过程及编码命名进行了 审查。结果 最终,我们得出个体助人行为发展的 3 大范畴 (见表 1),助人行为随时间改变,大致分为形成、冲击
12、、稳固三个阶段,各阶段个体对助人行为的认知、 主要动机均不同(见图 1)。 3.1 助人行为的动机 个体有意识的助人行为始于对教化和规范的内 化,未按要求行事会受到惩处,而帮助他人则会得 到赞扬,多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在助人后得到大家 的夸赞与宠爱。诸如人之初,性本善或善有善报 的观念也会在教化中被反复强调,在内化了大量此 类观念后,个体认为助人行为不过是顺应本能或天 性,如 6 号受访者表示就是这种本性,比较淳朴吧。 随着助人动机渐渐丰富,很多受访者都提到了 助人带给自己的满意,如华蜜感、满意社交需求、 成就感和成长感等。华蜜感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施助 后助人者体验到的快乐或愉悦心情。社交需求的满
13、 足体现在通过助人与他人建立联系避开孤独、结识 志同道合的人、发展新友情、融入新群体或巩固原 来的友情。1 号表示(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家 都抱着比较单纯的帮助别人的目的当两个人的目 的很相近时,你们可以有更多的话题。成就感则 来自助人者对自己实力、品质和影响力的确定,我 感觉就是我也帮你解决问题,但是我感觉我很有能 力(8 号)。助人者还经常发觉自己在助人中获 得了成长,如帮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你确定自 己会去查一些东西啊我觉得你可以增长到许多的 那种学问面。(6 号) 此外,被求助者唤起的心情情感也是助人行为的重要驱力,如对弱者的怜悯,5 号在描述遇见乞 讨者的心情时表示第一次见(冬天乞讨
14、者跪在天 桥上)的时候就觉得心里蛮难过的,哪怕他是假的, 我都会给他(钱);感恩和回报曾获得的帮助,8 号谈到受学长帮助时在高校刚进去的时候就感觉 到真的很暖和,所以当我成为学长的时候,我也会 有意识的去帮助别人。访谈中,有 6 人不谋而合 地提及自己曾经对他人帮助的渴望或未能得到帮助 的难过,相像的经验使他们更能共情求助者的境况, 我会理解他们心里其实有多么渴望别人的关注, 多么渴望别人的爱,所以当我有实力了去帮助他们, 我就会感觉到我在帮助曾经须要帮助的我一样(3 号)。别人不帮助我的时候,我觉得我万念俱灰 我很难过,我不想做他们那样冷漠的人,我就想就 是多帮助别人,以后别人就是不会像我一
15、样没有人 来帮助你(9 号)。 3.2 助人行为的发展助人行为的发展可以分为形成、冲击、稳固三 个阶段,其发展常伴随着反复和动摇,呈螺旋上升 态势,从最初的并非有意为之,到经验了冲击后对 已有信念的怀疑,再到自觉主动帮助别人,最终形 成稳定的助人模式。 3.2.1 早期形成 初期,助人行为是个体从社会文化及原生家庭 习得的,受到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激励。小 学里面就会宣扬,三月是学雷锋月,你们应当帮助 别人,这个东西就变成一种文字(教化你)(1 号), 他(父亲)做的东西我都看在眼里,就也会跟他 学(助人)(5 号)。此时,帮助别人对于他们 来说只是应当去做的事。此外,助人也可能源 自社会
16、角色的要求,社会文化会要求担当某些角色 的人更利他,如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会被父母 要求相互照看帮助,记得最早起先帮别人就是帮 我姐吧,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就觉得她不 会那我去教一下(4 号)。最初这些助人行为只 是指向特定的个体或群体,随着对象的渐渐泛化, 便形成了助人习惯。 对助人的认知是助人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这一时期的个体通常认为助人是人类共有的本性, 是全部人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个(助人)价值观是许多人所共有的,我会在许多别人的思想 中得到验证(2 号)。受访者认为在本性的驱动 以及社会规范的要求下,他们的帮助行为不过是与 观念保持一样。这一时期的助人行为虽然稳定,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体 助人 行为 形成 发展 基于 扎根 理论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