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材料05-2021年中考语文晨读材料日日诵.docx
《晨读材料05-2021年中考语文晨读材料日日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晨读材料05-2021年中考语文晨读材料日日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晨读材料05-2021年中考语文晨读材料日日诵晨读材料 一、背诵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方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作者面对月光的感受。(情境默写 1许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沉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漂亮。(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2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2、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看法的诗句是:_?_?_。 4描写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是: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困难的感情的句子是:_?_?_。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
3、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本段写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和求师学习的艰难经验。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本段详细回忆自己求学的艰苦状况。(情境默写 1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
4、缘由是: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育马生要尊师重道、虚心谨慎的句子是:_,_,_。 4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 (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后产生仰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描写小伙子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担心的苦恋情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小伙子为获得恋人的欢心而弹奏琴瑟、敲击钟鼓的淳朴的神态动作。(情境默写 1关雎中的
5、男主子公为了表达对心中姑娘的爱意、让她快乐而_。2关雎中,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快乐气氛的句子是:_,_。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诗句是:_,_。 4漂亮而又贤惠的姑娘始终是男子心中志向的配偶,关雎中的_,_就表达了这个意思。5关雎中,最能表达男主子公求之不得而忧思的句子是:_,_。_,_。 (二、学问积累文化常识 1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用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B从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
6、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C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可用 崩殂、薨、不禄替代。D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先呼台阶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尊称。1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学问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B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指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来宾上殿。C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文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采纳的是年号纪年法。D斋戒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等肃穆庄重的场
7、合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诚。1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学问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C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1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
8、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肯定声望、地位的学问分子的统称。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1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B巡按: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巡按御史的简称,负责考核吏治等事务。C致仕: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D盐引: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包括税款在内的盐价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官盐的凭证。1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
9、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又称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从苏轼诗料得清贫馋太守中,我们可知文与可担当过此职。B刺史是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职任监察,官阶高于郡守。C节度使为唐代在边疆及重地所设置,掌管当地军政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对抗中心的军事力气,世称藩镇。D都督 是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17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争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B诸侯是古代中心
10、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候、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候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需听从王室,按期纳贡,并伴同作战。C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D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18下列对史记选读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服色:更改服饰器物的颜色。太史公自序选文中指汉武帝根据五行相克的信仰,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土德(崇尚黄色)改为水德(崇尚黑色)。B玺符节:玺,原为印的统称,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
11、古代君王征调兵将时的凭证。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C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D古代行军以车为阵。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的辕相向交接为门,叫做辕门。后来也指领兵将领的营门及督抚等官署的外门。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 18 岁时实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 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用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05 2021 年中 语文 日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