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全面从严治党中作用.docx
《国家审计全面从严治党中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审计全面从严治党中作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审计全面从严治党中作用 1 国家审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一、 国家审计 的定义及在 全面从严治党过程 中的 职能定位(一)国家审计 的定义对于国家审计的定义,目前国内理论界外众说纷纭:国家审计是基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促进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国家审计是听从于国家发展战略,受托并体现人民的意愿,为民审计并参加国家治理的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国家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1 。综合多方观点,笔者认为广义的国家审计是指一切与国家审计职能相关的机关(除特地的审计机关外,还包括财政、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等机关)所实施的检查审核、监督等特
2、地性活动。狭义的国家审计是指特地的国家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执行政府预算收支的状况和会计资料实施检查审核、监督的特地性活动2 。本文论述的国家审计仅指狭义的国家审计,即特地审计机关从事的专业性审计活动。(二)国家审计 在 国家治理体系中 的地位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起到限制和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预防、发觉、监督的作用,能够全面提高国家权力运行的效率,这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和本质要求。国家审计的制度性质和作用分工确定了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1 1. .
3、 国家审计是宪法确立的 基础性 制度支配宪法确定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的责任和地位是由最根本的宪法确定的,将国家审计引入宪法,使其具有更加权威的宪法地位。国家审计是法治的重要体现,审计制度是国家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的依据、程序和标准是强制性的,必需坚持依法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可以发觉,审计能够发挥良好作用的国家通常具有高度的国家治理水平3 ,反之亦然。国家审计应当在维护和促进法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监督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实施,维 2 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确保社会在法治道路上健康有序的运行与发展。因此,国家审计是宪法确立的稳定、长期的
4、基础性制度支配。2 2. . 国家审计是国家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是国家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公共活动和政府,就必定离不开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权力要遵循分权制衡、权责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机制。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的一个内生免疫系统,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充分发展的必定产物,通过监督公共资金和公共权力的运行,国家审计不仅可以防止滥用权力,同时建立管理和决策的科学运行机制,为政府决策服务供应客观、具体、牢靠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协同和综合管理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发觉和抵挡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5、续发展4 。( 三 )中心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为 国家审计服务全面从严治党供应了制度保障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全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家各项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党处于肯定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心审计委员会产生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审计工作管理,党中心确定成立中共中心审计委员会,由其负责协调管理全国审计工作。在中心审计委员会的协调框架下,使得原本隶属于行政系统的审计机关对党的内部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当进行,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供应了难得的机遇,审计工作只有主动为
6、党和国家事业服务,才能得到高度认可和支持。新的监督理念下,成立中心审计委员会是国家审计与党内监督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对国家审计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制度基础。( 四 )国家审计 服务 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效果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实施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确定。据中纪委资料显示,2018 年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足度为 94.5,比十八大之前增加 3.4 个百分点。各级审计机关将国家审计工作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大局中,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使审计监督在推动全面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推动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在进行审计效果分析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审计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效益
7、进行比较分析。审计成本是政府在审计各种经济管理活动中所支出人力、物力、财力的费用总和。用投入产出术语表达,就是产出既定的条件下所投入的审计资源。通常状况下,审计资源投入越多,审计成本也就越多,其所产出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审计署绩效报告(2017)指出,审计署 2017 年共审计 1586 个单位,促进财政资金增效及挽回损失总计 4156.23亿元,审计人员人均实现 9875 万元,审计经费的投入产出比为 1:364,也就是说每花费 1 元审计经费资金,就可为国家财政带来经济效益 364 元5 。2013 至 2017 年审计投入产出数据 项目3 2013 年4 2014 年5 2015 年6 2
8、016 年7 2017 年投入产出比 1:252 1:265 1:280 1:304 1:364 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亿元)2752.103090.174031.974917.52 5516.43人均审计成果(亿元)0.490.530.610.820.99审计投入(亿元)10.9012.9715.5317.7218.91(数据来源:2013 年至 2015 年审计署绩效报告)00.050.10.150.20.250.30.35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3年至2017年审计投入产出比 4 国内学者也以 20082017 年我国 31 个省市的数据为样本
9、,实证探讨发觉:国家审计成本投入增加 1%,下一年各地方贪污贿赂立案数对应分别下降 21.12% 和 5.9%,该结论也充分说明在肯定区间内,国家审计资源投入越大,审计成本越高,腐败治理越有效果,对全面从严治党促进作用越大。6二、国家审计 服务 全面从严治党 过程 中 面临的问题(一)体制机制不畅,导致审计独立性不强当前,审计机关在作用范围、财政资金、监督权限等方面均受到同级政府的制约,当审计结果与地方政府利益出现冲突时,很难保障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这样的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很难对腐败现象进行具体深化调查,从而使政府内部形成肯定程度的管理空白地带,同时,个别地方政府也倾向于将审计所查处
10、的问题内化处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3年至2017年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 (亿元)02468101214161820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3年至2017年审计投入与人均审计成果 人均审计成果(亿元)审计投入(亿元) 5 理5 。由于财政、政治和声誉的缘由,当地地方行政部门也会对审计机构施加压力,迫使其得出与实际不符的结论,导致审计结果失真,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二)审计问责体制不健全,审计结果缺乏强制性1 1. . 法律层面 缺乏 统一的审计问责法
11、律制度当前,我国还未从法律层面制定统一的审计问责法律制度,问责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细则。政府问责主要依据的是宪法、公务员管理法及党内法律法规,与此对应,各地方依据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问责条例。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肯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问责的发展,但却不能作为审计问责工作的专业性依据。由于缺乏统一的问责法律,造成审计机关无法对权力运行全方位进行制约,使腐败行为得以滋生。因此,健全的审计问责制度体系对于推动国家腐败审计工作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 2. . 审计结果缺乏强制性目前我国审计结果主要以公告的形式对外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保障审计工作成果的落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审计 全面 从严 治党中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