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解并背诵全文。2.体会诗歌意象,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重、难点:体会诗歌意象,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提起李白,你能想到哪些诗呢?学生自由回答。余光中曾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就是李白,他有豪气,更有柔情。今天我们走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去感受李白的另一面。二、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组长将组员的预习完成情况记录在学习日志上并展示。对诗人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进行把握
2、,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屏幕展示作者资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代表作有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存诗文千余篇,并有李太白集30卷。师:标红的部分是我们常识考试的重点,请同学们标注在课本上。三、解读诗题请齐读诗题,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含义。师:从题目中我们得到哪些信息?学:这是李白写给王昌龄的诗。学:从“左迁”可以看出王昌龄是被贬官了,被贬到了龙标这个地方。师:龙标是哪里?学:今湖南黔阳。师:黔阳古城有一座名楼为芙蓉楼,王昌龄就曾写下芙蓉楼送辛渐,我们来看一看。“洛阳亲友如
3、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千古传诵,在这里王昌龄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既然王昌龄“一片冰心”,那又为何被贬呢?我们来看创作背景(屏幕出示):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王昌龄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被贬龙标尉大约在天宝年间。新唐书文艺传记载王昌龄被贬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被贬官不是什么重大问题,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师:现在你理解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生: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写下这首诗来寄给远在异乡的好友。师:透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写给被贬友人的诗歌,也可见李白对友人的情
4、谊之深。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入诗歌,去品读李白对友人那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情。四、初读课文,了解诗意(一)听读课文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2、个别学生朗读,学生之间评价哪里读的好,哪里需要改进。老师进一步点评,强调“夜郎西”应该拖长。屏幕出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学生齐读,要求读慢。(二)走进诗文读完本诗后,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柳絮落尽子规啼叫的时节,作者听到友人被贬的消息,将忧愁的情思寄托给明月,盼望着明月能代替自己伴随友人。(三)寻找诗眼师:诗歌有眼睛,它是诗歌中最
5、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就像一把剑,直击主旨,如果要从本诗中选一个词作为这首诗歌的眼睛,你会选什么?生:选择“愁心”这个词。五、品读诗歌,读懂诗眼(一)理解意象内涵作者是有愁心的,请同学们用“作者有愁心,你看,景物可以证明,它写出了。”来回答。屏幕出示:作者有愁心,“杨花”可以证明,你看,杨花就是那随风而飘的柳絮,无根无依,飘忽不定。师:同学们,读完屏幕出示的内容,你有什么感觉呢?生:王昌龄就像这随风而飘的柳絮,无根无依,飘忽不定。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传达的正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啊,在这里我们要讲一个词,叫“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客观的“象”,
6、刚刚的杨花就是意象,老师说到杨花无根无依,你们就知道了,这是作者借助杨花来写王昌龄的漂泊。师: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杨花这个意象,老师准备了“意象卡片”,我们来看:看了意象卡片,谁能再加上作者的感情,再补充老师写的句子?生:作者有愁心,“杨花”可以证明,你看,杨花就是那随风而飘的柳絮,无根无依。正是像游子一样漂泊不定,写出了王昌龄的飘零之感和作者内心的凄凉。师:看来你已经读懂了杨花这个意象。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其他的意象。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进行批注,并写下来。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子规这个意象:师:杜鹃的意象有“惜春伤春、思念和乡愁、悲苦哀情”三个含义。本文中的子规有什么含义呢?生:有思念和哀怨
7、之情。师:哪位同学能结合本文内容,再来说说“子规”?生:作者有愁心,“子规”可以证明,你看,杜鹃每年暮春时节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子规声声叫着“不如归去”,其声凄切,就像是作者在对王昌龄说:“回来吧,回来吧”写出了李白对朋友被贬谪的悲痛,内心仿佛在滴血一般,有太多的离别之恨,更有对友人被贬的哀怨之情。师:表述准确,语言干净利落。那作者为何要在文章的开头写“杨花”和“子规”呢?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推举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明确:“杨花”无根无蒂,随风漂泊,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无依之感;写“杨花”且“落尽”是点名在“暮春”时节,这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从而奠定了本诗伤感的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