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docx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 共11页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运用设备综合管理方法,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和检查考核工作,以获得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的原则,使生产和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涤纶生产有直接关系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3 职责 3.1 技质办是设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编制设备大修和周检计划,监督检查维修保养质量和计划执行情况。 3.2 各车间负责本部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正确使用,使之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设置专职或兼职技术员,具体承担本单位
2、的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工作。 3.3 各部门的保全维修工,负责对部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4 术语和定义 设备:指用于生产的机械和电器设备。 5 控制程序 5.1 设备管理的原则设备管理要贯彻执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保全、保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水平,并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安排好各项维修工作,处理好维修和生产关系。 5.2 设备的前期管理 5.2.1 大宗设备新购,由技质办根据本公司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提出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报总工程师和主管生产技术的
3、副总经理审核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召集有关部门参加技术、经济论证,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办购置。 5.2.2 设备的部分更新与零星购置,由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以及设备选型的原则要求,填写“新增设备申请单”,由总工程师组织技质办、经营办、供销办审核同意后,经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然后由供销办购买。购设备到货后,由供销办负责提货。 5.2.3 设备购进后,技质办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开箱、验收、安装调试、投产使用,填写“设备管理台帐”。 5.2.4 技质办按装箱单所提供的装箱物资目录,收集开箱的所有技术资料并将原件交总经理办(资料室)存档。供销办将备件工具登记后交车间使用。 5.3 设备资产
4、管理 5.3.1 技质办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5.3.2 设备编号及分类管理 5.3.2.1企业对全公司生产设备进行了统一编号,目的是便于统一有效地管理,其规定是A:长丝车间;B:动力车间;C:电气;D:其它,编号形式如:A10001,其中A1:长丝车间第一条生产线第一台设备;CA:安装在长丝车间的电气设备;CB:安装在动力车间的电气设备,编号的具体实施由技质办统一完成。 5.3.2.2 企业应按设备的先进性及生产的重要性将设备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原则为A类:关键设备、引进的主生产设备、价值昂贵的设备。B类:一般生产设备。C类:辅助生产设备。 5.3.2.3 各
5、类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A类设备以预防维修为主,B类设备以生产维修为主,C类设备为事后维修为主。 5.3.3 设备的转移管理 5.3.3.1 企业内部设备转移,由需求部门报告技质办,技质办进行协调,经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5.3.3.2 企业设备外部转移,由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上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调出,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5.3.4 设备应无法使用而报废,由使用部门向技质办提出申请报告,由技质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技质办汇总鉴定意见报总工程师审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设备方可报废,由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报废手续。
6、 5.3.5 设备应技术落后维修成本过高需要报废时,由技质办组织使用部门、技质办、供应、财务共同参加召开鉴定会,对需报废的设备进行鉴定,技质办汇总鉴定意见报总工程师审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设备方可报废,由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报废手续。 5.3.6 报废设备的程序 否总工程师审核车间申请报设备报废申请表副总经理批准 是 是 是技质办组织鉴定供销办处理并办理报废手续技质办注销设备台帐 5.4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制订和修改控制 5.4.1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车间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 5
7、.4.2 规程制定与修改 5.4.3 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操作、维护规程。 5.4.4 对新投产的设备,各车间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后30天内制订出操作、维护规程,报技质办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下发执行。 5.4.5 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各车间要根据设备新的操作、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4.6 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及时向车间反映向,车间技术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5.4.7 修改后的规程由各车间主管审批执行,并报技质办备案。 5.4.8 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 5.4.8
8、.1 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5.4.8.2 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5.4.8.3 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5.4.8.4 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4.8.5 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5.4.8.6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5.4.9 设备维护规程的内容: 5.4.9.1 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
9、理图; 5.4.9.2 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5.4.9.3 设备定期卫生的规定; 5.4.9.4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4.9.5 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5.4.9.6 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5.4.9.7 安全注意事项。 5.5 设备维护和操作人员的控制 5.5.1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各车间要将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规程不离岗。 5.5.2 各车间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10、5.5.3 加强设备维修队伍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干部、各车间的保全技术工人,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调动或改变岗位,如确需调动时,必先经有关部门协商后,由生产副总经理批准方为有效。 5.5.4 积极创造条件对各级设备管理、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 5.5.5 各车间应经常组织对设备操作、维修专业技术的学习活动,每季度应对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至少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技质办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该项目的考核。 5.6 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法,坚持质量第一,努力减少非计划停机和计划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设备检修方式以采用动态检修为主。同时
11、,做好计划周期检修及大检修。 5.6.1 设备的巡、点检管理 5.6.1.1 各车间应对其分管的设备,制定出详细、合理的点检内容,经车间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并报技质办备案。 5.6.1.2 各车间对“点检表”内容要做到三定(定人员、定时间、定部位),点检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记录,由车间设备技术员每天进行检查,每月收集一次。 5.6.1.3 各部门点检人员在点检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向部门领导或有关人员进行反映,同时做好记录。 5.6.1.4 各部门点检工作应以保全工为主,无保全工和运转修机工的部门中、夜班由当班操作工完成,内容可视具体情况删减。 5.6.1.5 各车间每月召
12、开一次由部门设备主管领导、设备技术员及设备检修人员参加的会议,对本月的点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设备计划检修提供可靠依据,并作好记录。 5.6.1.6 技质办应每月至少一次下车间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5.6.2 设备的周期检修管理 5.6.2.1 对周期检修的主要生产设备,由技质办编制出周期检修计划表,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6.2.1 部门根据周期检修计划表,按质、按时的完成好检修工作,车间可根据生产实际对设备检修周期、检修内容做一定的修改变更,但应经车间主管领导审核,报技质办审批后执行。 5.6.2.3 各车间在设备检修时,必须填写设备检修日记卡。 5.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管理 控制程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