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文化解读.docx
《《铸剑》文化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剑》文化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铸剑文化解读铸剑的文化解读 复旦高校 张兵 人类社会是在永恒的变动中前进的,人类的历史也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作为人类创建的文学,它也在充溢改变中前进。贺麟先生说过: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行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假如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文化或历史虽然不免经外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分崩瓦解,但也总必有或应有其连续性。1这真是一语中的。本文拟就鲁迅小说铸剑为例,来对文学的这种古今及中外演化之情状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铸剑是鲁迅存世小说中风格独特的作品之一,原载 1927 年 4 月 25、5 月 10 日莽原半月刊第 2 卷第 8
2、、9 两期,题作眉间尺,副题是新编的故事之一。1932 年由鲁迅先生自编入自选集,改题作铸剑。1936 年 1 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初收入故事新编一书,仍题作铸剑,现编入鲁迅全集第 2 卷故事新编。铸剑现存手稿,凡 15 页,文末注 1926 年 10 月,可能是初稿完成的日子。据鲁迅日记记载,它的创作完成于 1927 年 4 月 3 日,恰为我国大革命风暴的前夜和北京女师学潮余波未平之时。这则小说叙写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报仇故事。其主要情节如下:眉间尺的父亲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铸剑名工。某日,王妃生下一件异宝一块纯青透亮的铁。大王决计用它铸一把剑,用以防身和杀敌,便选中眉父作铸工。眉父日夜熬
3、炼,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铸就两把宝剑。聪慧的眉父知道,事成之后,自己的生命也必将走到终点,因为他向大王献剑之后,大王为绝后患,也肯定会把他杀死。献剑日那天临出门前,眉父把一个盛剑的宝匣交给怀孕的妻子说:这是雄剑,你要好好收留。我只将雌剑献给大王。倘如我此去不回,那我必定己不在人世了。你不要悲伤,待孩子诞生后,要好好地抚养他,等他成人后,肯定要把此雄剑交给他,替我报仇。事情正如眉父所料,大王在得到眉父献上的雌剑后,凶残地把眉父杀死,并分尸掩埋。十六年后,眉间尺长大成人。一日,他在家里逗弄咬锅盖的老鼠,母亲见他心情温柔,担忧他无法完成其父亲的临终嘱托,便把一切实情告知了他。自此,眉间尺身背母亲交给
4、他的雄剑,走上了为父报仇之路。一日,他来到城外广街上,忽被人推了一跤,和人产生了争吵,这时人群中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于天黑之时把他带到杉树林里,一语道破其心事,并且告知他,仇人已知道此事,正下令追捕他。只有立刻交出雄剑和砍下他的头,由其代为前去报仇才能完成使命。眉间尺问明情由并且得到黑色人的承诺后,坚决果断地举起雄剑,自吻而死。黑色人捡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带上雄剑,向王城走去。大王得报,有个名叫宴子敖的黑色人前来献剑和眉间尺的头,召其进殿,并叫人在殿外放上一口大金鼎,注满水,又用火烧,待水煮开后,就叫宴子敖打开包袱,把眉间尺的头投入金鼎,其随沸水上下转圈,又翻筋斗,激得水花四处飞溅,
5、宴子敖在旁载歌载舞,歌颂起舞。不久,水平歌停,大王走下金阶,探头去看鼎内,宴子敖趁机掣起雄剑,挥手把大王的头砍落于金鼎中,然后从容地自刎,其头也落入金鼎。三人在沸水中狠斗,直到大王断气后,眉间尺和宴子敖的头才四目相视微笑,合上眼睛后仰面朝天,沉入水中。满朝文武大臣在万分惊骇之后才惊醒过来,然而为时已晚。他们倾力打捞金鼎中的大王遗骨,谁知三人早已混作一团,无法分清你我,最终只得把三人同时安放在金棺里落葬。通观铸剑,写得极为悲壮。每次阅读这则小说,都会涌现一种激情。读者经常不由自主,既惊羡于眉间尺的至诚报仇,又为宴子敖的侠义高风击节赞许。至于大王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鲁迅先生在表现眉间尺为父报仇
6、这一题旨时,也是倾尽了笔墨,一点也没有人们常见的那种貌视中庸、平和的假中立立场,使全篇小说充溢了浓烈的报仇气氛。例如,小说描写到大王的头被砍落金鼎中后:仇人相见,原来特别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很(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拜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最终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正在这种正不压邪的紧急关头,宴子敖作出了舍身相救的确定。在这则小说中,宴子
7、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要不是他的鼎力相助,光靠眉间尺一个人的努力,是绝不能完成报仇使命的。在他的身上,寄予着弱者的无限期望,无疑是人民正义和力气的化身。作者在小说中对其有热忱酣畅的刻画,其目的明显在此。为了凸现这一点,小说最终描写他舍命相助眉间尺,奏响了这一报仇华章的最强音: 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摆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从前还会在鼎里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
8、,究竟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很明显,作者如此描写,表明白自己显明的创作倾向。他对这一报仇故事是作正面评价的。1932 年 2 月 17 日,鲁迅先生在致徐懋庸的一封信中,曾提到过铸剑的创作说:铸剑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2这里的只给铺排四字很重要,他把原来大约二三百字的小说,铺排成洋洋洒洒一万余字的作品,实在也费尽了心思。不过,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文化遗产,确也值得反复咀嚼。二 眉间尺的报仇故事,并非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它在我国有着比较悠远的历史。对此,鲁迅 先生也不讳言。就在上引致徐懋庸的信中,他说:铸剑的出典,现在完全遗忘了,只记得原文大约二三百字,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铸剑 文化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