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常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这句话意在强调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哲学把解决具体问题作为任务C.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D: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表明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D符合题意。AC:选项A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B:哲学提供的是根本方法,不是具体方法,B错误。故本题
2、选D。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蕴含着唯物主义思想的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将“理”看做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选项将“天”作为世界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以及“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均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思想,选项入选。选B。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对立。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答案】C【解析】【详解】ABD不合题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已存在;C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故选:C。【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
4、的奇迹。这说明A. 真正的哲学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 哲学的真正任务在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D.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推动着时代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A正确,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这说明真正的哲学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错误,哲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C错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D错误,正真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
5、华。故答案为:A。5.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衰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有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气势。这说明A. 正确的意识可脱离物质而存在B.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D. 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答案】D【解析】【详解】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气势。这说明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D符合题意。A:意识由物质决定,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A错误。 B:选项B正确,但题干并未
6、涉及意识的反作用,B不选。C: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错误。 故本题选D。6.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展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该材料体现了人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和利用规律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特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特性
7、,错误。:“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展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这表明人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和利用规律,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A. 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 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 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A.意识的内容由客观存在决定,不是由人脑决定,故A项
8、错误。B.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反映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没有涉及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故不选B。C.材料中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强调的是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没有强调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不选C。D.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故D项正确。故选D。8.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5年后,所
9、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这样做是因为A. 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B. 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更具正确性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答案】C【解析】【详解】C: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5年后,所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这样做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符合题意。A:实践的最终目的改造世界造福人类,A错误。 B: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更具正确性的说法错误,排除。D: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具体形式之一,是获得认识的来源,D错误。故本题选C。9.根据新时
10、期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说明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特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新时期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说明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认识在超越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错误。:认识具有
11、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特征,错误。故本题选B。10.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特讲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材料蕴含的哲理有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科特讲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符合题意。: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错误。: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故本题选C。11.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主
12、导的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国际治理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人们的不懈追求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材料未体现认识的反复性,不符合题意。: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国际治理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体现了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
13、理是人们的不懈追求,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发生: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
14、界才是认识的目的。12.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建立人生的新联系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要善于把握有利于人生发展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
15、说法错误,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错误。故本题选B。13.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葬等几个器官,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颈骨的高度都相等。这表明A.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 绘画创作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C. 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D. 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联系具有条进性,只有条件具备才会存在联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的说法错误,A错误。B:达芬奇创造美丽的公式注重了绘画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趋向,坚持系
16、统优化的方法,B正确。C:绘画创作要从实践出发,C错误D:选项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B。【点睛】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具有有序性、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14.俗话说“多吃杂粮,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粗杂粮的好处。但过量进食粗粮杂食、地瓜、南瓜等高纤维食物,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会导致兔疫力降低,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
17、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错误。:过量进食粗粮杂食,尤其是芹菜、地瓜、南瓜等高纤维食物,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符合题意。:选项属于唯物论,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C。【点睛】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
18、著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15.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开拓创新。许多诗词古语,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古诗文与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两会期间引用潜夫论释难“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一句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
19、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反映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反映了量变与质变,不符合题意;“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没有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16.2019年中美两国迎来了双方关系发展的“不惑之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A.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 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C. 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D.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详解】A错误,矛盾的斗争
20、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正确,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D错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故答案为C。17.漫画主要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做到“尽力而为”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做到“勇往直前”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漫画中的文字“斩
21、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意思是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种斩断自己退路的勇气。因为身后有退路,我们就会心存侥幸和安逸,前行的脚步也会放慢;如果身后无退路,我们才能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为自己赢得出路。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正确;也启示我们要善于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正确。:漫画内容未涉及主观条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的相关内容,与漫画寓意不符,排除。:漫画内容未涉及事物发展道路曲折性的相关内容,与漫画寓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主
22、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有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殊性 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又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常熟市 2019 _2020 学年 政治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