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米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米教案 教学内容: P4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在活动中相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打算: 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驾驭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
2、入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问? 生1:上节课我们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引入。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裁缝阿姨将这一捆捆的布料,通过“量体裁衣”量出须要的长度再加工为成衣。) 这么长的布料,假如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 老师指出: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接着相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相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情愿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老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
3、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留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老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老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
4、用“m”表示。 2.视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拿出打算好的长绳,量出1米。(留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沟通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老师指出:通常状况下,我们不行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积累运用 1.量一量,填一填。
5、(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老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相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老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相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
6、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沟通。(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相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相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许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觉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板书设计: 相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线段
7、教案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操作活动和视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视察、操作中逐步培育思索、探究的意识和实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相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 初步相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始终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
8、线哪一条更长吗? 依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原委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相互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化感受线
9、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相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相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相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需同时满意的条件是什么? 细致视察线段,你发觉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隐藏着很多很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挚友你们有没有发觉,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视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
10、聪慧的小挚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信任你们也肯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其次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揣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知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
11、什么发觉?(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相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沟通,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备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美丽的线段吗?同桌相互观赏。 三、作业
12、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信任你肯定也能顺当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假如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索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沟通相互观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相互沟通。学生班级沟通。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
13、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相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事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沟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厘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相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 4、培育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
14、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红、绿两色调色纸条,黄、蓝两色不同长度的小棒、小正方体、回形针、硬币。 学生打算: 1把尺子,1把剪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老师看看哪些小挚友已经打算好了。请最快的3生上来做排队嬉戏,看他们是怎么排的? 生:从矮到高(从高到矮) 师:你们可真行,一眼就看出这个队形是依据小挚友个子的高矮排列的。那你们能看出物体的长短吗?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供应:2件物体的长短比较。 2、用
15、学具表示 师:假如我们想知道红纸条比绿纸条长多少,你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来表示呢? (1)指导量的方法 (先找一个学生到实物投影来示范摆的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摆才能量的准呢?摆的时候要留意什么?(上台,指导摆法:左端要对齐、沿物体摆直、一个接着一个等)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就能知道这张纸条的长度大约是4枚回形针的长,真不错。(2)用学具比较纸条的长度 师:选你喜爱的学具,就用刚才某某小挚友的方法来摆一摆、数一数,比比看红纸条比绿纸条长多少。 生操作,师指导。 3、反馈干脆用媒体展示 课件出示用3种学具量红纸条的结果 为什么同样是量红纸条,结果却不一样呢? 要想
16、得到相同的结果,在量的时候我们就要留意,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来进行测量,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标准。板书:统一的标准 二、做一做,引出1厘米 师:下面,我们就选用统一的标准小正方体,来量物体的长课间出示:做一做先请你来估计这些物体的长度 1、用统一小正方体来估计下面物体的长度,再摆。 (全部出示后用小正方形作标准说一说) 2、师:数学家规定像这个小正方体的边长这样的长度为1厘米。板书:1厘米 一起来读一读。 3、用厘米说一说这些物体的长度约几厘米。 4、挑几个说谁比谁长几厘米 三、相识厘米,用厘米尺量 (一)相识厘米 1、介绍尺子 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一般都用尺子来量。课件出示:厘米尺 师:请小挚
17、友们视察这把尺子,你发觉了什么? 2、相识1厘米有多长同时渗透如何用尺子量 师:这个小正方体的边长是1厘米,我们是这样看的。课件出示 师:拿出你的尺子,在你的尺子上找出这个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师: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想想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可以拿一个小正方体,用它的边长去比一比。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有多长。 (1)比划1厘米 (2)剪1厘米 (3)找寻生活中的“1厘米”。 (4)相识几厘米 师:把两个1厘米拼在一起,是几厘米呢? (二)用尺子量 1、拿出黄色的小棒,估一估它大约有几厘米长呢? 师:怎么才能精确地知道这
18、根小棒的长呢?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2、请1生上台演示用尺子量的方法。 每生自己动手量一量。 3、师:红颜色的小棒长几厘米呢?请你先估一估,然后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 4、师:这些小挚友是这样测量蜡笔的长的(4厘米)你们看行不行?课件出示 (1)小红:左端未对准0 (2)小明:从0刻度起的正确量法 (3)小东:从刻度26 师:小东的这种量法可以吗? 5、师:现在你还想用这把尺子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呢?(自己量吧) 6、量曲面物体的长 (三)小结、揭题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讲,师补充课题 四、学问拓展(观赏) 媒体 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边长约11厘米 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直径7
19、厘米 奥运会火炬祥云 高72厘米 奥运会门票长 20厘米 宽9厘米 五、实践作业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作单位的,课后,请小挚友们收集一些,下节课我们来沟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相识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所谓直观相识,是指学生通过视察和简洁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态,并把它们的整体形态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分辨的参照;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中有很多这些形态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
20、几何形体联系起来,用几何形体的名称描述实物的形态。 设计理念: 相识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分辨、拼组。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学问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教学目标: 1、学生经验“视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肯定的视察实力、操作实践实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除法 苏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 认识 除法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