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角的度量》教学反思_2.docx
《2022《角的度量》教学反思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角的度量》教学反思_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3737页20222022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1四年级上册第 2 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线段,相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分。2、使学生相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1、留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2、加强动手操作,供应自主探究的空间。情
2、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学。第 2 2页共 3737页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线段,相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分。2、使学生相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课时支配:4 课时第 1 课时直线、射线和角第 2 课时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2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相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意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相识角的度量
3、。为了讲授角的度量这节课,讲课之前我自己空讲了好几遍。然而,每一次空讲过后都会发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后就进行整改,第 3 3页共 3737页一次一次的整改之后,我发觉这节课并不是越来越好了,而是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讲了。缘由是为了使这节课讲得精彩,每一次的空讲都在试图变更设计思路。总觉得教学设计并不是那么得完备,思路不是那么得清楚,启发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得到位。原委是什么样的设计思路才是最合适的?什么样的讲授方法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怎么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最终,在今日我找到了答案。今日我讲授了角的度量这一节课。讲课的时候邀请了几位有阅历的老师去听课。结合听课老师的评课,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状况,
4、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导入:本节课的引入是通过两个角,比较1 和2 的大小,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我们班程度弱的学生,我表示很欣慰。他的举手发言使我意识到,恰当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信,特殊是学困生的自信,可以让他们勇于举手发言,赐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目标出示:通过导入引出今日的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生齐读的方式来学习,在齐读学习目标的第 4 4页共 3737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投入的、状态很好。但通过听课老师了解到,有个别学生在齐读的时候,留意力不集中,表现很随意,有的学生并没有开口读。这是我所忽视的,我只关注了学生整体的一个状况
5、,并没有关注到个别学生。而且还反应出本班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针对此状况我会多关注,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育。自学 1:本环节的自学设计让学自学生自学课本 40 页回答两个问题:一、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二、仔细视察量角器,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自学时能够宁静地依据老师的提示起先自学,自学过程中,巡察后发觉学生自学的效果不志向,有些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有些学生只单单是看课本上的内容,并没有动手圈出找到的答案。还有些学生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知道接着思索第 2 个问题,视察量角器;而有些学生一味的停留在第一个问题上,自学时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自学完成后第 2 个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索。
6、最终,在展示反馈的时候表现出“分化现象”。有的学生信念满满,第 1 题中答案找的很精确,第 2 题中视察得也很细致;而另外的学生显得不自信,不知所措。这个问题反应出有些学生现在还不会自学,不知道第 5 5页共 3737页怎样自学,不知道自学时采纳什么方法。我在想我应当实行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首先,我觉得自学指导的制定应当更清楚、更明白一些,让学生借助自学提示的描述完成自学。再次,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自学时间。先让学生明确须要解决几个问题。较简洁的问题,快速完成;须要视察和思索的问题,借助书本内容完成。让学生知道在自学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所出示的全部问题。切忌不要始终停留在第一个问
7、题上,假如真的觉得有难度,可以先解答下面的题,把难题留到最终解答。最终,加强自学方面的培育。学生的自学不但须要老师的引导,还须要经过肯定时间的多次练习来加强。自学 2:结合例 1,自己用量角器试量作业纸1 的度数。先自学,自学完成之后,小组内探讨你是怎么量角的。学生在动手量角时,经巡察后,发觉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提示的操作步骤测量出角 1 的度数。但有的学生测量角的时候不知道量角器怎么放,读数的时候读刻度线上的哪个度数。小组合作:学生自学完之后,小组起先合作。我视察了一些小组,会量角的同学跟其他成员讲解并描述了自己的操作方法,不会量角的第 6 6页共 3737页同学听过他人的讲解后有了肯定
8、的了解。所以,我觉得小组合作特别的有必要。一方面优生之间通过沟通可以检测自己的答案,另一方面,差生可以通过倾听,对不懂的学问有所了解。展示反馈:展示反馈时,学生阐述量角的步骤时,发觉学生会测量出角的大小,但是用语言描述操作的步骤时,语言不完善,不严谨。我想: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应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实力。收获总结:本节课的最终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真的是有自己的收获。但是往往总结的时候只是说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学问,并没有详细阐述出重点学问的详细内容。这些都表明白我们班学生的数学表达实力欠缺。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学问,我觉得老师
9、有必要带领学生一起来总结一遍。总得来说,假如这节课有好的地方的话,个人觉得本节课的优点在于:(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和练习题的反馈状况来看,本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相识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精确读第 7 7页共 3737页出角的度数。(2)课程设计的环节都一一完整的呈现了。本节课共分为导入示标、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反馈展示、课堂练习、收获总结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所展示。(3)本节课我能始终保持着自信,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应对。我认为只有老师自身具备了自信,才能带动学生。整个课堂上我觉得学生的表现不错,气氛活跃。针对这些好的地方,我会接着保持。但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1)本节课每个
10、环节的时间安排掌控得不好,小组探讨的时间稍短,学生探讨时间不充分。(2)还有自主学习时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步骤方法不够到位,学生反馈展示时语言表达不完整、不严谨。(3)优生发表比较主动,学困生不敢于举手发言。(4)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少。针对我的不足,我想到以下方法帮助改进:(1)学生的自学和小组探讨须要加强培育和练习,教给学生自学和合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第 8 8页共 3737页(2)平常的课堂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困生树立起信念,让学困生走出学习逆境。(3)在数学的课堂中,尽量赐予学生多次的表达机会。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时,老师不能急于换另一个学生来回答,而应当多加引导,
11、让学生尝试说完整。通过多次的尝试表达,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实力。(4)对于学生的回答,正确的回答应当刚好的赐予赞扬评价,错误的回答不应急于作出评价,应做延时评价。这样做,可以给学生以确定,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在以后的教化道路上,我会一步步改进教学,希望教学之路越走越远。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3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 角的度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角单位以及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量角方法的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合,读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数就是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而怎样进行重合学生是简单理解的,所以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读
12、出第 9 9页共 3737页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据以上的相识,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下面三个层次来进行: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画角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其次层是让学生相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又分相识量角器、相识 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 3 个层次进行教学。相识量角器时,采纳的方法是“让学生细致视察自己的量角器,仔细地探讨探讨,看看你有什么发觉”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有部分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究实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的也很精彩,如:“我发觉量角器上的有数;“我发觉量角器最中间有一个点”。“我发觉量角器上上下
13、两个数加起来正好是 180。”相识 1角时,采纳的方法是:(1)出示使学生初步感知 1角的大小的直观图;(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在量角器上找 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 1角。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简单形成 1角的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第 1010页共 3737页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50),(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52)。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留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仔细地看清晰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
14、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阅历,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简单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明了这点。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阅历,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学生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可以。从学生的驾驭状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状况还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驾驭正确运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是:打算不充分。本课须要学生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所运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
15、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肯定的阻碍。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肯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洁,第 1111页共 3737页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4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铺垫的。这节课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我们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簇新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1)相识量角器;(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4)培育动手操作
16、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孩子们平常根本没接触过量角器,更别说相识了,于是我便开宗明义揭示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提问,老师作整理,让学生自己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相识量角器是学习读角度、量角的基础。而量角器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疏的,他们对它充溢了新奇心、簇新感。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视察量角器上有些什么,给学生一个初步感知。对于上面许多的刻度和第 1212页共 3737页刻度线,至于中心及零度刻线估计学生是不易发觉的,所以让他们通过看书自学所得。由于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待会儿读度数及量角时都要用到,而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必需让学生强化记忆,让学生先自己看,再小组沟通,然后通过探讨及看书得
17、到,最终让他们再一次指着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称说给同桌听,这样学生就记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读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数并能说出读角的过程的确很难,量角器上的刻度线比较困难,特殊是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简单搞错,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在小组里探讨,自己探究出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在教学中我支配了三组对称的角来让学生搞清什么时候该看外圈刻度,什么时候该看内圈刻度。语言是思维的外现,在说看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小组里探讨,互作补充,渐渐完善;再同桌说、个体说,这样从小组到个体,一再说看角的过程,让学生驾驭看量角器上角的度数。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让
18、学生探究,老师便全面放手,让他们先尝试着量量看,再请量对的学生作正确示范,起到正面引导,最终得出量角的三个步骤。第 1313页共 3737页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状况。老师还应当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推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开错误。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5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738 页的内容和练习四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相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下操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教具打算:每个同学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作业纸。教学过程:
19、一、小组操作深化角的本质老师给每位同学打算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但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相差许多。师:取出自己信封里的两根小棒摆角。同桌比一比,看谁摆的角第 1414页共 3737页达?师: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不一样,这样比较角的大小公允吗?二、层次铺垫突破难点(一)量角器的相识1.相识量角器让学生细致视察量角器:上面有些什么?这些刻度怎么分的?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依据学生的沟通汇报,老师板书:中心、0 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老师展示: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 份,每份是 1。2.嬉戏师:我们做个嬉戏,看怎么把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达量角器。老师
20、带着学生量手臂伸开,右(左)手是 0 刻度线,手是 180刻度线胸前是中心点,也可以看成角的顶点。下面我们用身体表示出量角器上各个度数的角是什么样的。从 0 度起先,即从两臂重合起先,第 1515页共 3737页右(左)臂不动,左(右)臂渐渐绽开,一起表示出 0 度到 90 度的逐步改变过程,到 90 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接着 91 度,100 度?180度。师:我们表示量角器上各个度数的角时,哪里在动,哪里不动?回答后小结:0 刻度线不动,每个度数的角都是从 0 刻度线处张开的。(二)用量角器量角1.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在量角器内刻度上找出角(90、30、60135)并用手比划同样大的角,再
21、在三角板上找到这些角并记一记。2.学习量角的方法老师出示一个角,先让学生估计大小,在尝试用量角器量角。学生小组沟通探究量角的方法。老师演示具体介绍量角的步骤并板书。出示 60、120的角,让学生读出角的度数(在作业纸上)。依据手中的量角器,师生探讨: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 60、第 1616页共 3737页另一个却表示 120呢?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留意什么。(三)学问整理师: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一起来回顾一下。量角器的结构有那些?应当作业量角?现在,我们一起来运用已经学到的学问。三、拓展延长娴熟应用1.做一做:教材 38 页中的“做一做”。2.量一量:教材 39 页第 3
22、 题各时间所成的角的度数。3.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角的度量”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本课突破对策详细步骤如下:1.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小角来度量角的大小。2.做嬉戏(伸展运动)想象角的动态改变,为抽象的量角器测量奠定了直观的基础。3.学习量角器的测量和内外刻度原理,都是实行层层渗透、到处第 1717页共 3737页铺垫的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6角的度量,始终是很多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个学问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学问盲点
23、多,几乎没有旧学问作铺垫,操作程序困难,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运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洁,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课后反思,发觉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留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问阅历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相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
24、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相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第 1818页共 3737页么状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老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旧太抽象。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让学生全面相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加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学问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相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
25、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重新设定了教学环节,决心让学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终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的铺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开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驾驭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加到学问的形成过程,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7第 1919页共 3737页本节课从学生的驾驭状况来看,教学状况不太志向,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角的度量 2022 度量 教学 反思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