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安达市人民政府二一九年九月18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2第一节 市域概况2第二节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3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6第二章 规划目标9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9第二节 规划目标9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10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3第二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19第四章 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划定22第一节 加强耕地保护22第二节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情况23第三节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26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2
2、8第一节 建设用地调控指标28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8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30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32第一节 积极开展土地生态环境建设32第二节 生态屏障建设用地安排33第三节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34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36第八章 土地整治安排41第一节 土地整治目标41第二节 土地整治项目41第三节 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43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44第十章 中心城镇土地利用规划51第一节 中心城镇规划控制范围51第二节 中心城镇用地主要拓展方向51第三节 中心城镇土地利用目标51第四节 中心城镇土地用途分区52第五节 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52第十一章
3、 规划调整完善实施保障措施54第一节 行政保障及相关配套措施54第二节 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55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56第四节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的技术支持56第五节 构建规划实施社会保障平台57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保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评估安达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统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土地利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厅资函【2014】1237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绥
4、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的指导下,对安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调整完善。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安达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为359875公顷。其中,市属包括安达镇、任民镇、万宝山镇、昌德镇、升平镇、羊草镇、老虎岗镇、中本镇、太平庄镇、吉兴岗镇、青肯泡乡、卧里屯乡、火石山乡、先源乡,农垦包括农垦绥化分局。共10个镇4个乡1个农垦绥化分局。规划以2006年为规划基期年,2014年为规划调整完善基准年,2020年为调整完善目标年,调整完善期限为2015-2020年。规划经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法定效
5、力,规划期规划范围内全部土地利用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市域概况一、地理位置黑龙江省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312555,北纬46014701。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市;东部与青冈县、兰西县接壤;南部与肇东县、肇州县毗邻,西北部与大庆市、林甸县相接。安达市地域轮廓近似三角形,东西宽60.7公里,南北长96.1公里,市界周长428公里,土地总面积359875公顷,占绥化市土地总面积的10.3%,耕地14万公顷,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业地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安达市地处全省经济发展活跃的哈大齐工业区,距哈尔滨市120公里,北距齐齐哈尔市160
6、公里,毗邻油城大庆;滨洲铁路、哈大高速公路穿越市区,明沈、哈满、安绥等10余条国家和省级公路网遍及全市,交通便利。二、社会经济概况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全国500个商品粮大市县和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之一。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8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10元,分别增长9.1%和11.3%。2014年全市总人口为47.15万人,比上年增长0.14%,其中非农业人口18.43万人,农业人口28.98万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21505元,农
7、民人均纯收入1181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8平方米。第二节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一、2014年市域土地利用状况安达市2014年土地总面积359875公顷(土地变更数据),其中农用地面积288589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0.19%;建设用地面积20333公顷,占5.65;其他土地面积50953公顷,占14.16%。1、农用地安达市2014年农用地面积28858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19%,其中耕地面积140030公顷,占38.91%;园地139公顷,占0.04%;林地面积15710公顷,占4.37%;牧草地面积113065公顷,占31.42%;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9645公顷,占5
8、.46%。2、建设用地安达市2014年建设用地2033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5%,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5388公顷,占4.28%;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4945公顷,占1.37%。3、其他土地安达市2014年其他土地面积5095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16%,其中水域15866公顷,占4.41%;自然保留地35087公顷,占9.75%。二、2014年市属土地利用现状安达市市属2014年土地总面积354475公顷(土地变更数据),其中农用地面积285943公顷,占市属土地面积的80.67%;建设用地面积20139公顷,占5.68;其他土地面积48393公顷,占13.65%。1
9、、农用地安达市2014年农用地面积285943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80.67%,其中耕地面积138868公顷,占39.18%;园地102公顷,占0.03%;林地面积14884公顷,占4.20%;牧草地面积112577公顷,占31.76%;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9512公顷,占5.50%。2、建设用地安达市2014年建设用地20139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5.68%,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5210公顷,占4.29%;交通水利用地4929公顷,占1.40%。3、其他土地安达市2014年其他土地面积4839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65%,其中水域15764公顷,占4.45%;自然保留地3262
10、9公顷,占9.20%。三、土地利用特点1、牧草地比重大,优质草场多安达市牧草地面积113065公顷,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1.42%,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且牧草地多为羊草草场,优质草场较多。2、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比重较低安达市土地类型以农用地用途为主,2014年安达市农用地面积28858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19%。而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0333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5.65%。3、建设用地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集约利用程度不高2014年安达市城乡建设用地为1538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28%,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5.68%,是建设用地中最主要的用地类型,其中农村居民
11、点用地面积10292公顷,人均居住355.14平方米/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人,城镇用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集约利用程度不高。4、土地后备资源较多,土地整理潜力较大安达市自然保留地面积为350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5%,后备土地资源较多,其中条件较好的土地可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利用重度盐碱地发展工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草地退化严重、“三化”草场面积大安达市牧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受到地势的影响排水不畅,以及超载放牧和毁草开荒等原因,造成草地水土流失、沙化、盐渍化较为严重,退化严重的草场呈现出盐碱化裸露土地,草原面积大量减少,
12、草场土壤大面积盐碱化和退化,草原载畜能力不断下降。2、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安达市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仅为4.37%,远远低于黑龙江省43.6%的水平,土地缺乏天然屏障,不利于调节气候和保持生态平衡,土地生态环境较脆弱。3、农业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安达市近10%的土地为自然保留地,农业后备资源较多;但受地势条件的影响,低洼湿地、盐碱地较多,自然保留地“三化”现象较为严重,后备土地开发难度较大。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黑龙江省“龙江丝路带”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施为安达市的农业发展和工业建设等带来了良机。安达市委、市
13、政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战略决策,以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推动市域经济结构调整重组,振兴老工业基地,做好生态市建设。1、哈大齐工业区为优化用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利条件安达市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五个节点城市之一,以哈大齐产业集聚区为招商引资平台,形成了以乳肉食品、石油化工、生化制药、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为支柱的工业主导产业。安达市以大庆油田腹地的区位优势,建立全省石油化工生产的集聚区,实施同城发展战略为牵动,坚持城市发展东移北扩思想,努力把安达建设成为大庆卫星城。2、绥化市安达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2-2016年)为土地利用提供新思路绥化市安达未利用地开发利用
14、专项规划(2012-2016年)中安达市重点发展以乳制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承接大庆市辐射的精细化工、石油产品加工业,将未利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提高土地利用率。 3、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施,为安达市土地规划管理提供了指导性建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将牢牢守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持走合作经营道路,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
15、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达市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愈显突出,土地利用中深层次的问题也将进一步显现,在占据上述发展机遇的同时,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1、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任务突出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粮食产区之一,有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规划期,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对土地
16、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亟需保持耕地面积稳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高集约用地水平。2、生态环境薄弱,保护环境任务加重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森林覆盖率低,西部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境内旱田面积比重大,农田防护林面积较小,土地生态环境薄弱。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造成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远远落后于建设强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环境质量呈递减态势,如何长期改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今后土地利用提出更高的挑战。3、土地利用粗放,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刻不容缓安达市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状况局限,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加之土地利用布局不尽合理
17、,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低效、粗放利用较为普遍。节约集约用地是本次规划工作的重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更新土地利用观念、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刻不容缓。规划期内,安达市土地利用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本着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精神,保护耕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任务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为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土地利用和保护,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正确处理保护资源和保持发展关系,为全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土地保障条件。第二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为了实现安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
18、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绥化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融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针对安达市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建设和谐、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将安达市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确定为:加强耕地保护,协调区域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土地整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规划目标规划期安达市土地利用目标为: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合理安
19、排各项建设用地,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以及建设用地总需求;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行用地分区管制和土地整治等综合措施,使全市各项用地结构与布局更趋合理,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结合安达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土地利用战略和土地利用目标,结合绥化市安达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2-2016年),全市在规划期内将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的土地利用指标:一、全面推进土地整治,使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到2020年,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在130318公顷以上,其中市属耕地保
20、有量不低于129235公顷;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6310公顷,其中市属为105347公顷。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750公顷以内,其中市属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750公顷。全面推进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高耕地有效利用率,到2020年,全市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补充耕地不低于750公顷,做到各项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二、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规划期内,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将以建设生态安达为重点,以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进一步实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6%。三、各项合理的建设用
21、地得到有效保障针对全省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问题,黑龙江省内相关专家学者提出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开展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有选择性的开展未利用地开发建设,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切实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问题。安达市作为黑龙江省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市,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布置下,由绥化市、安达市人民政府组织安达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绥化市安达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2-2016年),期内规划安达市试点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项目区增加建设用地规模1457公顷,未利用地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应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新增建设
22、用地中。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2643公顷以内,其中上级下达2118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7661公顷,上级下达1620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7498公顷,上级下达6034公顷。全市新增建设用地2310公顷,市属新增建设用地2302公顷,农垦新增8公顷。其中全市新增城乡建设用地2273公顷,市属为2270公顷,农垦为3公顷;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2395公顷,市属为2392公顷,农垦为3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37公顷,市属为32公顷,农垦5公顷。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最严格
23、的节约用地制度,彻底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形成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态势,规划期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138.7平方米。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得到优化规划期内,将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调整各业、各区域用地比例,使土地利用格局与自然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宜,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使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由2014年的80.19:5.65:14.16,调整至2020年的87.14:6.29:6.57,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逐步趋于合理。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根据安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整治和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达市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