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汇总-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docx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汇总-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汇总-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圆曲线的半径:R 缓和曲线的长度:l0 转向角系数:K(1或1) 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 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圆曲线的半径:R 缓和曲线的长度:l0 转向角系
2、数:K(1或1) 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 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3、 已知: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变坡点桩号:SZ 变坡点高程:HZ 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 已知:如图, 第一横坡:i1 第二横坡:i2 过渡段长度:L 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 求:待求处的横坡:i 解:d=x/L i=(i2-i1)(1-3d2+2d3)+i1 六、匝道坐标计算 已知:待求点桩号:K 曲线起点桩号:K0 曲线终点桩号:K1 曲线起点坐标:x0,y0 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0 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 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 求: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 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T 计算过程: 注:sgn(x)函数是取符号函数,当x0时sgn(x)=1,当x=0时sgn(x)=0。在计算器中若无此函数可编一个小子程序代替。删除 已被分享5次 显示全部条评论表情确定取消0/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技术资料 汇总 缓和 曲线 匝道 计算 公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