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docx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搭配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搭配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画图(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与搭配。 2、通过自主探究搭配方案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合作实力与创新实力。 3、通过对事物搭配方案的设计与探究,体会有序思索的优势,并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的建模思想。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肯定的次序给事物进行不重复、不遗漏的组合搭配,并用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学校的足球队为了迎接竞赛,正在惊慌地训练着。你们情愿帮助他们搭配一套美丽的竞赛服吗?(出示课题-搭配) 二、
2、动手实践,归纳方法 1、设疑探究 (1)、师:现在有几种颜色的上衣和裤子可供搭配呢?(出示下图) (生:三种颜色的上衣和两种颜色的短裤) 问:假如请你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搭配一套运动服,行吗? (个别学生回答,师演示) (2)师:还有不同的方案吗?(有)接下来,就请大家小组合作,把可能出现的搭配方案写下来。(小组合作实践) 2、沟通反馈 学生运用的方法可能有: (1)拼搭法: 依据上衣来考虑: 依据裤子来考虑: (2)连线法: 小结:我们在搭配时要留意什么? 有次序地搭配,这样才能既不重复,有不遗漏。 (3)师:想一想,能用一个算式来计算吗? 板书:32=6(种) 每1件上衣都有2条裤子可搭配,3
3、件上衣,也就是3个2。 (4)师:假如还有4双球鞋可供选择,一共又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你能用连线法来说明吗?算式又怎样列? 生草稿纸连线,并列式计算,汇报:324=24(种) 以上每种搭配方法,都会有4种球鞋可搭配,因此再乘4,得24种。 三、师生互动,敏捷运用 1、仿照练习(P72-2) 师:其实,在生活中,须要搭配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你们看,在食堂买菜也能用到这个本事。(出示P72-2的图片)大家能依据要求,用连线的表达方式来搭配一下吗?算式怎样列? (学生独立完成后核对并列式:34=12) 2、提高练习 师:小挚友的本事学得真好,为了嘉奖大家,学校食堂向你们推出了一个实惠活动:(出示红榜)
4、即日起,凡在本食堂购买两个不同荤菜的小挚友,可获赠随意一个素菜! 问:这样的话,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呢? (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后探讨方案并归纳思索方法) 3、自选练习 师:假如你们对食堂的菜谱还不太满足的话,可以从桌上任选一份新菜谱,进行“两荤一素”的搭配。 (菜谱分A、B、C三种,学生可依据驾驭的程度任选一份) 菜谱A 菜谱B 水煮牛肉 炒生菜 白灼草虾 炒空心菜 红烧扁鱼 炒鸡毛菜 糖醋小排 炒橄榄菜菜谱C 铁板牛肉串 炒杭白菜 红烧鸡腿 麻辣豆腐 茄汁鲳鱼 炒荷兰豆 油炸大虾 炒青菜 四、小组沟通,归纳总结。(略) 五、检测目标练习: 1 小红有4双袜子和3双鞋子,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案
5、? 2 小明到科技馆有两座桥可走,过每座桥都有4条路可到达科技馆。他有几种不同路可走? 教后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84,减法塔 教学目标: 1、娴熟运用构造三位数,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2、能读懂和运用流程图,培育学生视察、思索、实践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读懂和运用流程图。 教学难点:运用流程图 教学关键:理解“差组成的数字与本算式数字是否完全相同” 教学具打算:数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么摆最大、最小三位数,现 在老师手里有9张数卡:1,2,3,4,5,6,
6、7,8,9,请同学们用这些数卡摆出最大、最小三位数,看看谁最快。 师:今日我们就要学习怎么用这些数卡造数学塔。 开宗明义,明确学习任务;导语激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一)理解图式 1、小组合作,探寻新知 合作要求:(看书) 1) 读懂流程图每一层的意思; 2) 按要求跟着流程图做一做; 3) 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小隐私? 2、 集体沟通 师:哪个小组来介 绍流程图?减法塔是 怎么造的? 板书: 师:谁来说说今日造的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与前一堂课造的最大三位数、最小三位有什么区分? (防止学生造最大、最小三位数时出现错误) 师:你是怎么理解流程图中的“差组 成的数字与本算式数字是
7、否完全相同”? 3、练一练。 (1)两人合作:按流程图要求,用造减法塔。 (2)独立完成:用造减法塔。 (3)沟通反馈:(板示三座减法塔) 4、归纳(造减法塔的方法) 流程图为 学生造数供应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学问阅历,通过视察、思索、探讨自主探究新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获得胜利体验的 学习过程。 (二)探寻规律 1、视察三座减法塔 思索: 1)减法塔最 高有几层?最矮有几层? 2) 你有没有发觉什么 小隐私? (被减数和减数的中间数 字相同;每个差的中间数字肯定是9;每个减法塔的最终差是495) 2、沟通感悟 师:通过视察和思索,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有 的
8、塔层数多,有的塔层数少 ?(跟选择数字有关) 师:你还发觉了什么小隐私? 师:探讨:为什么减法塔中,每层的结果数的中间都是9? 3、 师生归纳:(方法与规律) 通过视察,思索和比较,让学生学着归纳小结,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实力和概括实力。 三、巩固提高 1、 用数卡造塔。 (1)选择你喜爱的三个数造减法塔。 (2)跟同桌交换一个数字,再造一座减法塔。 (3)沟通核对 2、 用数卡造塔的方法能用竖式来表示吗? (1)用试试。 (2)沟通反馈() 老师将减法塔转化为单纯的竖式。 四、体验收获 师:你今日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日学得最快乐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题策略,激励学生体验胜利。 五、板书设
9、计: 减法塔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基于上节课基础上绽开的新课,但是又有别于上节课的学问。此课的重难点在于读懂流程图,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视察减法塔的规律和性质。新课一起先我就要求学生自己看流程图,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视察实力和独立思索实力。理解了整个过程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造减法塔。在找寻减法塔的规律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发觉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学生充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依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初步驾驭分析方法,会
10、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运用小括号。 3理解并驾驭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依次,能够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重点】 初步驾驭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洁实际问题。 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 开场谈话,揭示课题。 2、 出示几个条件:兔子灯有25盏,莲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 3、 依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 学生回答,老师贴板书,并记录下老师没有打算的问题。 5、 在这些问题中哪几个可以一步计算? 6、 你能不能把剩下的这些问题分分
11、类?和你的组员探讨一下。 7、 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学生讲老师调整板书) 二、尝摸索究,获得新知 (一)和倍问题 1、 我们先一起来探讨第三个问题“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几盏?”(媒体出示) 2、 你们每个人先试着做做看好吗?要求:列式计算,省略答句。 3、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大组汇报: 1) 学生说想法。(老师可提示:要求什么?哪个条件没有干脆告知你?) 2) 谁来列式?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板书: 3) 你能把这两个式子和并写成一个式子吗? 板书:253+25或25+253 = 75+25 = 100(盏) 5、 其次种解法 1)还有其他方法吗? 可能出现的算式
12、是: A. 425 问:可不行以这样列式?有没有道理? B. 1+325 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组员听听。 C. (1+3)25 2) 学生能说出的就让学生讲,学生不能讲的就由老师提示。 我们刚才说了“把兔子灯看成是1份,那么莲花灯就有这样的3份,一共有13=4份。”我们还知道“每份是25盏”,那么4份有几盏呢? 边说边媒体演示: 逐步形成以下板书。 6、 比较:这两种方法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7、 练习: 黑板上全部求和的题目中任选两题。 汇报时,媒体出示线段图 统计哪些同学用了第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用了其次种方法? (二)差倍问题 1、 尝试练习: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多少盏? 2、 学生汇报:说说
13、怎么想的。 3、 练习:黑板上另外的有学生提出的减法问题中任选一题 4、 小结:今日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都有什么特点?有几种解法? 三、巩固练习,驾驭方法 1、 选择题: 1) 松树有38棵,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 A. 383+3 B. 383+38 C. 383+1 2) 第一层书架上有51本书,其次层书架上的数是第一层书架的3倍,两层书架上的书相差多少本?( ) A. 51351 B. 51(3-1) C. 51(3+1) 3) 学校买了足球15只,买的篮球比足球多6只。足球和篮球一共买了多少只?( ) A. 15615 B. 15(61) C. 15615
14、2、 兔子灯有25盏,_,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多少盏? 学生自由补充条件,其他学生随机回答。 四 小结 五 板书:灯市 六 作业 1 体育室有排球14只,足球的只数是排球的3倍,足球有多少只?足球比排球多多少只? 2 超市里有24箱酸奶,橙汁是酸奶的5倍还多9箱,橙汁有多少箱?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箱? 3 有甲乙两个粮库,甲库存粮123吨,乙仓存粮比甲仓的3倍少20吨,甲乙两个粮仓共有存粮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七 反思: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编码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编码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15、。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与看法: 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生活实际 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前打算: 让学生收集有关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编码学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从下面的数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10 121 119 120 12135 11185 2、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编码? 3、今日主要学习邮政编码,身份证编码及表示的信息。 二、 中心阶段: (一)邮政编码。 1.出示写给课代表
16、的信封 ,视察信 封上少了什么? 为什么要写邮编?运用邮政编码有什么好处吗? 邮政编码是我国 的邮政代号,每一个地方的邮政编码都不一样,机器能依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2.你了解邮政编码吗?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有关邮政编码的消息向大家介绍 3.出示我国邮政编 码规则: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 表示县(市),最终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4.介绍邮政编码的查询方法:11185 网络上的搜寻引擎。 5.通过网络的搜寻引擎完成P79试一试 通过介绍邮政编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数字编码思想在生活实际中的用
17、处 (二) 身份证号码 (1) 每个公 民一诞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公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 变的身份代码。 (2) 自学书P80页。 学生沟通 (3) 出示其次代身份证,310104199611020823介绍身份证号码中数字编排的结构和含义。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第3、4 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第7-14位数字表示诞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第18位数字是校验码(一般随机产生的) (4)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回家拿出户口本核对。
18、通过介绍身份证号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字编码思想在生活实际中的用处 三、练习阶段: 1.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你能留心一下找一找吗?并来介绍一下这些数字编码。 2. 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园南小学质量监控的准考证号码。进而设计徐汇区小学质量监控的准考证号码。 四、总结: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学,数字编码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一种,假如我们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字编码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面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面积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格子来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2、对不同的图形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格子。 3、培育学生的
19、动手操作实力和思维发散实力。 教学重点: 会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 教 学难点: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小练习纸,透亮格子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引入: 1. 猜一猜:哪个图形大? 出示: 2. 究竟哪个大,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3. 媒体演示,并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 4.小结:视觉会产生误差,比较图形的 大小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没有格子的可用透亮方格纸放在图形上再进行比较。 绽开 4. 探讨: 1.不满一格时,怎么办?(凑整) 2.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轴对称) 出示课题:面积 5. 探究面积的大小: (1)数一数: 这3幅图形哪个面积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沪教版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广场 周期 问题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