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征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好家风征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承好家风征文传承好家风征文 7 篇有人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但是在我看来,每个家庭优良的家风便是我们每个小家共同的信仰,无论我们是否有悠久的家族文化历史,我们的信仰始终藏在千百年的中华文化里,藏在各式典籍之中,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中华民族自古至今被称作礼仪之邦,一直重视家庭教化,优良的家训家风并不鲜见。看文言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汉中王刘备临终前给刘禅留下了: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人有喜庆,不行生嫉妒心;人有祸害,不行生喜幸心。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
2、,岂计身家。晚清名臣曾国藩常常教化子女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家书中为女儿梁思顺写到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气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其实,中华民族从不缺乏信仰,这些家风便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信仰。我的家庭就有这样的家风信仰。做人要有正气,做事要有责任心。是外公给我们的家训,而他也始终践行着。外公年轻时是供销社的仓库管理员,一次在巡察仓库中发觉有两个小偷在盗取仓库中的货物,他不顾危急一边大喊抓贼、抓贼,一边撩起墙边抵门的木棍冲上前,谁知小偷当时带了刀,外公没有防备,背部被小偷砍了三刀,但外公没有退缩,制服了其中一个小偷。后来在医院中外婆指责
3、外公太傻,都不懂得逃跑,外公笑笑说:做人嘛要有正气,工作嘛要有责任心,我怎么能让他们在我眼皮子底下把东西偷走呢?从今,这句话不再是一句简洁的家训,更成为了我的信仰!丘北县腻脚乡腻脚村的舒支书家也有这样的家风信仰。支书的父亲在他 14 岁时去世,家中 7 个孩子的生活重担都担在了母亲瘦弱的肩膀上。他说,小时候母亲生病舍不得看,衣服破了舍不得买,忙劳碌碌的讨生活,但常常教化他们:现在家里穷、困难没关系,只要勤俭肯干,兄弟姐妹团结,日子迟早会好起来的。果真,通过全家的努力日子越过越好。舒支书说:从小到大家中兄弟姐妹从未吵过架红过脸,团结互助,亲情融融,就算现在兄弟姐妹们都各自成家了,但只要一家有困难
4、,其他的都会来帮忙。我们要把母亲从小教育的话教给下一代,让它始终传承下去。 由此可见,家风像仓库,它存储着一个家庭长时间的学问观念和行为礼仪,这种存储形成后便会具有调动精神和行为的力气,这种力气是巨大的。耳际边常常响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训诲: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牢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气,是家庭文明建设的珍贵精神财宝。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家风成为信仰和力气,成为坚守和传承,恒久支撑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行进!时间的齿轮在生命的长河里不停地流转,动人
5、的家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里代代传承。我的父母是农夫,他们没什么文化,不会去概括详细的家风是什么,但他们在日常教化子女和为人处世方面,做到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于是,我闭上双眼,起先追忆他们的身影 慈是孝的沃土,孝是慈的回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每晚都会踏着夜色出门,很晚才回来,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逢下雪天,睡梦中的我总会从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中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便看到父亲站在门口,拍打着满身的雪花。渐渐懂事的我得知,父亲每晚出去,是探望住在村子西头的奶奶,因为奶奶不想给自己的子女添麻烦,坚持自己住。但父亲说:每晚不出去看一下奶奶,这一晚上都睡不踏实。于是,多数个夜晚,我都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慢慢消
6、逝在夜色中,多数个星空下,我都静静倾听父亲归来的脚步声。随着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她还是没有抝过我的父亲,被父亲接到家中。不久,身患脑血栓的奶奶便卧床不起。父亲每日给奶奶翻身擦洗、喂水喂饭、接屎接尿,一天要换十几块尿垫。每个晚上,父亲总会依偎在奶奶身旁,聊聊农活,唠唠家事。那几年,笑容总挂在父亲脸上。直到奶奶去世,我才得知,奶奶是父亲的继母。在以后的岁月里,父亲每每谈到自己的这位母亲,眼里总会泛起思念的泪花。那一刻,在我的脑海里,总会浮起夜色中站在门口,拍打着满身雪花的父亲。父亲无微不至孝敬老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从小我就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大活小活我都张罗着干。父母下地干活,我会踩着小
7、凳子在灶台前忙活一上午,为父母做好饭菜,虽不行口,但父母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学习中,我没让父母操过一次心,顺当地考入了志向的高校。还记得当我携着爱人的手,步入婚姻殿堂时,父亲噙着泪花对我嘱咐的第一句话:结婚后要孝敬公婆。那一刻,我的眼前又出现了雪夜中,父亲站在门口,拍打着满身雪花的场景。结婚后,由于我与爱人的收入较低,生活很拮据。记得那时,连每年的 200 多元的有线电视费,我们都舍不得交。但每当公婆过生日,我都会为公婆细心打算一份礼物。婆婆年轻时家里困难,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一件首饰。我在心里静默地想:肯定要每年婆婆过生日时给她添一件首饰。涓涓父母情,拳拳儿女心。婚后,面对我们的双重父母,爱
8、人更是不遗余力。2017 年,我娘家嫂子癌症晚期无法照看孩子。为了让我那白发苍苍的父母省点心,爱人主动提出把我的小侄女接到家里来。现在爱人每天赤峰锦山来回奔波,我们既要关注四位老人,又要照看三个年幼的孩子。虽然也有累得乏累不堪之时,但心里却总是那么踏实。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华蜜。在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从容尽孝,这是父母对我的期盼,亦是那个雪夜父亲烙印在我心中的那份坚守。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溢了深深地敬意和感恩。不管四季变迁,时空更迭,家风孝道当如空际之明月,将淡淡清辉洒向父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共同重视家风,端正家风,传承好家风,奏响时代主旋律!我始
9、终认为,家风就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风气;家风是一种无声的训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是最基本、最常常、最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教化。家风也是民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源头。家风如一杯酒,芳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芳香。假如你常到我家来,就会听见关于粮票的故事。而这个讲故事的人就是我的姥姥。故事是说妈妈小的时候放学回家捡到一张粮票,高兴奋兴的交给了姥姥,本以为姥姥会夸奖她,没想到却被姥姥训斥了一顿。人家丢了粮票多焦急啊!你懂不懂什么叫拾金不昧啊?等等,然后带着妈妈去到捡粮票的地方始终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失主,妈妈本以为没等到可以回家睡觉了,可是姥姥又带着她去了派出所,交给了警察同志
10、这才作罢。记得当时听这个故事,只是当做故事来听,就像在作文书上看到一样,没有什么感觉。直到有一次我带着表妹去姥姥的单位玩,当时快退休的姥姥在她们单位的总务室工作,兼管着存放单位全部用品的库房。那天我和表妹在姥姥单位院子玩累了跑去找姥姥要水喝,正好有人来找姥姥去库房领办公用品,我们俩新奇便跟着进去了。一进到库房里面我和表妹忽然瞪大了眼睛,整齐摆放的稿纸、一盒盒的英雄钢笔、黑白色的橡皮、透亮的胶水、蓝黑色的钢笔水琳琅满目,想到上个星期被自己用坏的钢笔,我放佛看到了它在向我招手。等到姥姥的同事离开,我怀着激烈的心情问姥姥我可不行要一只钢笔,表妹也问到她,她可不行以要一块橡皮,姥姥看着我们俩的脸瞬间拉
11、了下来,一把拿过了我手中的钢笔还有表妹手中的橡皮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以!我和表妹瞬间就感觉到好失落,我便问姥姥:这么多呢,拿走了也看不出来。姥姥看出我俩的不兴奋,蹲在我俩面前,说道:今日你们俩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公家的东西,不是姥姥的,就算拿了半块橡皮也是不对的。说完姥姥从自己兜里拿出几块钱零钱放到了我的手上,让我缺了什么文具带着表妹去文具店买。还记得当时我拿着钱,心里还在为姥姥刚才说的话而触动从那时起我就将姥姥说的话印在了心底,始终到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从没有拿过单位的一分一毫。俗话说: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家庭亦如此,若家庭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
12、菌就会乘虚而入。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清初三大儒之一的李二曲高弟王心敬(16581783,号丰川)所倾力述作的丰川家训,其声闻虽不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那样誉满天下,但作为布衣理学大儒之作,自有其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丰川家训是身历顺、康、雍、乾四朝的王心敬略仿古训、参以时宜而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涵具立身、治家、莅仕,显豁出条贯秩然、脉络清楚、义理通俗、内容贴切、词旨爽朗的家训特质。详细而言:立身要法。丰川将立身视为人生第一肯綮,明确指出身之立不立,不特终身人品之关,亦终身休咎之关,换而言之,立身关乎人品、善恶和吉凶。王心敬这一指陈实是儒家修身传统的体现,亦融入世俗性,而这恰恰
13、是家训希望永葆福禄、绵延家道所必备的。立身的重要性不待多言,王心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立身。首先,必需立志。丰川深受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影响,特殊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说:立志二字乃进学真种子,真根本也。种真本立成得宇宙间一个巍巍堂堂之身矣。世未有有志而不大成者,即未有无志而能大成者。这就将立志在成就堂堂正正人格中的重要性提揭出来。丰川更以现实事例对此予以说明,指出那些事业无成之人失败的根由就在于无坚志,因而无定力,故半途而止。其次,凭借师友。师友之道自古为儒家所重,视其为个人德性成就的夹持、助缘力气。丰川重申这一精神,他说:师道尊尊,则止以传道授业;挚友亲亲,则便于切砥琢磨。这就将师、友各
14、自的功能揭示出来。基于此,王心敬指出,必需要屈下贤哲,得明师开发熬炼,方能有所成就,同时亦要择益我之友,也即要以能劝德规过为基准,能则交之,不能则宁绝交寡兴,虽无益至,亦无损来。最终,倾心读书。清代才子纪昀曾用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读传家点出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所在,丰川亦教育后人专心读书,他说:人性本善,一经读书,无论气质好者可望成就,即中材能识得三二分义理,亦是保身保家之藉资。可以看出,丰川并不将读书作为士人的进身之阶,而是志在明理,成就圣贤。他特殊指出读书要期于反上身来,贴切理睬,遇时遇境,期于将所读者依傍行习,否则仅仅是入耳出口,虽多无益。治家纲要。家是个人最原始、最基础、最根本的生活
15、单位,丰川对如何治家着墨甚多,标举八字作为治家纲要。第一,公允。丰川说:昔之言治家者,曰忍,曰和,曰公,吾谓公为要焉。家之不和,每起于不公,既不和矣,忍岂可长乎?这里,丰川将以往治家的三种平列的方法转变为统摄的结构,主见治家必需要公允为先,不公则简单生是非之端,埋攀比之祸,忍、和亦不能长久。其次,严正。丰川指出治家之法严则无悔也,必需以治国之道治之,庶赏罚是非井井不紊,而上下之间恩明义美,无意外乖忤之隙。这里王心敬遵循的是家国同构的思路,将家作为缩小的国来看待,做到赏罚分明、尊卑有序,即可达至恩明义美、家庭和谐的境地。当有人怀疑治家过严简单损害亲情时,丰川则选择宁严勿宽,因为一旦放纵无矩,则简
16、单产生冒犯尊长、肆意专行之弊,因此治家讲究恩情,但决不行废弃义,必需向子孙讲明家法,子孙自有规则可蹈,少却忤逆之徒。第三,孝顺。孝是维系家庭的核心纽带。丰川指出:孝为德本,仁由孝生。这就给予孝根本德行的地位,一语命中传统文化的根基。那么,如何来培育孝道呢?丰川认为父母必需身体力行,为子孙树好榜样,因为我为孝子,则我子必孝,此视效之定理,亦天道之好还。第四,勤俭。丰川认为居家以勤俭为要,勤俭则人事不失,也就是要勤于家事,俭于家用,详细来说就是要饮食无求奢,衣服无求美,器具但取坚,房屋但求固,田产无太多,亦只期于足用而止,也就是要求治家不要铺张奢侈,满意自用即可,不行多贪多占,因为贤而多财,则损其
17、志;愚而多财,则益其愚。为官准绳。丰川一生贤名远播,朝野尽知,虽受朝廷三次征召,皆托病推辞,以布衣终老,但他并不阻挡子孙应试科举,博取功名,反倒多有殷切嘱托之语。丰川主见做官的第一义就是要实心尽职。他说:凡官职无论大小高卑,莫不各有其宜尽之道。也就是说,做官自有与其官职相对应的责任,必需揆诸本心,尽其职责,如此于国事必有所济,于民生必有所益,从而不负国家,不负所学。他更为明确地指出:做一场官,须有大德大功留在地方人心,传之家国青史,乃身名俱荣,人神共快,不然,一过人忘,无异行客之过舍。这就是常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做无所作为、太平无事的庸官。其次,为官的另一要求就是要有清操,也就是要有高
18、尚的节操。丰川认为这是为官的基本德行,他更为担忧的一是清而无干,不能为百姓兴利除弊,亦只可独善得一己,究于国家无补,丰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做官光有操守是不够的,那样只不过是独善其身,于国于民,皆无所裨益;二是清而不明,就是说为官必需要明理,不能做仅具操守的糊涂官,因为心若不明,则即其自以为公之处藏不公之弊,而流害不行胜言,为官内心昏聩,便公私不分,冤滥肆虐。最终,为官要有仁恕之心。丰川指出:鬼神最忌者,残民害物之人,天地所佑者,仁民育物之人,故仁恕为居官祥瑞之本。就是说为官不能残害百姓、祸及万物,而是要体恤百姓、化育万物,详细来说,为官对百姓要知民生疾苦,要体民生之艰,对属吏要体其隐衷之忧苦,
19、怜其才力之不足,谅其本心之无他也,就是要体察属下之隐忧、疾苦。当然这种仁恕并非毫无原则,若坏法干纪,则断不行恕。要之,丰川家训既以德性贯穿和统领立身、治家和为官,又各具原则和规范;既有一般家训训导后代立身处世、祈求家祚永恒的共同性质,又有关中大儒崇尚礼教、重视气节的独特属性,对我们当下提升修养、完善人格、安家立命、治家从政不乏龟鉴价值。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到。家庭,是每个人就读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则是这所学校的必修课。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独特而又淳朴的家风课程,它的内容使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相同或相像的价值观念和
20、行为方式,是影响我们每个人性格乃至命运的关键。蓦然回首 20 多年的人生经验,我的做人做事都有着家的影子,细细口味,长辈们的孝行是影响我品德性格的最大因素。过年,不单单是风俗习惯,在我眼中,更是一次自然而然的传承教化。我对除夕夜感受最深的是必需实行的礼节,在我自己独特的思维之中叫它仪式感,每每举办这种仪式,内心都会充溢一种信仰,甚或者是一种敬畏。过年,是我小时候最欢乐的节日。盼望着,盼望着,最终进入了腊月,看到母亲精打细算劳碌着购置年货,我知道,年近了。新年就是孩子们的盛会,因为只有这时,才会有美味的食物、五彩的糖果、美丽的衣服于是,数着天数过的日子起先了。当然了,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当属除夕
21、之夜我家实行的特别仪式,作为家中次子的父亲便是它坚决的执行者。我家是一个 20 多口人的大家庭,每年除夕夜,20 多口人集中到一起守岁。在年夜饭起先前,爷爷奶奶端坐炕中间,父亲主持的仪式起先了。第一项是磕头和送祝愿。首轮是作为长辈的伯父、伯母、父亲和母亲向爷爷奶奶磕头,并送上新年祥瑞的祝愿;其次轮是平辈的哥哥姐姐和我向长辈磕头,拜年;第三轮是侄子、侄女们磕头,送上哥哥、嫂子提前教会、练习几十遍的祥瑞话。其次项议程是吃年夜饭。爷爷、奶奶是年夜饭的主角,他们恒久是第一个伸筷子,其他人才敢享受美食。父亲第一筷子也是要将最好的菜夹到爷爷、奶奶碗里,长辈们都要依样去做;我们更是无条件的跟从。我最喜爱第一
22、项议程,所以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像模像样地行礼,总是认仔细真地学,当然,最主要的缘由是磕头结束之后,总能拿到一个大红包。现在想来,得到红包当然是兴奋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自然而然地重温着孝字当先的家风,将孝字深深地根植在子子孙孙心中。假如说过年只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短期仪式,那么,在分分秒秒、岁岁年年的漫长日月将孝字写入家风,那就是一项工程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境遇的变迁,伯父伯母们接连搬离了村子,去更广袤,更优越的空间去生活。年轻人飞了,同龄人走了,可任凭子女怎样劝告,爷爷奶奶都不愿离开故土。而父亲和母亲为了守候两位老人也始终没有走出村子,一守就是几十年。我对爷爷奶奶的坚守很不理解,问父亲,他笑了。他
23、说,爷爷奶奶不离开老宅,不是对城市生活排斥,而是因为在这里有父辈的回忆,更有对整个家的驻守。从今以后,伯父伯母、哥哥嫂子不论多远,都会赶回来过年。去年除夕,大家又聚到一起。我不经意的发觉长辈们脸上已有几丝浅浅的皱纹,鬓角已有几丝银发。我突然间悟了,原来,这份驻守不是故土难离,而是对家的守候,是把孝字写入传承的诠释。这一次,在哥哥的主持下,嫂子和我第一次完成了每年必行的神圣的仪式。而这一次的仪式后,我眼角泛起了泪花,心中默念着:这一次换我们来坚守!百善孝为先。孝字上面是老,代表上一代;下面是子,代表下一代。老与子分解一个孝字,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每年除夕的神圣仪式、父母亲对老人持之以恒的守
24、候、在外生活逢年往回赶的亲人,这一切都真实诠释着神圣仪式下的古朴传承、孝字当先的家风。我将让这传承完善自身,也必将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我的家是一个再一般不过的农村家庭。假如问家风家训是什么?就是年迈七旬的父母常说的那句话:日子靠孝心过好,工作靠用心干好,读书靠专心学好。 清晰地记得,二十二年前,爷爷患了重病,卧床的日子里,是父母、叔婶和姑姑不辞辛苦地照料。虽然只是几个月的生命延长,却也颠覆了当时医生的断言。子女们用孝的行动,为爷爷赢得了一次全家共过团聚年的机会。爷爷病重期间,赶上了我们这些孩子放寒假,十几岁的我们总是学着大人的孝心每天陪伴在爷爷的病床前,为她接屎接尿、擦洗身体,给他解闷、逗他快
25、乐。看到我们这些孩子的表现,父母是欣慰的。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儿不错,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教化着我们,所以我们姐妹五个在外上学期间都明白父母的生活压力有多大。每每从父亲自中接过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眼睛里总是噙满泪水。我们深深知道这钱是父母用血汗挣来的。我们姐妹几个在外地读书,从没独自下过一次饭店,离家路途虽远,从未做过一次卧铺火车,因为我们都懂得父母挣钱的不简单。如今我们姐妹五个都成家立业,但我们尽量不让父母担忧我们。前些年在外地工作的三妹患了甲亢,她始终没有告知父母。那时我和大姐已成家,三妹和我们常常电话联系,我们也都主见不告知父母。两年多的时间,我和大姐四处帮三妹寻医问药,直至痊愈
26、也没告知父母,生怕父母为儿担忧。爷爷奶奶共有三个儿女,我的父亲、老叔和老姑,他们三兄妹的和谐相处,为我们这些晚辈做了表率。特殊是二十年前的一场事故之后,更让我体会到兄弟相互助,慈善无过境。1998 年冬天,一场意外夺去了我老婶的生命。在接到噩耗的第一时间,父母马上赶往事故发生地,帮助老叔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处理老婶的后事。那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姐姐和我除了哀痛外手足无措,其他几个妹妹终归还是孩子,更是泪流满面,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我老叔家的两个妹妹还都不过十几岁,这样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我们当时虽无能为力,但却努力用陪伴去劝慰,希望这一份亲情的暖和可以溶化两个孩子因失去母亲而冻结的心灵。事故之后接近春节,
27、父母嘱咐姐姐和我给老叔和两个妹妹置办过年的新衣服和鞋子, 并极力地商议老叔带两个孩子早点来我家过年。虽然那个春节我们全家多少次因痛失亲人而泪水盈眶,但却感受到了那份弥足宝贵的手足情。正是父辈们的手足情深,使得我们叔伯姐妹七个相处得亲如一家。逢年过节,我们七个家庭总会相邀扶老携幼,一起出游,无边的草原,蔚蓝的大海一一留下了我们亲情无限的脚印。我的父母共生养了我们五个女儿,这在 40 多年前曾是他们一度自卑甚至有些抬不起头的苦恼。然而,一向要强的父母并没有被四周人们的闲言碎语而打倒。就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我们姐妹身边很多同龄的女孩儿,都在初中读了一年之后纷纷辍学到镇办的工厂去做纺织女工。我的爷爷
28、奶奶和父母却从未动过这个念头,即使我们的家里因为孩子多日子艰难,他们也绝不允许我们不好好念书。慢慢的,我们都体谅到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良苦专心,他们是坚信读书可以变更这些孩子的命运啊!后来我初中毕业考了师范,三个妹妹分别读了高校,只是姐姐当时有些过于任性,初中毕业,没能接着读书。好在姐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勤劳、才智和坚毅的好传统,日子过得很好,让她深感不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缺憾。印象中,因为父母为人和善,小时候我家特殊爱有邻居串门,闲聊、听评书、下象棋。每每有人来了,母亲总是喊我们到屋外礼貌地将客人迎进屋里,然后去沏茶倒水。客人走的时候又必需送出大门外,礼貌的道别,欢迎下次再来。次次如此,每天如是。日
29、子长了,我们也无需母亲再喊,都会主动做事。每当客人对我们这些孩子赞叹不已的时候,母亲总是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现在想想,其实她肯定是心花怒放的。现在年近七旬的父母依旧是个热心肠。邻居有一对老夫妻,儿女为了生计都在外打工,两位老人照看着正在读初中的孙子,生活中难免会有须要帮忙的事情。每当这时,父母都会刚好出现。平常母亲若是做了希奇的饭菜,总会送去给两位老人品尝。父亲还特意让老人将自己的手机号存成快捷方式,告知他们有什么不舒适即使是夜里也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我呢,因为定期要给奶奶理发,所以也会定期去给邻居家的这位老奶奶理发。因为这,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们每次见到我们家人,总是感谢的话说个不停。其实我知道
30、父母这样做只是出于他们的和善,并不是为了赢得感谢。我的家里长辈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然而他们用简洁而质朴的言行告知了我们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慧无益。 我的家没有装裱加框悬挂上墙的家规,也没出名扬四方的家风。然而我们都清晰,祖孙四代几十口人聚在一起的和谐、友善、勤奋、乐读就是家风,我们将恒久传承下去。家风如雨,润物无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撑起全社会和谐、友爱、正直、进步的好风气。谈起我家的家风,我想起了几个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记得真实的,有些是听父亲母亲后来说的,这些事看似平常,但对我影响至深,浸润我一言一行。曾国
31、藩十六字箴言家风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我们祖上虽并没有传下如此这般的正式格言家训,但在长辈的生活、行动、言语等诸多细微环节中,或许能反映出我们家家风的踪影。小的时候,我们姐弟四个,父母都上班,所以家庭生活还算可以。可过了不久的时间,爸爸告知说,为了我们四个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的家要搬迁到内蒙古大雁去。环境换了,一切都是生疏的。为了照看好我们姐妹四个,妈妈没有去上班,在家细心地料理家务。大雁的冬天气候特殊寒冷,交通也很不便利。妈妈担忧我们受不了,千针万线地给我做厚的棉衣,我穿得鞋,是妈妈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儿。妈妈俭朴,吃饭碗里不剩半颗米粒,有时蒸馒头发黄了,她将馒头皮
32、儿剥下来自己吃,让我们吃馒头芯儿,她总谎称馒头皮儿有味道。妈妈爱唠叨,但唠叨中无不透露着对我们的疼爱。母亲的勤劳、俭朴、爱家顾家,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久地影响着我们姐妹四个。记得母亲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和为贵,谐为美。母亲说别看和邻居无亲无故,但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假如能做到相互关切,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建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后来母亲患了重病,时隔几年,便去世了,我因没有考上学而返回了赤峰老家,从今便和一个人生活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身上,我清晰地看到百善孝为先。不知奶奶给我讲了多少遍三字经里黄香温席的故事。奶奶告知我说,我的太奶奶六十几岁就中风瘫痪了,那时候家里负担重,又缺少劳
33、动力,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奶奶当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休息的时候就跑回家照看太奶奶,给她喂饭,晚上还要去太奶奶房里看她好几遍,渴了给她喂水,不舒适时给她挠一挠、按一按。后来,太奶奶大小便失禁,奶奶无怨无悔地擦屎接尿,每天都要给她擦洗身子,更换衣物。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奶奶尽心服侍太奶奶好几年,始终到她去世,奶奶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奶奶虽读书不多,但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和善、贤惠的高尚大德。奶奶常常教化我说:做人肯定要懂得什么叫和善和孝顺。等你成家后,肯定要弯下身子多干活,你的婆婆就是你的妈,你的公公就是你的爸,你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他们。这句话奶奶不知叮嘱了我多少次,我至今还牢牢记在心里。我的婆婆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从我结婚后,就对我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节约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婆婆的教育下,我学会了离开房间,顺手关灯,用完水,顺手关闭好水龙头,用水淘完米洗完菜再浇花浇树。婆婆认为:自身俭,则独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永世不堕。如今,看似婆婆唠叨的琐碎小事竟然促成了我好的生活习惯,让我提升了如何做人修身的意识,懂得了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是对好家风的传承。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妈妈、奶奶和婆婆的好思想、好作风,借鉴她们留下的人生才智,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将好传统、好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