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docx
《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 共11页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
2、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一)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归类中,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1)思维鸣响属于一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4)两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
4、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一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1)非真实感与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摄取,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3)思维破裂与思维不连贯: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4)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前者的观念或思维是自已的,明知想法不必要,但控制不住自己;后者的观念或思维是异已的,在大脑中不自
5、主地涌现,感到陌生。 前者感到痛苦和烦恼;后者表现淡漠、无所谓。 前者主要见于强迫症;后者见于分裂症。(5)超价观念与妄想: 前者观念片面而偏激,后者观念病理而固执; 前者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后者观念毫无事实根据; 前者观念形成有一定性格基础,后者观念不一定与性格有关; 前者观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后者观念可不具有情感色彩; 前者观念无逻辑性错误,后者观念可有逻辑性错误。(6)情感迟钝与情感淡漠:前者表现为情感反应的量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
6、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患者对母亲变得疏远和冷淡,对母亲关心体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后者表现为几乎没有情感反应。(7)疑病(超价)观念与疑病妄想疑病观念是超价观念,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患者坚信不疑的错误观念。 疑病妄想是内容荒谬的,患者坚信不疑的思维。二者在表现上都是患者坚信不疑,但区别就在于:前者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或解释。后者是没有现实基础,是荒谬的,无法解释或理解。前者见于神经症,后者见于精神分裂症。 (8)内脏性幻觉与疑病妄想 疑病妄想常常是继发于内脏性幻觉的,就是说先有内脏性幻觉我的肝腐烂了,再有疑病我的肝有病,并对此坚信不疑。内脏
7、性幻觉是知觉,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疑病妄想是思维,是对主观体验作出的主观判断。4、症状对应的疾病比如2008年5月考试第50题:感觉减退多见于( A )。(A)抑郁状态 (B)感染后虚弱状态 (c)睡眠障碍 (D)精神运动性抵制 这种症状对应疾病的试题实属难题。重点掌握以下容易疏忽的对应关系:感觉过敏多见于神经症和更年期;感觉减退可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内感性不适多见于神经症。 一般的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但是心因性幻觉见于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 非真实感多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注意减弱多见于神经衰弱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意狭
8、窄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记忆增强多见于躁狂状态和偏执状态。 意志增强多见于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和躁狂状态。意志减退多见于抑郁症。 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和痴呆。5、补充内容里的考点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焦虑推动人格的发展。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神经症,它将焦虑分为道德性焦虑
9、、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下列表达中符合H.Selye(1956)对“应激”的理解的是:是机体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特殊的综合征、是生物系统里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关于“应激”一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面刺激、是机体的一种状态、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A.Lewis(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焦虑情绪指向未来、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身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伴有身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态心理学 重点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