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事迹材料介绍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感人事迹材料介绍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人事迹材料介绍精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人事迹材料介绍感人事迹材料介绍1 李云宽,男,13岁,家住武安市南通乐村,目前就读于武安市第九中学1312班。生活给予了这位13岁少年坚毅的品质,朴实的性格以及面对挫折的志气。和全部的13岁少年一样,李云宽阳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学评比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动中,假如不是同学的举荐,我们或许就很难读懂这位朴实少年背后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庭的担当。 两年多以前在李云宽的家中,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质朴,兄妹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有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然而当父母拿出全部积蓄修葺新屋的时候,父亲病倒了。修房加上父亲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
2、柱,为了生计母亲必需外出打工,当时11岁的李云宽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 由于生病,父亲四肢无力,走路太久都会摔倒,因此除了要照看弟妹衣食起居,李云宽还必需担当起家里的全部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等。为了不耽搁学习,李云宽总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同时还要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相比其他孩子来说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时间。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云宽就必需住校了,对他来说能见到妈妈就成为了奢侈。因为妈妈只有在每月开支以后才会带着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忙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妈妈离他实在太远了。住校后的另一个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就必需积攒了。周末放假后或许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妈妈带
3、来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网或许找同学大快朵颐地玩一场。而李永宽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两周家里积攒下来衣物,中午时洗菜、做饭,为家里烹制一顿他们认为不错的午饭,然后先盛满一碗饭,双手送到父亲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亲的眼里总有泪水打转。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来探望父亲时才能实现。 父亲丢失了劳动实力,母亲又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只能落在小云宽的身上。对他来说锄地、拔苗、播种、割棒子样样是好手。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他一个人曾割完地里全部的棒子。假如有机会你能拉起小云宽的手,触摸手掌上的老茧时,你就会懂得生活过早得赐予了这个13岁少年坚毅的品性。 是啊,13岁正是一个天真灿漫,少年不识“愁味道”的年龄,
4、然而自从父亲病倒后,小云宽却先后利用两个暑假上山捉蝎子。别的孩子可能为了好玩,或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而云宽却是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简洁,“父亲每次买药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父亲就可以多买几次药”。捉蝎子难免被蝎子蛰。一个暑假下来,小云宽被蛰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蛰到过4次。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阻挡云宽为父亲买药的决心,最终两个暑假小云宽挣到了700多块钱。当拿着全部的钱交给父亲时,知道这件事的全部人被感动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宽当做教化孩子的典范。 华蜜或许是心里的感动,华蜜或许是内心最简洁的一种需求。当问及捉蝎子这件事时,小云宽总是一脸华蜜地说:当赚到18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个西瓜;当赚
5、到27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1斤排骨。对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或许都没有记忆,但对云宽来说却是一种满意,一种华蜜。“爸爸的病一天没有好,我就会始终捉下去!”小云宽一脸肃穆的告知我们。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挣钱的艰难,小云宽额外珍惜每分钱的支出。每周父亲都会给他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但小云宽却只拿5块钱。因为他觉得更多的钱应当留给父亲治病,留给弟弟上学。5块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或许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个星期。但是小云宽去总是能挤出两块钱给4岁的小妹妹买两根火腿或者买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生病了,小云宽却坚决果断地把身上仅有的2块6毛钱给了生病的同学,帮他拿药。
6、那一次,妹妹没有再吃到糖。 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是云宽最惦念妈妈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或者座车或者爸妈接送,他多想妈妈此时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哪怕就是用手轻抚一下自己的头。但是他又知道妈妈是在为这个家奔波,是为自己将来能够有出息。最终云宽自己选择步行,用他的话说这样就省出了路费,同时也节约了“开支”。 虽然很劳碌,虽然很清贫,小云宽却从没有丢下学习。在课任老师的眼中云宽是个听话、懂事、成果优异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云宽是个热心、讲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宽更是一个自尊、独立的人。国家每年都会有贫困生补助,云宽却没有去申请,“我不想得到别人可怜,再说也没什么好可怜的,有爸爸,有妈妈我其实很华蜜!”
7、。 怀揣着一份坚毅,一种感恩,用责任和坚毅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个13岁的少年同样用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的篇章! 感人事迹材料介绍2 20_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医务室接待了四位特别的“客人”:一位84岁的老人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位儿媳,专程从云南机场赶到这里,他们想见一个人,一位叫小李的护士,一位22岁的姑娘。 老人的大儿子给我们讲解并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_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岁的老人在纬七路口摔伤,无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四周人求救。路人经过她的身边,但并没有谁主动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风让她感觉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将丢失希望时,一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她把老人扶起
8、来,并为老人做了简洁的体格检查,当她发觉老人可能髌骨骨折时,马上联系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通知他们说这里有一位髌骨骨折的老人,请他们借推车过来把老人接到医院。没过多久,几位护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车上,送到了医院。之后李春燕又从老人那里得知了家属的联系方式,用自己的手机与家属取得联系。家里电话不通就拨手机,一遍遍地拨打着号码家人得知老人摔伤的消息后万分着急,小李又在电话里向家属介绍了老人目前的状况,告知他们老人已经被送到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起先接受检查和治疗。当家属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做完检查,打算接受进一步治疗,而始终守在她身边的就是我们这位年轻的护士小李。 老人和家属都万分感谢,但小李只是说“作为护
9、士,这是我应当做的”。在家属的一再询问中,“倔强”的她还是不情愿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着离开了 “执着”的家属还是想方设法想知道他们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万般无奈下,几经周折,最终得知她是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护士小李。受伤的老人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位年轻的姑娘始终牵动着她和家属的心。他们肯定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当面表达对她的谢意。 84岁的老人和儿子儿媳找到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科室,当这位老人见到小李燕时更加激烈地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老伴儿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全家感谢你,感谢你啊!”老人眼里闪着泪花,他亲自把锦旗和感谢信送给小李。朴实的李春燕还是微笑着说:“我是护士,这是我
10、应当做的。”而当她得知那位受伤的老人病情平稳,正在接受治疗时,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风瑟瑟,一缕阳光射进来,让人倍感暖和 感人事迹材料介绍3 刘工作于沙河口区春柳华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名在护理岗位工作二十年的一般护士,她做事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将满腔的热忱都投入到自己深爱的护理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这份职业有了更宽泛更深刻的感悟。 护理工作繁杂辛苦,在二十年临床一线的'工作中,刘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刚好精确地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耐性细致的为病人做好病情视察,“三查七对”从不模糊,娴熟运用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热
11、忱爱护的服务看法为病人供应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 2022年春季的一天,一位患者家属急连忙忙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找到医生,说他母亲突然昏迷倒在地上。刘伴同医生连忙赶往患者家中,当他们赶到时患者已无意识,呼吸心跳都已停止,任凭医务人员和家属怎么呼喊都无反应。医护人员马上进行紧急施救,刘协作医生连忙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刘不顾老人的污浊口气和嘴边呕吐的秽物,毅然对病人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经过努力施救,老人竟奇迹般地复原了心跳和呼吸,随后被120急救车转往大医院接着抢救,事后患者家属对刘在救治过程中,豪不迟疑地对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行为而深表感谢,这件事情也充分体现出刘医德高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人事迹 材料 介绍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