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业新阶段与变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际旅游业新阶段与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旅游业新阶段与变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旅游业新阶段与变化 入境游是一个国家旅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入境旅游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假如市场减速能够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和警觉,我们能从近忧看到远虑,由危机感生出紧迫感,找出症结所在,就可望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起先新一轮的发展,起先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里程。 一、国际旅游业的新阶段 过去 30 年间,我国入境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外国人的比重增大,散客的比重增大,再访客的比重增大,观光客的比重削减。 过去 30 年,国际旅游市场抵达人数从 1980 年的 2.86 亿到 2011 年的 9.8 亿,市场规模扩大了 3.4 倍。随着基数的增大,
2、增长幅度相应减小。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全球国际旅游流量的阶段性年均增幅,1980-1995 年,为 4.4%,1995-2010 年为 3.9%,预料 2011-2030 年将为 3.3%。总体态势呈梯次减速。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入境旅游起步晚,基数小,发展快。入境游客从 1980年的 570 万到 2011 年的 13550.28 万,32 年间增长近 24 倍。入境过夜游客从 350 万到 5758.1万,市场规模扩大了 16 倍。据 UNWTO,中国入境旅游(以入境过夜人数计)在国际市场的排位由 1980 年的第 18 位,进到 2010 年的第 3 位。 1980
3、 年以来入境游客的发展,以 10 年为一个单元划分成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有两个 U 型曲线,其次个阶段有起伏但没有削减,第三个阶段再呈两个 U型曲线。三个阶段的年均增幅分别是,1980-1990 年,为 18.66%;1991-2000 年,为17.4%;2001-2011 年,为 8.7%。总的趋势是,增幅逐次下行,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成反比。 1996-2005 年间,亚太国际游客抵达增幅高于全球,中国入境过夜游客增幅高于亚太。2006 年起,中国的年均增幅低于亚太均值,2011 年,中国增幅低于亚太也低于全球。(见表 1) 近 16 年来,亚太地区旅游业曾四次受挫。1997-
4、1998 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东亚经济动荡,地区国际旅游连续两年呈削减,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人民币稳定,接着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区域的佼佼者。2001 年,受到911恐怖事务影响,全球旅游业呈下降,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受到较大波及,我国入境旅游也受到恐高症不远足的影响,但增长幅度仍高出地区增速。2003 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地区旅游业和我国入境游都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但我国的入境游减幅小于地区。1996-2005 年,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总体好于亚太地区。2006 年起,我国增速慢于亚太地区且表现为较大的差幅。从发展曲线看,2005-2006 年,亚太地区基本平稳在近 8%的 增速,我国的
5、入境过夜游增幅为 6.6%。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首次在亚太地区表现不佳。此后,始终以低于亚太地区均值的速度运行,到 2011 年,增幅不仅低于亚太且低于全球。 回顾过去 6 年的入境市场,国际大环境不好,燃油持续涨价,人民币汇率升值等诸多都不足以说明减速现象。市场连续减速,意味着一些长期积累的内因起先释放并发挥作用,而这往往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此,不能不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做深层思索。 过去 30 年间,我国入境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 (1)外国人的比重增大 我国入境市场从大类上再分特别市场(港澳台胞)与外国人市场。外国人占入境市场的比重,上世纪 80 年头为个位数,90 年头进入 10%以上
6、,新世纪前 10 年在逾 10%的范围内攀升,于 2011 年达到 20%。从 1979 年到 2011 年,外国人的比重增加了两倍多。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过夜游客的分类统计始于 1999 年。过夜游 客中外国人的份额更高。2011 年,入境总量中,外国人占 20%,过夜游客中外国人为 38.1%。后者是前者的 1.91 倍。 总体而言,港澳台市场以人均出游率来计算的市场基数已经相当大,加之市场的特别性,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外国人市场的基数相对较小,初访率较高,发展空间较大。 (2)散客的比重增大 依据国家旅游局年度抽样调查,1990 年,入境游客中,团队游
7、客占 64.6%,散客为 35.4%。2010 年,团队的比例降为 38.3%,散客升至 61.7%。团散比例从 65:35 到 38:62,基本呈六四倒置。 (3)再访客的比重增大 过夜外国人中,初次访华者的比重下降,多次再访者的比重上升。(见表 2) 细格外国人来华次数,2010 年,团散初访客的比重为 48:26;4 次以上多次再访客的比重则为 23:45。散客的初访率更低,再访率更高。(见表 3) (4)观光客的比重削减 入境游客中观光巡游的比重从 1990 年的近 60%降至 2010 年的 33%。休闲度假、商务、会议都呈上升。其中,商务的升幅相对更高。(见表 4) 二、国际旅游市
8、场的改变 (1)新趋势全球化推动探亲访友旅行,其次家园旅游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度假的理念引入城市。最新版的城市度假是都市团团转,尤其受到年轻一代以及中年工薪层的宠爱。 真实体验。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旅游购买的核心是经验。经验型旅游者追求真实的体验,寻求原始的、没掺假的、没经过中介渲染的震撼。他们避开旅游者集中的地方,找寻未被触及的未被毁坏的地方。真实旅游与当地社区休戚相关,游客希望深化接触当地居民和本土文化,如学习绘画、观鸟、参与读书会倾听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真实成为选择去哪里度假的一个重要标准。 健康旅游。社会结构的总趋势是年轻人趋少,老年人趋多。人们的健康意识、养生需求日益增加。旅游
9、目的地竞相开发各类康体旅游产品。印度水疗中心包括舞蹈、冥想、瑜伽、阅读与击鼓讲座。中医旅游包括倾听专家讲座、学习太极或气功、接受中医治疗。不丹和尼泊尔开发与宗教相关的独享的静修。南非的葡萄酒之旅强调适度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苏格兰高地的乡村因其幽静、真实、良好的公共医疗而受到欢迎。 阖家同乐 family-fun。度假市场的主体是家庭。共度假期,共享天伦,是父母的承诺、孩子的期盼。家庭度假的内容正在改变,如游泳池度假,孩子喜爱,父母放松。再如活动度假,全家人一起活动,共享欢乐。又如文化度假,全家一起逛书市、博物馆、创意集市。总的趋势是,度假的家庭花更多的时间在各种活动上。 其次家园旅游。全球化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旅游业 新阶段 变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