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核算--CPAFU.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货的核算--CPAFU.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7页 共67页存货的核算第一节存货概述一、存货的概念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的定义为: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实际上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主要是指产成品或商品,仍然处在生产过程的是指在成品。简单地说就是书上说的是为销售或生产产品所耗用而储备的一切物资,它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不论是可直接出售,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而不是自用或消耗,这一特征使存货明显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占流动资
2、金的比例大、流动性强、容易损耗是它的特点。因此企业要建立和健全存货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类存货的购销、检验、收发、领退、保管和清查制度,既要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又要尽可能合理地储备材料物资,积极推销产品,尽量压缩待售产品的库存,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存货的分类(一)、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存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材料:书中是原材料,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已改为材料,它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书中是包装材料小企业会计制度已把包装物并入材料核算)等。2、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国家规定的限
3、额以下或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下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各种用具物品,这个定义是相对固定资产来说的。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3、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4、库存商品。是指企业的各种商品。它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产成品)是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4、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5、委托代销商品: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6、委托加工物资:指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二)、按存放地点不同,存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库存存货。是指企业已经验收完毕,存入本企业仓库的各种材料和商品,以及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2、在途存货。是指货款已经支付,尚未验收入库或正在运输途中的各种材料和商品。3、委托加工存货。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代为加工的各种材料和半成品。三、存货的归属存货所包括的范围,通常是以企业是否拥有具有法定所有权为标准,凡是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界所有的一切物资不问其存放地点均应作
5、为本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法定所有权已经转移,不管物资是否已经发出,既使存放于企业也不能作为本企业的存货。例如:工业企业的产成品,不但应该包括企业用自有材料加工完成的产品,还应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制造完成的代制品,以及为客户修理完成的代修品;不但应该包括企业仓库中所存放的产成品,还应包括存放在企业门市部准备销售的产成品,寄放在其他企业委托代销的产成品,寄存在企业以外仓库的产成品,发出展览的产成品,以及已经发出但尚未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凭证的产成品。反之,已经售出但客户尚未提货还在本企业的仓库存放的产成品,因所有权已非本企业所有,则不应包括在企业存货之内。又如,企业已经付款,但在运输途中尚未到达企业
6、(包括到达企业后尚未验收入库)的存货,应该包括在企业的存货内。但是,如果企业按照购货合同预付部分货款或预付购货定金,则不包括在企业的存货内。需要注意的是,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其价值分次进行转移,并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界的存货进行核算。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物资不属于存货,受托代销商品不是受托企业存货、在途物资是企业存货、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是销货企业存货。当然,确定一项物品是否可视为本企业的存货仅以所有权归属而定还是不够的,有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同采用其他的标准。对于企业外购商品来说,是否可确定为
7、企业的存货,还应视企业取得该项商品的目的。例如一般企业购置房屋并把它用作办公用房或营业用房时,应将其归入固定资产,而房地产公司所拥有的准备对外出售的房屋则是存货,建筑公司的在建工程也应作为建筑公司的存货。对于在途物资来说,所有权归属问题可根据买卖双方的合同而定,通常有起运点离岸价格和目的地抵岸价格两种交易形式,如果双方按起运点离岸价格成交,那么从运离销货企业之时起,在途货物就是购货企业的存货;如果按目的地抵岸价格成交,那么在运达目的地之前,在途存货仍是销货企业的存货。存货作为企业的资产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
8、量。四、存货核算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存货的概念及其包括的范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对存货进行核算呢?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储备适量的存货,对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节约资金使用和加速资金周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进行存货的核算?我们先了解一下存货在企业中的示意图首先:存货进入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入账价值) 存货加工:原材料发出 成本核算、产成品结转 存货出售:存货发出期未存货:存货盘存、清查、期未计价从上可以知道存货的核算,主要是对生产经营中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进行反映和监督。具体地说就是确定存货收入、发出、结存的数量和价值。一方面,要确定存货的数量,另一方面,
9、对存货除进行实物计量外,还要对存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价来确定存货的价值。进行数量金额明细核算。 五、存货的盘存制度企业必须对存货的品种、数量和金额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企业进行存货计价与核算的基础。确定存货数量通常可采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就是通过定期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数量,并据以确定存货的实物数量,进而确定库存存货成本和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实地盘存制的企业一般平时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存货的减少数,本期存货减少数是采用倒推得到的。计算公式:本期存货减少数=期初存货数量+本期存货增加数-期未存货数量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用经常性的明细记录对存货
10、的收入、发出情况进行每笔或每日的登记,以便随时从账面反映存货结存数量的方法。洒用永续盘存制,要求对存货按类别不同设置明细分类账,为每一品种、规格的存货分别设立明细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如工业企业通常应设立原材料、燃料等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应采用数量金额式,在账面上将收入、发出存货的数量和金额都予以记录。永续盘存制并不排除实物盘点。为了核对账实相符和物资盈亏情况,仍有必要对各种存货进行定期实物盘点,至少每年要盘点一次,会计制度也是这样规定的。上面我们了解了存货的概念、范围、进行存货核算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存货的确认,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存货具体项目的核算。第二节:材料的核算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
11、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一般品种众多,收发频繁,构成产品的实体,各种材料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只要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就要全部消耗掉或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二是其价值也要一次性地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核算的主要内容:1、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计价。2、正确地填制各项原始凭证。3、健全账簿记录。4、合理地组织材料采购、收发业务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5、按时清查库存的材料物资,做到账实相符。材料的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进行,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进行。一、材料的分类和计价(一)、材料的分类工业
12、企业的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对材料按用途分为以下六大类:1、原材及主要材料:指经过加工后能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材料。原料是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劳动对象。如纺纱用的原棉、炼铁用的矿石。材料是指已被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如印刷厂的纸张、织布厂棉纱。外购半成品也应列入本类。外购半成品:指从外部购入需要本企业进一步加工或装配的已完工的半成品。它也是用来继续加工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劳动对象,所以属于原材料,如汽车制造厂的轮胎、电风扇厂的外壳座子。2、辅助材料:指直接用于生产的有助产品形成或便于生产进行的各各材料,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如印染厂的染料、塑料制品厂的增塑剂、印刷厂的油
13、墨,这类辅助材料与主要材料相结合。机器设备上用的润滑油、防锈漆,这类辅助材料为劳动工具所消耗、操作场地用的清洁用具、生产场所照明的灯泡,这类辅助材料为正常劳动创造条件。包装材料也列入本类,包装材料:指各种包装用的材料,是直接用在产品上,要注意跟下面学的包装物的区别,如纸、绳、塑料带、商标纸。注意小规模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区别。3、修理用备件:指为修理本企业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所专用的备品备件。注意:修理用一般零件(如螺丝、螺冒)可并入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单独列类,主要是为了保证机器设备的修理工作能正常进行。4、燃料:指生产过程中用来燃烧发热,或为保持生产场所的温度面燃烧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体、
14、气体。按其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用的燃料,如翻砂车间用的煤;动力用的燃料,如蒸气车间用煤;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用的燃料,如取暖用煤。在制造业的会计核算中,将上述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四类统称原材料。5、包装物:指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随同产品一同出售的,或者在销售过程中借给、租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各种包装物品,如箱、桶、瓶和袋等。这些物品所以要列为一类,是因为它们对于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些包装物品又与其他材料不同,它们在一次销售过程中并不完全消耗掉,可以周转使用。小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应单独设置备查簿和有
15、关的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额,不包括在本科目核算范围内。另外: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料,设备报废时所产生的废料,如果回收后能再利用的,则分别按上述用途分类列入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或燃料。如果本企业已无利用价值,准备出售的,则可列为辅助材料,为数较多的也可单设“废料”类。除按上述用途分为六大类外,还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每大类中按其用途、物理属性、技术特征等,进行再分类。(二)、材料的计价材料核算除了按实物度量反映其增减变动之外,还要用货币度量来综合反映材料资金的增减变化,从而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中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材料计价的方法有: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两种,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日常核
16、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由企业自己选择,1、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适用于材料品种较少,材料物资实际采购成本不稳定的情况。由于企业材料取得有各种不同的渠道,外购、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盘盈;其计价内容也不完全相同:A、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1)、买价。指进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说明:一是商业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供货人在其货物价目表基础上给予的价格折扣。这类折扣已反映在发货票的价格上;另一类是现金折扣,是指本企业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付款而得到的货款优惠。它按会计制度
17、要求要计入财务费用。(2)、外地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其中,运输费中的运费等项目可按实际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现行规定为7%。(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有些物资,在运输途中会发生一定的短缺,除合理的途耗应当计入物资的采购成本外,能确定由过失人负责的,应向责任单位或过失人索取赔偿,不计入进货成本。至于因自然灾害而发生的意外损失,减去保险赔偿款和可以收回的残值作价后的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不得计入进货成本。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也不得计入进货成本。如何计算材料采购成本负担的合理损耗,如:某钢厂向辽宁采购铁矿2000吨,核定的途
18、耗为5%,实际买价为每吨100元,外地运费共计1600元,到厂实际验收为1920吨,损耗为80吨,没有超过定额,其损耗的80吨成本应摊入1920吨内。(2000*100+1600)/1920=105(元/吨)如果损耗为120吨,合理损耗100吨应摊入成本,另20吨应计入管理费用(2000*100+1600)/1900=106.11(元/吨)管理费用:2000*100+1600-1880*106.11=2113.20元外地运杂费如果有两种以上材料并运,其运费可用重量比例分摊如:甲料2000千克,乙料3000千克,合运到厂,运费共计200元.分配如下每千克应负担运费用=200/(2000+3000
19、)=0.04元(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指购入的物资需要经过挑选整理才能使用,因而在挑选整理过程中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以及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扣除可回收的下脚废料等)的价值。(5)、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如进口物资按规定支付的进口关税;一些按税法规定不能将增值税进项税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形;以及一些按税法规定适用简易征收的情形,在这些情形下,购进材料物资时在材料价款以外,另行支付的增值税款也要计入材料物资成本。以上是计入成本的一般原则,有二种特殊情况:一是市内运杂费,如果是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应将这项运输费作为运杂费的一部份,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如果是市内零星运杂费可以将其
20、列入管理费用。二是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和材料采购业务机构的经费,如果专设了材料采购机构,可以认为这个机构的费用专为材料采购而发生包括采购人员旅差费,从理论上说可以计入材料成本。但在具体核算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怎样分摊计入各种材料成本的问题以及何时分摊计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增加更多的核算工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仍列入管理费用。B、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制造过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资、动力和其他有关费用。C、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发外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支付给外单位的加工费和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D、投资者投入的材料,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21、作为实际成本。E、接受捐赠的材料,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同类或类似材料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材料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同类或类似材料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所接受的材料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F、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材料,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材料的,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当然如涉
22、及补价,按有关规定确定,此处不讲,这是大家要注意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区别;账面价值是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余额)。G、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材料,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当然如涉及补价,按有关规定确定,此处不讲,这里大家注意什么是非货币性交易:指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比例低于25%的交易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易。H、盘盈的材料,按照同类或类似的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2、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的计划成本是指对材料的日常收、发和结存数量都按固定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材料的计划成本也称计划价格
23、,适用于材料品种繁多,材料物资实际采购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一般在上年度末为本年度进行制(修)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执行,无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作变动。制定出的材料计划成本(计划价格),列入“材料目录”。二、材料的凭证和明细分类核算(一)、材料进行收入、发出、结存核算时,必须首先填制原始凭证,材料核算的凭证主要有:1、收料凭证A:收料单:外购材料入库验收凭证,一式三联:一联仓库、一联采购员、一联财会。见P52。什么叫验收入库:对购入的材料物资的质量、规格进行核验并清点购入材料物资的数量后,办理手续将该批材料物资的保管责任由供应部门的业务人员移交材料物资的保管人员,此项制度称为验收入库。验收入库数量与实
24、际采购的数量由于毁损等原因可以不一至。验收入库单连同从供货方和运输方取得的发票、运费收据等,共同组成完整的进货凭证。B:材料交库单:废料回收和自制加工完成入库的材料。一式三联:一联由交库单位留底、一联仓库据以记账、一联交财务进行账务处理。C:退料单:可以用红字“领料单”代替,联数及传递同上,主要用于车间已领未用,为了不移动实物,一方面填制本月份的退料单,冲减本月领用而记入产品的材料费用;另一方面按同样数额填制下月份的领料单,记入下月产品成本。一般不在材料明细账上登记。2、发料凭证:主要有A、领料单:是一种一次使用的领料凭证。为了明确责任应由仓库及领用双方签章,也是一式三联,一联领用部门、一联仓
25、库、一联财会。P53B、限额领料单:是一种一次开设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料凭证。P53C、领料累计表:也是一种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料凭证,与限额领料单的差别是没有限额数。(二)、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应包括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两部分,一般企业这两部分都由仓库记账员负责,财会部门除进行总分类核算外,另按大类(材料类别或材料名称)设立二级明细账分类核算库存材料的金额加以控制和监督,并进行核对。这种账簿设置比较合理,完整地记录了库存材料的数量变化,又以金额作为统一标准,控制了库存材料数量的变化,一个企业至少应有一套有数量和金额的材料明细账。这套明细账可以由财务会计部门登记,也可以由材料仓库的
26、管理人员登记(上面说的一般情况这是)。如果由材料仓库的管理人员登记,财务会计部门对仓库登记的材料明细账,必须定期核对,以保证记录正确无误。同时我们要注意材料明细账的登记必须是序时反映。P55是二级明细账只反映金额没有反映数量(它是按材料类别设置的)。P56页3-6是三栏式数量金额明细账。发出材料的计价:在材料按实际成本法入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材料是分次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的,同一项目的材料的单价或单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发出材料的价值,就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常见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有的把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通称为加权平均法而实际上加权平均法就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27、)、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商业企业还有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对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材料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下面我们把各种方法说明如下: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次序对发出的材料和期未结存材料计价的一种方法。即在每次发出材料时都是假定发出的是库存最久的材料,期未材料则是最近入库的材料。至于实际的材料在发出时是否以先购进的货物先发出,并不予考虑。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在购入材料时,应在材料明细分类账中及时登记其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材料时,按材料中先购入的那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价,
28、确定发出材料成本。例:假定B公司材料的收、发、存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B公司期未材料400单位的价值,可计算确定如下:第二批购货:200单位按每单位2。30元计算,其成本为460元。第三批购货:200单位按每单位2。50元计算,其成本为500元。期未结存材料总成本 =460+500=960元使用先进先出法时,材料收、发、结存的成本如下表: 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均衡核算工作。2、平常可随时核算领发材料的实际成本。缺点:计价工作繁重,容易发生差错。特别 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会造成材料发出成本偏低、净利润偏高,使材料成本与市价不符。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恰恰相反,它是指材
29、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对于发出的材料按材料中最后那批进货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的数量超过材料中最后一批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前一批进货的单位成本计算。这一计价方法的假设,是建立在假定“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的基础上,并依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的材料和结存的材料以最后一次进货的价格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在收入材料时应在材料明细分类账中登记收入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与先进先出法一样),在发出材料时应按材料中最后收入的那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价,确定发出材料成本。采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是新的期末结存材料价值,反映早期进货的成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比较接近
30、材料的现值成本,在物价变动较大时,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当期利润表上所体现的利润比较接近真实。其缺点是:后进材料先发出的假设,一般来说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在物价波动情况下,期末结存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市价会有较大的差异,以致使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材料项目反映不真实。 期末材料400单位的价值,计算如下:期初材料:100单位,按每单位2.00元计算,其成本为200元;第二批购货:100单位,按每单位2.30元计算,其成本为230元第三批购货:200单位,按每单位2.50元计算,其成本为500元期末结存材料总成本=200+230+500=930元3、加权平均法:是在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
31、,以本期各批收货数量和期初数量为权数计算材料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就是以本期收货数量和期初数量之和,去除本期收货成本和期初成本总和,来确定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计算出本期材料及期未材料的成本。计算公式是: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各批材料的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各批材料数量)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未材料的成本=期末结存材料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上例的数据为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材料成本如下:平均单位成本=2。00*300+(2。00*200+2。30*300+2。50*200)/300+(200+30
32、0+200)=2。2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600*2。23=1338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400*2。23=892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明: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经常是一个近似数,因此,用这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出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与月末库存材料实际成本之和与月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加上本月购入库存实际成本之和有一些误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误差的积累,我们应该按照这个近似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先计算确定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然后用下列公式确定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优缺点:工作量较少,但过分集中,影响核
33、算进度,平时不能看出材料的发出金额和结存金额。4、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材料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是:材料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本次收货之前结存材料总成本+本次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次收货之前材料数量+本次收入材料的数量)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次发出材料的数量*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期末材料的成本=期末结存的材料数量*移动平均单位成本以上例数据为例,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期末材料成本 及每次收货后的新的平均单位成本。新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如下:第一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600+440)/(300+200)=2。08第二批购货后的平均
34、单位成本=(208+690)/(100+300)2。25第三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448+500)/(200+200)=2。37列表如下:优缺点:工作量分散,随时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但是每收进一批材料就要重新计算一次单价核算总的工作量繁重。5、个别计价法:又称具体辩认法。是指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材料或每一批特定材料的个别成本或每批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计价法,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项目必須是可以辨别认定的;二是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据以了解每一个别材料或每批材料项目拓具体情况。在制造业,个别计价法主要适用于为某一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货物。这种方法不能用
35、于可互换使用的货物,如果用于可互换使用的货物,则可能导致企业任意选用较高或较低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来调整当期的利润。不同计价方法的比较。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都是企业对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它们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分别适用于企业不同类别的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假定企业发出的是最早入库的材料,逐笔记录各批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把计价工作分散在平时进行,企业可以随时掌握各种材料的收、发、结存的动态变化。因此,发出材料和期未材料是按最近期的材料成本计价的,使材料成本与物价变动趋势相接近。它的缺点是在企业材料收发业务频繁,在收入材料材料的单位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
36、对每批发出材料的成本计算比较繁琐,核算工作较重。而且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会造成材料发出成本偏低、净利偏高,从而使销货成本与市价不符。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的假设恰好相反,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材料计价,期未材料成本是最早进货的成本,销货成本则比较接近于现实成本水平,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物价不断上涨时期,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反映的净利比较真实,这是目前一些西方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主要依据。但是,后进先出法的假设,即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不符合材料收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后发出的材料与市价差距较大,资产负债表上的材料金额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平均单位成本
37、比较合理,计算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在永续盘存制下,每次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的成本都要等到期未才能计算出来,因为在最后一笔购货业务入账之前无法进行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而且所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与现行市价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差距。物价上涨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会低于现行市价,物价下跌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又会高于现行市价,从而导致期未材料账面价值与现行市价不一致。采用移动平均法,材料的计价工作可以分散在月份内进行,平时能够从明细分类账中了解到材料收、发、结存的情况,因此特别适用于永续盘存制下的材料计价。其缺点是期未材料成本与现行市价还会存在一定差距(小于加权平均法),而且日常计算手续繁琐,在材
38、料品种、批次较多的情况下尤其繁重。但是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快捷准确,使其优点得以充分发挥。采用个别计价法对材料成本的计价比较精确,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但是如果企业的材料品种或数量较多,则个别计价工作量太大,并且往往容易导致有关人员任意选用较低或较高的单位计价,低报或高报利润。因此,从会计实务上来讲,个别计价并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材料计价方法,公适用于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或体积比较庞大材料的收发业务,例如飞机、轮船等。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常见于商品流通企业,这里就不再介绍了,简单介绍一下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因为书上第五节存货的清查讲到了这种期未计价方法。6、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39、法:是材料期未计价方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按前面所介绍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材料计价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后的价值。在预计可变现净值时,还应当考虑持有存货的其他因素,例如,有合同约定的材料,通常按合同价作为计算基础,如果企业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存货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主要是使存
40、货符合资产的定义。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定义,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抵销,列入当期损益。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值时,如果仍然以其历史成本计价,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因此,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谨慎原则在存货会计上的具体运用,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不同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但材料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明细分类核算按计划成本进行的材料核算,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余都按照企业事先对每项
41、材料制定的计划单价进行计价。在实际工作中,材料的计划成本也称计划价格,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由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两部分构成。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反映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采用计划成本法的情况下,企业对于材料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要单独设账核算,月未计算出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再将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如何调整为实际成本将在下面学习到。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计价时,材料可以按照固定的计划单位成本随时计价,省去了由于每批材料收入成本不同需要按批重新计算材料发出成本的繁重工作,简化和加速了材料日常的收、发和结存的核算。将材料收、发
42、的实际成本划分为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两部分,也便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分清经济责任。本质上说,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日常核算的简化方法,并没有改变成本按实际成本的基本原则。熟悉一下计划成本核算的材料明细分类账,见P61页,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平时只要登记材料的收入、发出数量,乘以计划单价就可得出本期收入和发出的计划成本,期末结余数乘以计划单价,就是结余材料的计划成本。三、材料收入、发出的总分类核算(一)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1、特点:材料的收发原始凭证、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均用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核算。2、科目设置:A、材料: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这里的实际
43、成本是指实际采购成本。该账户的借方记录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录发出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余额应在借方,表示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了分别核算各种原材料的收、发、存情况,在原材料科目下还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A原料及主要材料;B辅助材料;C燃料;D包装物E废料。同时按品种、规格分设三级明细。B、材料采购: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已经付款或已承诺付款但所购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业务。以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记账,该账户的借方记录已经付款或已承诺付款的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录已经验收入库的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应在借方,表示已经付款或已承诺付款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
44、的实际成本。在途材料账户可以按供货单位分别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总分类核算:(1)、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已支付购料款项,所购材料已验收入库。也这是说已钱货两清。借记材料采购、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同时,借记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如果不通过材料采购则直接借记材料、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例1:向本市长城工厂购进A材料一批,材料款234000元,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该批材料已运回并验收入库。材料价款=234000/(1+17%)=200000元增值税款=200000*17%=34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45、:借:材料A材料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例2、向本市环球工厂购进B材料一批,材料款351000元,已用转账支票将款项付讫,在运回本企业途中,用转账支票支付了市内运费2000元。材料已运达企业并已验收入库。材料价款=351000/(1+17%)=300000元增值税款=300000*17%=51000元在支付的运费中,按税收规定,其中,7%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这部分税款是2000*7%=140元这是较大的一笔市内运费,应将其计入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会计分录如下:借:材料B材料 301860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5114
46、0贷:银行存款 353000(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已支付购料款项,但所购材料尚未运到企业。即款已付货未到。即购入材料的结算凭证已收到,但材料尚在途中。企业应先办理货款结算手续,承付或支付货款。第一、在业务发生后,将已支付的采购物资买价和运杂费等,根据发票账单、结算凭证等借记物资采购、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再根据收料单借记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第二、如果不通过材料采购,而先作为暂付货款,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材料收到后再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在月未如果材料仍未到达,可根据已支付的货款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并在下月初以红字
47、编制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例3、本企业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以及发票、代垫运费单据等,内容是本企业向外埠的长江工厂购进的A材料一批,材料款234000元,供货单位代垫的运杂费用2500元(其中运费2000元)。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收到后,供应部门核对购货合同,合同上载明是“验单承付”方式,承付期3天。承付期到,企业未提出拒绝付款的请求,于是款项被银行划拨支付供货人。但此时所购材料尚未到达。会计分录如下:借:在途物资-XX地区长江工厂 236500 贷:银行存款 236500数日后,这批材料到达,由企业运输部门将材料运达企业并如数验收入库。这时,需要计算分离材料价款与增值税款材料价款=234000/(1+17%)=200000元增值税款=200000*17%=34000元运费中的增值税款=2000*7%=140元于是,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200000+2360=202360元增值税款=34000+140=34140元编会计分录如下:借:材料A材料 20236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140 贷:在途物资XX地区长江工厂 236500(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赊购方式购买材料物资,材料物资已收到并办理验收入库,发票账单已收到。即货到未付款。借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