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设计.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7070页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 2 个字,会写 5 个字,其中重点相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符”字,并留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曈曈”留意是左边是日字。2.背诵课文 3.培育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酷爱。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打算:课件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
2、的诗。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设计意图:自主朗读、深思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理解、体会这首诗。只有这样的多样性才会使课堂更精彩,让中年级感受领悟到学习古诗的方法。】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老师重点指导“屠”字。师:请大家伸出手来,第 2 2页共 7070页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2.师:学习生字后,信任大家肯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
3、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3.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指导并总结)【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在学生与文本、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沟通中,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并适时地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沟通。】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依据诗句的意思绽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2师: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句,同桌相互沟通说说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在学生理解“岁”字时,老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
4、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化地理解“岁”的含义。)3沟通、评议、完善。师:假如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喧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暖和、华蜜,那就是4练习说话。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欢乐呢?在这万家团聚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愿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师:你能把这份欢乐,这份暖和读出来吗?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第 3 3页共 7070页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
5、会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接着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设计意图:走近历史,才能走进诗句,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一环节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2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庆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
6、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3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困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 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主动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旺盛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喜闻乐见的不朽诗篇元日。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喧闹快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第 4 4页共 7070页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肯定会有新的感受。4指导朗读。五、补充诗句,拓展延长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板书设计:元日燃
7、放爆竹喝屠苏酒新旧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开宗明义,引入新课古代诗词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绚丽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日我们就来观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两首古诗。(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1、自由读(宋)曾几的三衢道中,留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娴熟后再读给同桌听。第 5 5页共 7070页2、指名分别读诗词。留意生字的发音。3、结合注释和搜集的资料
8、说一说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学习三衢道中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途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小组内的同学沟通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案元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理解诗句大意。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欣鼓舞、热喧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庆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妙愿望。学生活动方案老师导学方案导入环节学生说说过年时会做什么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讨沟通、展示点评环节学生说说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学习生字词自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词语第
9、6 6页共 7070页小组探讨沟通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生字词,其他小组帮忙解答小组 PK 读古诗学生点评理解题目以及诗句大意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的意思2、小组合作探讨沟通不理解的词的意思3、小组探讨沟通,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以及诗句的意思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分层训练环节1.自主完成练习.2.在老师展示其他同学作业时,仔细倾听。拓展延长环节齐读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总结反思环节1、小组探讨、班内沟通。2、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优质教案第 7 7页共 7070页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相识 1 个字2、正确、
10、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困难的心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学生背,老师顺势板书二、一读解诗题1、指名读课题清明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三、二读悟诗情1、学生字。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沟通。3、全班沟通:第 8 8页共 7070页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缘由。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四、三读诵诗韵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一试。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愿相通。3、全班读一读。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五、课外拓展:(依据学生的详细学习状况支配)简笔画板书(略)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一、说汉字,相识“三衢”历史 1.说文解字“衢”(板书:)同学们,老师写的这个字你相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12、。衢,道也。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第 9 9页共 7070页说文2.说“三衢”来历作为一个衢州人,你知道我们衢州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吗?信任你读了下面的资料就明白了。(出示)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隋志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唐元和郡志3.赏“三衢”美景(1)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2)因为衢州有座三衢山,故又称“三衢”。三衢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亲山。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设计意图:从“衢”的字理入手,析解诗题,再运用视频初步感知“三衢”之美,激发学习热忱。)二、读古
13、诗,找寻“三衢”美景 1.出示古诗 2.回忆学法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许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铺垫。)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学习单:(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途。(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须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主动的、特性的阅读体验。因此,借助“学习单”,以一个个分解的小建议启发学生充分经验语文学习的过程。)4.汇报沟通(1)出游时间。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
14、衢山的?从哪儿能看出来?“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呢?读第 1010页共 7070页了以下诗句你就明白了。(出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三旬已过黄梅雨。苏轼舶趠风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赵师秀约客梅子黄时原来是多雨季节,可是诗人当时遇到的却是生:日日晴。(2)出游路途。谁能画一画诗人的行程路途?结合诗句推断行程图是否正确。“泛”和“却”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借助课文注释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设计意图:读诗句找出游时间、画出游路途图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他们的创建性思维实力。)三、品诗句,找寻“三衢”之情思索:一溪、一山、一
15、泛、一行表明的仅仅是作者出行的路途吗?再读古诗,整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1.创设情境假想(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是日日晴,假如此时你和诗人曾几一同去游玩,心情如何?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晴”)(2)穿越时空,假如你和诗人乘船去游山,“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终点,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路,你的心情又如何呢?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却”)(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结合生活阅历,激励学生绽开想象,感受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时的喜悦之情。)2.借助插图联想图文结合联想美景:边读古诗
16、,边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走在这三衢道中看第 1111页共 7070页到的是怎样的景色?(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随文补白联想美景:再读古诗,再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去时路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随文补白,想象去时所见景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和想象实力。)3.加关联词概想(1)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诗句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行走于三衢道中来和去时所视察到的美景吗?(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2)整首诗道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该怎么读出这份心情呢?采纳多种形式朗读。(设计意图:语
17、言文字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春之朝气与和谐,更要让学生感悟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四、拓诗文,悟“三衢”文化 1.对比“不减”和“添”(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的是什么?(2)“添”的又是什么?仅仅是黄鹂宛转好听的鸣叫吗?还有什么?2.对比不同诗人写的三衢道中三衢山独特的地貌背景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历代文人曾留下很多的诗词,其中元朝张雨、清朝方芳佩都写过三衢道中,我们来读一读。三衢道中(清)方芳佩初到三衢问水程,江乡风物总关情。滩声澎湃飞流急,帆影参差夕照明。山鸟啼来偏悦耳,野花看尽不知名。挑灯坐听篷窗雨,赢得诗怀格外清。三衢道中(元)张雨大溪中道放船流,船压山光泻碧
18、油。三百里滩攲枕过,买鱼酾酒下严州。(1)自由朗读,想想三位诗第 1212页共 7070页人写的三衢道有什么共同点。(2)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发觉吗?3.总结“三衢”文化我们发觉这些诗描写的不仅仅是我们衢州的山山水水,而是通过这山水的描写,表达的是古代文人乐山乐水的情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这就是“三衢”文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相识“融、燕”等 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2.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三衢道中。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
19、写三衢道中。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打算:老师打算:课件学生打算: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第 1313页共 7070页1.接着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2.强调曾是多音字3.板书课题。说明课题(三衢的道上)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2.学生依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3.齐读 1、2 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激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4.“梅子黄时”
20、正是江南梅雨季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 1、2 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终点,有些悲观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不由自主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3、4 句。6.此时诗人的心情肯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悲观到惊喜的心情改变。】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改变。(配乐朗读)第 1414页共 7070页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三、总结全诗,拓展延长1.观赏漂亮的春色。(播放视频)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板书设计:衢道中宋曾几心情改变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精品教案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2、感受春天的美妙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教学难点关键: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第 1515页共 7070页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闻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气勃勃地喜人景象。今日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
22、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示意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美丽文章的段落是须要长期积累,记忆的。)二、打开书自己读读三衢道中这首诗。三、学三衢道中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许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板书:补换查看第 1616页共 7070页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字古诗4、反馈:齐读 1、2 句。(设计意图: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
23、,更不该遗忘。)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泛”“添”分别说明成什么?辩析“泛”的字义,依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肯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看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2)正值诗人有些悲观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漂亮,听到其叫声?于是不由自主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
24、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第 1717页共 7070页(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那种由悲观到惊喜的心情改变。)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改变。古诗三首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 燕子 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支配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沟通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
25、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尝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视察方法,积累美丽句段。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妙。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三首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妙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酷爱大自然、酷爱春天的美妙情感。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燕子作者描绘了充溢朝气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芒耀眼的春天到来的欢欣酷爱之情。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爽漂亮,呈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调明艳、活生生第 1818页共 7070页的水中荷花的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日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