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7•极限法 doc--高中化学 .doc
《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7•极限法 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7•极限法 doc--高中化学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专题专题 7极限法极限法极限判断是指从事物的极端上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确定了事物发展的最大(或最小)程度以及事物发生的范围。例例 1:在 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2H2S+O22H2O2SB2H2S+3O2=2H2O+2SO2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l)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d后和 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 d前=d后和 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
2、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d后和 V前d后和 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方法:方法:从反应物全部变成生成物来作极限判断。解析:解析:(1)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四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除硫单质外均为气体,总结:总结:解本题还应用了物理学中气态方程和化学中的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是一道物理和化学学科间综合试题,体现了当今的命题方向。例例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A氯化钠B氯化铝C氯化钾D氯化钙方法:方法:采用极值法或平均分子量法。
3、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解析:解析:解法一:(极值法)假设 95mg 全为 MgCl2,无杂质,则有:MgCl22AgCl95mg2143.5mg生 成 沉 淀 为 287mg,所 以 假 设 95mg 全 部 为 杂 质 时,产 生 的 AgCl 沉 淀 应 大 于 300mg。总结总结:极值法和平均分子量法本质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求出杂质相对分子量的区间值,或者杂质中金属元素的原子量的区间值,再逐一与选项比较,筛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例例3: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
4、B和C均为4.0mol、D为6.5 mol、F为2.0 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方法:方法:解答该题时,首先要考虑两侧都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
5、必须相等,然后要从完全反应的角度去考虑极大值,因是可逆反应,所以又应小于极大值。至于第(3)问,应从两平衡体系的相互关系去分析,即两体系温度始终相同。解析:解析:(1)已知左侧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12.0 mol,因此右侧达到平衡时的总物质的量应为12.0 mol。现x=4.5,则右侧起始时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5+6.5+2.0=13。反应在起始时必须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才能使物质的量变成12mol。确定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多少,可通过两种方法求解。方法一:假定加入的x molE完全转化时,则D余(6.5 x/2)mol,F共有(2.0+x)mol,由(6.5 x/2)+(2.0+x)=12.0,解
6、得 x=7.0。则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7。方法二:设达平衡时E的消耗量为2amol。起始时:6.5x2.0平衡时:6.5-ax-2a2.0+2a因左侧反应混和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2mol,所以达平衡时右侧反应需满足:(2)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的,平衡状态不同,所以 A 的物质的量也不同。总结:总结:压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在众多的可逆反应分析中经常出现,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既要分析平衡状态,又要分析相互影响,有时还要考虑极限值问题。例例 4:pH=5 和 pH=3 的两种盐酸,以等体积混合溶液的 pH 是()A 2B 3.3C 4D 8方法:方法
7、:根据端值及平均值分析。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解析:解析:根据平均值原则,端值一平均值端值二,不可能为 A,D,而 pH 是对 c(H+)取负对数后得到的值,不是简单地将 pH1和 pH2相加求算术平均数,所以不可能是 C。以此答案只能为 B。总结:总结:此题也可根据两强酸等体积混合后巧用 pH混=pH小+0.3 获得结果。例例 5:取 3.5 g 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 2.5g 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
8、对原子质量为()A24B40C56D65方法:方法:采用极限值分析,找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范围,而后对照选项获得结果。例例 6:在一定条件下,气体 A 可发生如下反应:2 A(g)B(g)+3 C(g)。若已知所得混合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4.25。则 A 的式量可能是()A8.5B 16C 17D34方法:方法:采用极值法分析。解析解析:假设 A 物质没有发生反应,则 A 的式量 为 8.5。如果 A 全部转化为 B 和 C,则 B、C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 8.5,A 的式量为 17。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答案为 B。总结:总结:该题利用化学平衡部分的三态进行分析计算也可获得答案,但耗
9、时较多。例例 7:取 5.4 g 由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水反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 8 g 无水晶体。通过计算判断此金属为哪一种碱金属。方法方法:此题只需用极值法确定 R 的原子量的取值范围,再对照碱金属的原子量即可判断 R 为何种碱金属。解析:解析:题中的反应有:2R+2H2O=2ROH+H2,R2O+H2O=2ROH。设 5.4 g 全部是金属 R,R 的原子量为 x,则 R 的摩尔质量为 x g/mol。5.4/x=8/(x+17),x=35.7设 5.4 g 全部是 R2O,则 R 的原子量为 y。则 R 的摩尔质量为 y g/mol。htt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7•极限法 doc-高中化学 2011 高考 化学 解题 方法 系列 专题 8226 极限 doc 高中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