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诊治及预后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docx





《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诊治及预后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诊治及预后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诊治及预后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 摘 要 目的:探讨充满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治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0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分析GCS评分及原发昏迷时间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T扫描发觉脑不同部位有点片状高或低密度影29例(72.5%),CT阴性而MRI发觉病变者8例。3例CT及MRI扫描均未见异样。死亡9例,植物生存6例,残疾11例,痊愈14例。结论:DAI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CT、MRI等影像学资料;治疗采纳综合治疗;入院GCS评分及原发昏迷时间与预后亲密相关。 关键词 脑损伤 充
2、满性轴索损伤 影像学 预后 充满性轴索损伤(DAI)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致死、致残的重要缘由。我科于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40例DAI患者,下面就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40例DA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75岁,平均35.6岁。交通伤28例,坠落伤8例,其他伤4例。 临床表现:原发性昏迷: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昏迷,其中48小时者2例,48小时者38例。入院时GCS评分:38分者34例,911分者6例。瞳孔和眼球变更:13例双侧瞳孔不等大,4
3、例单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部分病例出现同向注视或眼球分别。生命体征改变:伴有呼吸变更者25例,表现为频率减慢、加快或不规则;15例呈现不同程度的体温上升。去大脑强直:8例有去大脑强直表现。 影像学特点:全部病例均行CT/MRI扫描。伤后早期,CT扫描可见脑灰白质交界区、皮质下白质、胼胝体、基底节、脑干、小脑等区域的出血,出血呈多灶性,点片状,四周水肿轻,无明显占位效应。充满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也较常见。MRI则多表现为脑内散在、分布不对称的小圆形或椭圆形长T2、短或等T1信号影。CT检查阴性而行MRI发觉有点状或小片状出血者3例,非出血性病灶5
4、例。3例CT及MRI均无异样发觉。伤后中晚期(数周至数月)影像学检查发觉局灶性脑软化12例,脑萎缩6例,脑积水5例。 治疗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运用呼吸机协助通气,脱水,亚低温、冬眠治疗,抑酸护胃,神经养分药、改善脑微循环药及促醒药的运用,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加强养分支持及高压氧治疗;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酌情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有手术指征则手术治疗。 预后评定标准:按伤后半年患者复原状况分为,5级:痊愈,能胜任日常工作及生活;4级:中残,生活能自理;3级:重残,生活需照看;2级:植物生存;1级:死亡。 统计学处理:采纳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纳单因素方差分
5、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预后:死亡9例(22.5%),植物生存6例,重残6例,中残5例,痊愈14例。 入院时GCS评分、原发昏迷时间与预后的关系:GCS评分:死亡组、植物生存组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植物生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昏迷时间(统计至90天):各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DAI属于重度原发性脑损伤,临床上较常见。目前对于DAI的致伤机制已达成共识,即认为由于颅内不同组织结构间质量的差异,头部在任何轴向突然发生旋转运动时,各组织运动速度不一样,使彼此之间相对移位产生剪应力,导致轴索
6、断裂和血管损伤。其病理特征是伤后早期数小时至数天出现轴索肿胀和轴索回缩球。颅脑灰白质交界处,胼胝体以及脑干头端是剪应力作用下的易损区域。经影像学检查,本组40例绝大部分病变位于上述部位,而且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伤是其主要致伤缘由。 目前,对于脑损伤的诊断多依靠CT、MRI等影像技术,CT、MRI虽然不能干脆显示全部轴索损伤,但伤后脑组织的特征性变更能为临床诊断供应影像学方面的支持。其中又因CT扫描成像快而成为DAI的首选检查手段。CT能显示出血灶大小、形态和部位以及脑室、脑沟、脑裂的变更,依据扫描结果可以间接推想DAI的病理变更及程度。CT的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胼胝体、脑干上端背外侧、小脑、内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弥漫性 损伤 40 诊治 预后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