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目标.docx
《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目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5页 共19页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附录一 控制沉降为设计目标的减少沉降桩基础之研究*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98上海科技论坛活动之一: 桩基设计新思路“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的复合桩基设计学术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杨敏(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提要 减少沉降桩基础是现代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建立在桩土相互作用理论基础上以控制沉降变形为设计原则的一种新型基础形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发展和设计方法,提出了设计建议,
2、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 减少沉降桩 桩土相互作用 沉降一. 引言减少沉降桩基础是指按控制地基沉降的原则设计的桩基础,也即在设计时由基础的沉降控制值来确定桩数和桩长。减少沉降桩基础目前在工程界也往往被称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的复合桩基或疏桩基础,在国外称为Creep pile foundation,有时也称为Friction pile foundation,Piled raft foundation,等等。减少沉降桩基础是现代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众所周知,在实际工程中设计采用桩基础的原因不外乎有二个:或是因为地基承载力不够,需要采用桩将上部结构荷载传
3、到深层土或支撑于坚硬持力层,或是因为地基土将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形,需要采用桩来减少沉降。因此,合理和恰当的桩基础设计应根据采用桩基的目的不同而分三种不同的情况处理:1) 所有荷载由桩承担;2) 桩和筏板基础分担上部结构荷载,桩既要承担荷载同时也起到减少沉降变形的作用;3) 桩用于减少或控制沉降,基础的承载力主要由基础板承担。然而,目前的桩基础设计理论都是建立在满足承载力的基础上的,也即在桩基础设计时均按上述第一种情况处理,完全由上部结构荷载来确定桩数和桩长。显然,对于由于沉降过大而设计采用桩基础的情况来说,采用这种传统的桩基础设计方法是过于保守的,造成了过高的基础工程费用,并且在设计概念上也不
4、甚明确。减少沉降桩基础就是以沉降控制为基础并在设计方法上也有别于上述常规桩基础的一项新型技术和基础型式,可用于天然地基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却过大的情况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即在桩基础设计时按上述的第三种情况处理。二. 减少沉降桩基础的研究及发展1977年英国Burland教授等学者根据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指出,对于天然地基的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却过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少量的桩用于减少基础沉降变形。1979年Hooper教授根据有限元的模拟分析,指出为了建立竖向刚度较大的桩土混合地基而需要的桩数并不多,桩数的进一步增加对减少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的作用非常小。七、八十年代英国建筑研究所(
5、BRE)对桩筏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现场实测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1986年R.W. Cooke总结了他对伦敦硬土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研究的几十年成果,认为按照目前强度控制的桩基常规设计方法设计的桩基础的实际的安全系数要远大于设计中所取的2或3,并且指出,“在桩基础纯粹用来减少基础沉降的地方,均质土中模型桩的试验表明,在桩间距为4倍桩径时再加入更多的桩并不能显着地减少沉降。试验结果和简单的分析方法均表明,6倍桩径或8倍桩径的桩间距几乎与小桩径时一样有效”。进入八十年代后各国学者加强了对桩土相互作用课题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探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上述采用少量的桩以减少基础沉降的理论
6、观点至今已被发展成减少沉降桩技术。八十年代初在瑞典进行了大量有关减少沉降桩基础的理论和现场试验的系统研究,并由J&W设计顾问所提出了Creep Pile(屈服桩、或称蠕变形桩)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在瑞典得到了应用。其设计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桩的承载能力,使桩的安全系数等于1。提出的设计方法为:brubSi (i=1m)式中,b 为建筑物总重量,b 为建筑物基底面积,m 为桩数,i 为第i桩的屈服荷载,按土长期抗剪强度计算的桩破坏荷载计算(设计时取折减系数0.8),ru 为在不产生大沉降的情况下允许施加的最大基底荷载值。1980年澳大利亚著名学者H.G. Poulos教授根据筏-桩-土相
7、互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仅用于减少沉降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公式:rg=RGPAr1+0.946(Pw-PA)(1-n2)/BE式中,rg 为基础沉降,r1为单桩在单位荷载下的沉降,PA是各桩的极限承载力之和,RG 是群桩沉降与承担相同总荷载的单桩沉降之比,Pw是工作荷载。在上式中,当PA Pw时,PA换成Pw,Pw换成PA,由于减少沉降桩基础所具有的巨大经济效益,减少沉降桩在我国比在国外得到了更大的重视,进行了更多的工程实践。早在1979年我国著名岩土工程前辈童翊湘先生基于群桩基础工作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分不同情况按沉降设计桩基的初步想法,例如,“当容许建筑物产生较多下沉,仅由天然地基不足而采用桩基时,可
8、令土与桩共同承担外荷载,土的许可压力可用2-3T/ m2,余下的荷载由桩承受,每支桩可发挥其极限承载力Pu,同时应验算整个桩基的整体强度;在估算桩基下沉量时,要考虑土与桩两者共同传来的应力”。八十年代中后期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黄绍铭等人在所提出的以Geddes应力解为基础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减少沉降量桩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开始进行了工程实践尝试。1991年在“减少沉降量桩基的设计与初步实践”(第六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文中将其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减少沉降量桩基实质上是以变形控制为原则、考虑桩与承台共同作用、介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与桩基之间的一种基础形式,基础的极限荷
9、载Pu和基础沉降Sg分别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u=n(lPsu+Ppu)+RdFSg=Sszg,iDHi/Es,i (i=1,m)式中,l为修正系数,在软土中可近似取1.0;Psu、Ppu分别为单桩桩侧极限阻力和桩端极限阻力;Rd、F分别为承台底埋深处地基土极限承载力和承台底面积;m为从桩端算起的压缩层深度范围内土体分层数;szg,i为第层土的竖向应力平均值,由桩基中的群桩所承担的荷载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和承台所承担的荷载在土中产生的应力所累加;DHi和Es,i 为第层土的厚度及其相应的压缩模量。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同济大学展开了桩土相互作用课题的研究。1988年杨敏等在“上海地区桩箱基础的沉降与整体倾
10、斜分析”(工程勘察,1988年第4期)一文中讨论了在目前的桩基础设计中减少桩数节约工程造价的问题,指出“对于由沉降控制而确定用桩数量的桩箱基础来说,如果建筑物对沉降并不特别敏感,则在地基强度能够满足的情况下,减少用桩数量,基础的沉降虽有增加,也不会引起建筑物发生使用上的困难”,并于1989年开始在上海的多层和小高层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应用减少沉降桩的概念进行了实际工程的应用实践,为交流和推动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发展,1996年9月又在同济大学召开了我国首次“软土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学术讨论会”,较明确提出了在岩土工程中按变形控制设计桩基础和基坑支护结构的问题。1992年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宰金
11、珉教授提出了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并将“复合桩基”定义为系按大桩距(5-6桩径及其以上)布置的低承台摩擦群桩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与承台底土体共同承载的桩基础。在总体安全度K2和总沉降小于容许沉降的双重控制下,单桩近似取用极限承载力,对于给定的基底面积A和总荷载Q,当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的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满足率y=fA/Q0.5时,桩数确定如下:(z)(x)式中,z为基底土承载力利用系数,一般取小于0.5; x为桩承载力利用系数,一般取小于0.8-0.9。此外,九十年代初浙江温州市建筑设计院管自立工程师基于充分利用温州地区浅埋硬土层良好承载力的考虑,提出了疏桩基础的设计思想,提出对由传统桩基
12、设计所确定的桩的数量和间距进行精减与疏布。相对于传统的桩基设计法,管自立定义疏桩率h为:h =(n桩-n疏)/ n桩管自立认为,在饱和软土地基中,地基土对桩的容量存在一个“最佳桩容量”,对应于这个“最佳桩容量”时的建筑物沉降为最小,但就目前由于还处于推广疏桩基础的阶段,他建议疏桩率以控制在30%-45%为宜。但应该指出,管自立提出的疏桩与前面所述的减少沉降桩并不完全一样,疏桩的设计目的主要是着眼于利用浅层硬土层的承载力,而后者是指完全按照沉降控制的原则确定桩数,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可以预先确定的“疏桩率”。显然,减少沉降桩基础所具有的控制沉降性态是桩土相互作用体系内各桩及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按
13、沉降控制设计桩基础的理论和方法必须充分考虑桩筏土系统内的相互作用问题,使桩数、桩长和基础板的设计与实际土的性态与分布及基础的沉降和稳定等要素直接联系起来。1997年杨敏根据近似的桩土相互作用弹塑性分析从机理上讨论了桩数变化对基底下地基土中应力场的影响问题,如图12,从中发现,桩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基础板以下的地基土中的应力场,从而将导致不同桩数时有不同的沉降结果,这与我们传统的实体深基础模型中所采用的基本假定是完全不同的。图1 基底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等值线 (N=50)图 2基底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等值线 (N=276)减少沉降桩这项新型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上海和温州等地区已得到较广泛
14、的工程应用,至目前设计建造的多层建筑物已超过数百万平方米,1994年上海市地方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4094)也已将减少沉降桩基础列入其中,取名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并根据至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情况,对使用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范围等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和建议如下:“第12.1.1条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指桩与承台共同承担外荷载、按沉降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低承台摩擦桩基,目前上海地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中的桩,宜采用桩身截面边长250mm、长细比在80左右的预制混凝土小桩。第12.1.2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主要适用于较深厚软弱地基上、以沉降控制为主的八层以下多层建筑物。”减少沉降桩基础的优点主要有
15、:1) 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桩对控制基础沉降的能力;2) 桩可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使桩的承载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3) 减少了用桩数量,与常规桩设计方法相比,一般可减少用桩数量30以上,大大降低了基础的工程造价,并可减少环境影响;4) 与水泥土搅拌桩或粉喷桩等地基处理相比,由于减少沉降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其质量控制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1998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建议将变形控制设计原则纳入新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00版),1998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桩基础专题编制组会议,这意味着变形控制设计将在我国走向较全面的工程应用。三. 减少
16、沉降桩基础的设计综上所述,至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工程界在桩土相互作用理论和按沉降控制设计桩基础方面已有许多研究和成果,而减少沉降桩基础就是建立在桩土相互作用理论基础上以控制沉降变形为设计原则的一种新型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技术,其对桩的处理是按前述三种处理方法的第三种,即“桩用于减少或控制沉降,基础的承载力主要由基础板承担”。为使用上的方便,我们现在可以将在工程中使用的桩基础按设计原则界定为常规桩基础、复合桩基础和减少沉降桩基础:常规桩基础:按满足承载力(强度)要求的原则设计的桩基础,也即在设计时由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荷载来确定桩数和桩长,并且认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荷载完全由桩承担。复合桩基础:考虑桩和承台
17、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原则设计的桩基础,设计时主要由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荷载确定桩长和桩数。减少沉降桩基础:按控制沉降的原则设计的桩基础,设计时主要由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确定桩长和桩数。从前述的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减少沉降桩基础主要是针对于天然地基的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却过大的情况,因此其应用对象也是天然地基的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却过大的情况。在设计减少沉降桩基础时,关键和重要的工作是计算出基础沉降与使用桩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目前在设计中采用的方法是近似和实用型的,可将基础沉降S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桩群分担的荷载所引起的地基沉降S1,而另外一部分为承台分担的荷载所引起的
18、地基沉降S2,即:SS1S2 对于减少沉降桩,单桩承担的荷载比常规设计中桩承担的荷载要大,其值可表示为:P1gPu 式中,Pu为单桩极限承载力;g为单桩承载力发挥程度系数,理论上可取1,实际设计时可取g0.751.0。减少沉降桩S1部分的沉降计算必须考虑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近似采用根据Mindlin解答或Geddes解答建立的桩土相互作用理论方法进行求解,而承台分担的荷载所引起的地基沉降S2可按地基基础规范规定的天然地基浅基础的方法来计算(即由承台底面附加压力所引起的沉降S2的计算方法不考虑桩的存在,而是直接使用一般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方法)。这样做,实质上是考虑了桩达到极限荷载状态时桩侧土的应
19、力应变关系为理想弹塑性,假定在单桩承担的荷载达到P1时,各桩承担的荷载不能再增加,桩不再起进一步承担荷载的作用,余下的荷载只能由基础底板(梁)承担。利用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使用不同的桩数时所对应的基础的沉降量,从而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桩数与沉降关系曲线,由图中曲线可见,在桩数较少时桩数的进一步增加对减少基础沉降的作用非常显着,但在桩数较多时,进一步增加桩数对减少沉降的作用就变得小了,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应从控制沉降的角度来综合选择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桩数,即按沉降控制设计桩基础。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地基强度验算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方法1: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方法:式中,x
20、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载力经验系数,可取2.0 2.2;为单桩极限承载力。该法实际上认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载力等于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加上各桩的单桩容许承载力之和。方法2:如前所述,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出现及目前一般也是多用于天然地基的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却过大的情况,因此设计时可只考虑桩起到减少沉降的作用,桩实际承担的一部分荷载则视为安全储备。基底下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验算可按下式进行:式中,P为作用在基底的总荷载,F为基础面积,f为基底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在减少沉降桩基础中已采用桩来控制地基土的沉降,因此在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时不需要再考虑为控制沉降而对承载力的折减,
21、也就是说,此时的地基土承载力应完全由地基的极限稳定状态确定。方法3 第二种方法考虑桩分担荷载的作用,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地基强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1为单桩所承担的荷载,n为桩数,A为单桩的横截面积,为考虑置入桩体以后对原状土体强度的影响系数。笔者认为,上述第三种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地基强度验算方法可能更能反映减少沉降桩基础的实际情况和机理,但其中的系数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第二种方法可能过于保守,第一种方法验算减少沉降桩复合地基的强度非常简便,实践表明在多层住宅的基础设计中是完全可行的。至于地基土的强度计算,可供选择的计算公式很多,而且不同的计算公式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可采用太沙基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减少 沉降 桩基础 设计 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