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消防条例.docx





《陕西省消防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消防条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 共13页陕西省消防条例(2002年8月7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3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 2009年7月24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十一届第二十号陕西省消防条例已于2009年7月24日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年7月24日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消防职责 第三章
2、 火灾预防 第四章 消防组织 第五章 灭火救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活动和应急救援工作。第三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县级以上人民政
3、府应当将消防事业经费单列,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消防工作的需要。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条 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控告和制止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第七条 每年11月为消防安全宣传月,11月9日为消防日。第八条 各级人
4、民政府对在火灾预防和扑救、消防宣传培训教育、消防科技研究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参加扑救火灾、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在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牺牲的人员,分别给予生活保障或者医疗、抚恤待遇;符合烈士条件的,按照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消防职责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消防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领域的消防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消防法律、法规,编制消防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队站建设、器材装备配备、消防训
5、练基地建设; (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消防安全责任纳入考核的内容; (四)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重大火灾扑救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的消防工作,组织、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驻地单位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组织指导消防安全
6、培训; (三)指导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工作,组织消防业务训练; (四)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火灾隐患整改,及时报告、通报重大火灾隐患情况; (五)依法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负责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六)对投入使用的消防产品、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实施监督管理; (七)推广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消防设备; (八)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执业人员资格及技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九)承担火灾扑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调查火灾事故原因,统计火灾事故损失;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二条
7、 公安派出所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二)监督检查辖区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 (三)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其他消防管理职责。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一)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二)财政部门应当保障本级消防事业经费投入,按预算及时划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业务经费; (三)规划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编拟消防规划; (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
8、,统筹实施; (五)产品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产品质量和生产、销售单位实施监督; (六)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做好消防知识的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 (七)文物部门指导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使用、管理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八)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组织做好公益性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九)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监督供水、供电、电信等企业保障公共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
9、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全面负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配置消防设施、装备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维修; (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和报告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经费; (七)确定专(兼
10、)职消防安全员,成立相应的消防组织; (八)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等单位的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对婴幼儿、学生、老人、残疾人和病人采取优先保护措施。第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制定防火安全公约; (二)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和家庭防火知识宣传教育,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配合消防执法工作,及时报告火灾隐患情况; (四)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或者专职消防队,开展火灾自防自救;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六条 同
11、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由管理人、使用人共同约定消防安全责任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同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房屋所有权人出租的建筑物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房屋所有权人应当与使用人约定消防安全责任;使用人对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结构和建筑消防设施。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委托管理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进行维护管理,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对其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第十七条 公民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义务:
12、 (一)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二)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 (三)爱护公共消防设施; (四)不乱堆、乱放可燃物,不堵塞公共通道; (五)装修住宅符合防火要求; (六)学习消防常识,掌握相应的防火、报警、灭火和逃生救生方法; (七)对未成年人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第三章 火灾预防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保证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并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城乡原有的公共消防设施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补建、增建或者进行技术改造,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居民住宅区
13、、开发区、工矿区、旅游度假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其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并预留消防队站建设用地。自行投资建设给水管网的,应当同时建设公共消火栓。城乡规划确定的消防队站建设用地和消防通道,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村住宅区,应当设置必要的防火分区及消防设施。第十九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二)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四)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14、五)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六)其他依法应当申报的材料。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该场所方可投入使用或者开业。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责,工程监理单位对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建设单位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
15、量。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产品来源证明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型式认可证书或者强制检验报告等资料。第二十一条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投入使用的自动消防设施,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机构对检测报告负责。建设单位应当将检测报告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第二十二条 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文件报送负责审核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
16、工单位不得施工。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具体分工由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第二十三条 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之外的其他建设工程,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单位应当自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进行抽查,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停工整改。第二十四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依照下列规定进行消
17、防验收、备案: (一)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负责审核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二)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须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需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变更用途的,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许可或者备案。第二十六条 从事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维修、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经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对接受委托提供的消防技术服务质量负责。消防技
18、术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第二十七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消防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三)具有相应的检测、监测设施、设备和场地; (四)具有相应数量取得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十八条 申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应当向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二)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消防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明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人员名录、劳动合同; (四)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清单和产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消防 条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