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化学教案:《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教案: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些?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提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两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你能画出核电荷数为15的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吗?其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提示:最外层电子数是5。 3核电荷数120的元素是什么?写出它们的名称。 提示: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新知探究 探究1核电荷数为11的钠原子,其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原子
2、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探究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多少?写出该元素的名称。 提示:该元素是铝,质子数是13。 探究3氯原子和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吗?试分别画出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提示:不相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元素名称 氮 镁 氯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示意图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推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的原子都为金属原子。 _。 (2)Ca原子
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 (3)K层电子离核比L层电子近,但能量高。 _。 (4)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有Li、Si。 _。 答案:(1)错误。He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但不是金属元素。 (2)错误。违反了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规律,应为。 (3)错误。K层上电子能量最低。 (4)正确。 4下面是某原子的电子层及该层上的电子数,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K8BM18 CN32 DO18 解析:选AK层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O层作为次外层时,可排18个电子。 关键语句小结 1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的“3个等式”: (1)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
4、)阳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3)阴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1个最低”和“3个最多”: (1)“1个最低”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3个最多”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3、4”倍的元素分别为C、O、Ne。 4常见10e微粒: (1)单核“3阴3阳1分子”N3、O2、F、Na、Mg2、Al3、Ne; (2)多核“1阴2阳4分子”OH、H3O、NH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序数)
5、B同一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数多 C假如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不超过2 D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意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2种 解析:选B依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正确;当M为最外层时,可能的电子数为18,而此时L层电子数为8,故B项错误;假如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即只有K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C正确;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意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He和Ne 2种元素,D正确。 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最外层、次外层分别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18个电子,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其中的某一条。如M层不是最外层
6、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而当其是最外层时,则不超过8个。如K、C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而不是 和 。 1下列说法中确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选BK、L、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以有12个电子,A正确;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肯定排满电子,即L层上的电子数为8,由于18 (1)10电子微粒及其推断: (2)18电子微粒及其推断: 多核:HCl、H2S、PH3、SiH4、F2、H2O2等 例2A、B、C、D都是核外电
7、子总数为10的微粒。 (1)A为中性微粒,假如A能刻蚀玻璃,则A是_(填化学式,下同);假如A的溶液显碱性,则A是_。 (2)B是带电微粒,假如B为阳离子且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B是_;假如B为阴离子且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B是_。 (3)若C微粒中含有5个原子,带正电荷,遇碱放出NH3,则C是_。 (4)若D微粒遇过量阴离子B,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则D是_。 (1)写出的离子方程式:_, 写出的离子方程式:_。 (2)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_。 (3)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10个电子的阳离子:_。 苏教版高一化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教学反思 苏
8、教版高一化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教学反思 由于本单元的内容好像把上学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进行系统归纳,找出相互之间的联系,所以理论性较强,而且内容不宜拓宽太深。如何使学习不至于感到很枯燥,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活动与探究”、“沟通与探讨”等的内容组织教材,详细措施如下: 1在充分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原子构成、化学1关于核素、质量数的基础上过渡引入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这样既为新课的学习供应了基础,又使以前学习过的学问系统化,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的学问。 2原子结构示意图既是主题1的重要内容,也是主题2的引入学问,所以可以将书写1至18号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从中找出规律作为主
9、题2的引入,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个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与核电荷数的关系曲线,体会原子结构的周期性改变。做好关于钠、镁、铝金属性递变的试验,引导学生视察教材所供应的关于14至17号元素有关性质的图表,得出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至于关于“元素性质是指什么”的教学,可以从复习“什么是元素”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元素与单质、化合物的关系,进而给出推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几个标准。 3关于主题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的教学,重点在于用好一个“沟通与探讨”、一个“活动与探究”和一个“问题解决”,三个活动项目将本主题的主要内容全部涵盖了,在运用每一个活动项目后,老师要适时地小结活动中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能提升自
10、己的阅历和感受。 高二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能层与能级 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依次上升,即E(s)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能 层(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 号 K L M N O P Q 能 级(l)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最 多 电 子 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1、14 2 2 8 18 32 2n2 二、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x、py、pz表示);n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依次: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
12、能级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织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渐渐上升的能级里。 3.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4.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四、基
13、态、激发态、光谱 1.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如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2.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如基态原子的电子汲取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成为激发态原子。 3.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汲取(基态激发态)和放出(基态激发态)能量,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汲取光谱和放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觉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例题解析】 例1 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覆盖在原子核四周,故称电子云 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
14、,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 电子云是对电子运动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真被电子云雾所包袱,故选项A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轮廓,它表明电子在这一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大,在此区域外出现的机会少,故选项B错误。无论能层序数n怎样改变,每个p能级都是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选项C错误。由于按1p、2p、3p的依次,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渐渐增大。 答案 D 例2 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
1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即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精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 A B C D 分析 由构造原理可知E(4s) 答案 D 例3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分析 依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由此可见:该元素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分5个电子层,其中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
16、电子。 答案 B 核外电子排布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能量与电子层的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1234567字母代号KLMNOP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能量凹凸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特殊提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如Cl:、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
17、核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例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题点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答案B解析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所以A项有可能;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肯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又1884,所以B项肯定是错误的;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存在M层和L层上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K、Ca2等均有可能;H、He的
18、核电荷数分别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D项有可能。例2依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硼钠氧解析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当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则为3,是硼;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反了排布规律,故不行能。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当次外层为K层时,D为氧;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则有24个
19、电子,故不行能。思维启迪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别性(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别是C、O、Ne。(3)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4)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6)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例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20、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题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正误推断答案B解析A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8,这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中核电荷数为11,这是Na的原子核,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1价,Na的核外应有10个电子,而图中核外只有9个电子,错误;C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这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D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7和18,这是Cl的结构示意图,正确。例4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AH2OBFCNaDNH3答案B思维启迪巧推“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1)10电子微粒(2)18电子微粒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1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化学教案 原子 核外电子 运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