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docx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教案分析 其次单元购物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购物情境,相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验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洁的计算,积累购物阅历。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人民币的运用价值,懂得要爱惜人民币。 教学过程 1、教科书呈现了小面额的各种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目的是让学生相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进制关系。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这个问题主要目的是在解决如何付钱的过程中,进一步
2、巩固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依据“1元=10角”这一关系,体会1元可以用不同的角币来组合,进而体会购物时付钱方法的多样化。 3、用1元买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探讨如何找钱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同时,体会“1元=10角”也是找钱的依据,并体会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 4、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巩固“1元=10角”,使学生体会1元的运用价值。上面这些活动都仅仅围绕“相识人民币”而绽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5、认一认,填一填 教学时,老师可以参考以下
3、步骤。 (1)相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老师可以利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模型或供应一些真实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认一认,把相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仔细视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人民币的。 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视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精确、快速地分辨各种小面额人民币。 学生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比较熟识,说出币值并不难,但是对上面的一些字和图案可能不相识,如贰、国徽等,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适当讲解。老师可以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记,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挚友要爱惜它们,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2)相识元、角、分
4、在学生相识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据材质分为硬币和纸币,其次种是依据面值把5元、2元、和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5分、2分和1分为一类。 结合其次种分类的方法,老师可以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让学生驾驭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阅历说一说,再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老师拿出1元,学生拿出10张1角。也可以同桌的两个人开展这样的兑换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元=10角,1角=10分。 6、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买东西找钱是日常购物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这类问
5、题基本的思路是: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找回的钱。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依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索,找寻结局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购物阅历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沟通。 买衣服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相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驾驭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洁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惜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相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探讨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培育学生的数感
6、和思维实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依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实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老师就应当赐予确定。 小小商店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领悟学习数学学问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详细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爱的是逛商店,自己选
7、择喜爱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爱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发觉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沟通各自的发觉,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留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须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
8、元) 师:回答得特别精确,真棒! 2、师:看其次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当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假如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沟通,老师巡察,了解学生沟通的状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赐予确定。 4、师:调皮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沟通各自的想法,老师巡察,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
9、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晰,说得特别正确,真棒!接着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沟通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沟通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详细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发觉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总结提升
10、: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须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有多少块糖 一、教学内容有多少块糖 (教材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详细情境,经验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 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难点:学会通过
11、多方位思索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课件、糖块 五、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你们喜爱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假如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嘉奖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数一数,老师巡察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情愿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知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赐予确定,尤其是学生说出依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当赐予表扬。【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
12、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特别精彩,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沟通。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当是7+7=14(块);其次幅图应当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其次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沟通。 生1:第一幅图中假如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 14块。生2:
13、其次幅图中假如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块),其次幅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探讨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在详细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出两个不
14、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详细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驾驭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详细情境进行视察、理解和思索,进而培育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爱数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难点:理解
15、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分。 一、激趣引入。 1、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5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法算式。10盘呢?15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到麻烦,引出今日我们要学习用乘法计算。 2、激趣。 老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挚友真多”这一话题引入情境,然后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3、发问:引导学生就以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好玩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为重点:有多少人乘坐飞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老
16、师汇报。 (2)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3)老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24=8(人)。 (4)同桌商议: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飞机,8表示一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 (5)由学生发觉或老师点拨其次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该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4=8(人) 乘数乘号乘数积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2、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
17、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状况。 (4)伴随学生的汇报,老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5)师生质疑、互动探讨。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6个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个4相加)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 (6)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活动三。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
18、,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老师应留意巡察指导。 (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老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4、活动四。 出示“连椅画面”。 (1)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学生视察、思索,小组内绽开探讨。 (3)统一相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求出。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与右边连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独立读题,列式计算,沟通汇报,订正答案。) 四、课
19、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五、完成其他练习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 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验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阅历。 2、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须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 1、摆一摆,数一数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展示了可能出现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2、数一数,填一填 把糖块摆成方阵形态,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视察角度。 3、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
20、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终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孕状。 4、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老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20块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自己动手数一数。学生可能出现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1块1块地数,2块2块地数,5块5块地数。数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假如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老师可以让学生看书或者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终让全体学生根据“2个2个”和“5个5个”再数一遍,体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觉: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次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聚会 北师大 年级 数学 上册 动物 聚会 教案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