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1章 R-S细胞最突出的特点是正确答案:DR-S细胞最突出的特点是镜影似的双核,每个核上有一个包涵体样的核仁。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AMLM4型白血病细胞酯酶双染色阳性C、口服华法林的监测指标APTTD、TT延长,被甲苯胺蓝纠正血中存在狼疮抗凝物质E、多毛细胞白血病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且被L酒石酸抑制参考答案:B 36个月的胚胎主要造血器官是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参考答案:A 在实验中发现脑脊液呈褐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
2、、病毒性脑炎D、中度核黄疸E、脑膜黑色素瘤参考答案:E 测定空气中总粉尘使用滤膜称量法,采用的滤料是A、定量滤纸B、微孔滤膜C、玻璃纤维滤纸D、测尘滤膜E、核孔滤膜参考答案:A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尿素蛋黄琼脂培养基适用培养何种细菌?( )A、分离鼠疫杆菌B、布鲁司杆菌培养C、白喉杆菌培养D、肠道菌培养E、百日咳杆菌培养参考答案:C 佐剂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增强免疫原性B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C提高抗体滴度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E与免疫记忆有密切关系正确答案:BB。佐剂有延长抗原在体内潴留时间的生物学作用,但没有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免疫放射测定(IRMA)的最大特点是( )A、应用过量标记抗原
3、B、应用过量标记抗体C、有分离步骤D、无分离步骤E、应用放射标记物参考答案:B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2章 Coombs试验不能用于诊断A.新生儿溶血症B.缺铁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症D.检测母体Rh(D)抗体E.药物诱导溶血正确答案:BCoombs试验主要用于检测针对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引起溶血,选项B与此无关,故为最佳答案。 一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微生物是A、病毒B、细菌C、立克次体D、衣原体E、支原体参考答案:A 按NCCLSEP6进行线性评价时,高值标本的值应该A、等于线性上限B、高于线性上限10C、高于线性上限20D、高于线性
4、上限30E、高于线性上限50参考答案:D 临床上常用于监测甲状腺髓样瘤(MTC)治疗状况的是A、甲状旁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降钙素E、胰高血糖素参考答案: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AIgGBIgACIgMDIgEEIgD正确答案: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 责任护土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的饮食指导中,不妥的是A保证摄入的热量应为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少于126147kIB应多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C水肿时应限制盐的摄入<3g/DD应尽量摄入动物蛋白E蛋白质
5、摄入量应为正常人量即每日每千克体重1.0g正确答案:B解析:因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有高脂血症,所以为了减轻高脂血症,应少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多吃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及鱼油)。 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一般是24小时后即发生接触性皮炎,多少小时达高峰 ( )A、2448B、2472C、4872D、4896E、7296参考答案:D 关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血清HCG含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双抗体夹心法B、采用磁分离技术C、标记物是ALP-抗HCG抗体D、B/F分离剂是抗HCG抗体包被的磁颗粒E、发光反应需要三丙胺参与参考答案:C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
6、章 第3章 DIC治疗过程中,监测肝素用量适宜,APTT应延长A、0.5倍B、0.51倍C、1.52倍D、23倍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Rayleigh散射是指A、当颗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的1/10时,散射光强度在各个方向的分布均匀一致B、当颗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的1/10时,散射光强度在各个方向的分布均匀一致C、当颗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的1/10到接近入射光波长时,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向前散射光强于向后散射光D、当颗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的1/10到接近入射光波长时,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向前散射光强于向后散射光E、当颗粒直径大于或等于入射光波长时,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向前散射光远远大于向后散射光参
7、考答案:B 沙门菌血清凝集试验首先使用的血清是A、O因子血清B、H因子血清C、A-F多价O血清D、H多价血清E、Vi因子血清参考答案:C 关于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是A.最佳标本是动脉血B.应处于隔绝空气状态C.宜在30分钟内检测D.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可放冰箱中长期保存E.采血前应让患者处于安定舒适状态正确答案:D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要注意:采血部位,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抗凝剂的选择,因需要测定全血血气,所以必须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注意防治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状态。标本存放时间,宜在30分钟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的
8、RBC代谢,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前应让患者处于安定舒适状态,避免非静止状态造成的误差。 关于TRH兴奋试验出现阴性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高水平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状态下,该试验结果为阴性B、异源性TSH综合征时因为存在自主性分泌,该试验结果为阴性C、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因长期缺乏TRH刺激,导致垂体功能受损,该试验结果为阴性D、甲状腺病变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为阴性E、垂体腺瘤时为阴性参考答案:C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加见于下列疾病,除外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贫血E、卟啉病参考答案:A 化学发光剂必须具备
9、的条件不符合的是A、发光的量子产率高B、能与抗原或抗体形成稳定的偶联结合物C、其化学发光常是还原反应的结果D、对生物体没有毒性E、物理、化学特性要与被标记的物质相匹配参考答案:C 王某,男性,33岁,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住院,护土在收集资料时,资料的最主要来源是A.患者B.营养师C.化验检查D.门诊病历E.患者家属正确答案:E一般来讲虽然有很多途径可以成为患者资料的来源,但是在患者清醒、并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情况时,患者是资料的最主要来源,因而A正确。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4章 关于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时,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B、分娩时升
10、高,分娩后25d恢复正常C、副伤寒常见白细胞明显增多,可持续1周D、内出血时,白细胞增高常较外部出血显著E、内出血时,血小板数也有所增高参考答案:C 霍乱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Gsa的ADP核糖化B、Gia的ADP核糖化C、Gq的ADP核糖化D、G的ADP核糖化E、Go的ADP核糖化参考答案:A 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呈阴性反应B、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C、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D、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阴性反应参考答案:C 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体内免疫
11、细胞异常的表现不包括A、Th1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作用B、CTL、NK细胞活性增强C、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D、滋养层细胞表达的HLA-G分子下降E、浆细胞分泌抗体减少参考答案:E 与RIA相比,IRMA最显著的特点是A、使用单克隆抗体B、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C、IRMA更多选用固相法分离B、FD、只能测定具有2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E、灵敏性更高参考答案:B 产气荚膜梭菌:A、造成感染灶脓汁稀薄易扩散,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B、造成脓汁粘稠,脓肿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C、造成脓汁呈灰黑色或乳白色、泡沫状、奇臭D、造成组织呈高度肿胀坏死,水气夹杂,触摸有捻发感E、造成泌尿道粘膜化脓性感染参考答
12、案:D 属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A、F、F、F、FB、F、F、F、FC、F、F、F、FD、F、F、F、FE、F、F、F、F参考答案:B 在B淋巴细胞向浆细胞转化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3C、IL-4D、IL-6E、G-CSF参考答案:C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5章 标本直接镜检可见粗大透明不分隔菌丝,应考虑A、念珠菌感染B、曲霉菌病C、毛霉菌病D、着色真菌病E、镰刀霉菌病参考答案:C 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糖尿病患者B.检测结果错误C.静脉血标本取自葡萄糖输注的肘部血管D.黄疸标本E.溶血标本正确答案:C略 长期保存病毒的方法是A、冷
13、冻真空干燥B、细胞培养反复传代C、4冰箱中保存D、-20冰箱中保存E、置50中性甘油盐水中保存参考答案:A Coombs试验不正确的表达是A、可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B、又叫血凝试验C、检测的是红细胞表面的完全抗体D、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症E、应用在交叉和不相容输血后抗体测定参考答案:C 以下关于脑脊液标本,处理错误的是A、用药前,无菌操作腰穿方法采集23mlB、盛于无菌试管常温下立即送检C、天冷时保温,不可冰箱保存D、用于病毒检测时应常温送检E、可用肉汤进行增菌参考答案:D 杂交瘤技术需要融合两种细胞,它们是A正常小鼠脾细胞人骨髓瘤细胞B经抗原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人骨髓
14、瘤细胞C经抗原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D正常小鼠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E人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正确答案:CC。杂交瘤技术融合的2种细胞分别是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下列关于L型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B、染色体不易着色C、无致病力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E、除去诱导因素可恢复成原来的细菌参考答案:C 国标规定,双硫腙比色法测锌时,防止铜、汞、铅、铋与镉离子干扰的试剂为( )。A、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调至pH4.55.5B、碘化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氯化亚锡溶液E、亚硫酸钠溶液参考答案:A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6章 能够反
15、映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查项目是A、BTB、束臂试验C、PTD、APTTE、PST参考答案:A 原发性闭经是指A年龄已满14岁,而月经尚未来潮B年龄已满15岁,而月经尚未来潮C年龄已满18岁,而月经尚未来潮D年龄已满17岁,而月经尚未来潮E年龄已满16岁,而月经尚未来潮正确答案:E解析:原发性闭经的概念是指年龄已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出现幼稚淋巴细胞B、出现幼稚单核细胞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单核细胞增多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参考答案:C 患者,男性,19岁,发热2d后就诊。血培养阳性,肥达反应阳性。该病原菌最可能是A、大肠
16、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普通变形杆菌D、伤寒沙门菌E、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粪便培养的最佳时间段为A、发病后立即B、发病第1周C、发病第2周D、发病第6周E、整个病程该病原菌的特性不包括A、触酶阴性B、可致肠热症C、以O抗原分群D、H2S试验阳性E、氧化酶试验阴性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问题 2 答案:C问题 3 答案:A T淋巴细胞系分化抗原是A、CD3B、CD19C、CD15D、CD33E、CD34参考答案:A 常用的亲和层析技术是利用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哪种特点A特异性B可逆性C比例性D结合性E不可逆性正确答案:B抗原抗体反应是可逆的,免疫学中的亲和层析正是利用该特性将抗原或抗体分离纯化。 E
17、LISA试验中常用的标记酶是A.HRP和APB.HRP和ACPC.LDH和ACPD.AP和ACPE.HRP和LDH正确答案:A略 女,15岁,月经增多10天,查:贫血外观,皮肤散在紫癜,肝脾(),Hb80gL,白细胞2010L,血小板2010L,骨髓象提示:增生活跃,见巨核细胞50个片,诊断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白血病C、淋巴瘤D、再生障碍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参考答案:A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7章 关于双缩脲比色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总蛋白测定的首选方法B试剂对白、球蛋白的反应相近C反应后生成蓝绿色化合物D操作简便,重复性好E敏感度较低正确答案:CC。本题考查
18、双缩脲比色法,其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 放射免疫分析(RIA)中当待测抗原量增多时(注:8为结合态的标记抗原,F为游离态的标记抗原)正确答案:B当待测抗原量增多时,B减少,F增多,BF或者8(B+F)均减少,反应体系中B+F的量是固定的 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菌株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使用免疫抑制剂E、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参考答案:C 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
19、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E、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 单体抗体分子为 ( )A、一价分子B、二价分子C、三价分子D、四价分子E、五价分子参考答案:B 转录图与EST不具备的作用有哪些 ( )A、估计人类基因的数目B、提供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的数目及结构C、提供基因诊断探针D、提供基因鉴定的探针E、基因定位参考答案:E CP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内。因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PK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面积成正比B、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时CPK不升高C、肝胆疾病CPK不高D、中风、惊厥和震颤性谵妄均可使CPK增高E、检测CPK时
20、应避免溶血参考答案:E 所有的HPA低频抗原均与以下哪项有关A、PTRB、PTPC、AITPD、FNAITE、HDFN参考答案:D22年医学检验(士)考试历年真题精选8章 第8章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不包括A血液中的缓冲体系B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C肺的呼吸交换D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E肝脏的生物转化正确答案:E肝脏生物转化是指非营养物质转化或水溶性增加和毒性减低,与使血液pH维持在735745之间的调节机制无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B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C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正确答案: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淋巴细
21、胞增多,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于疾病第4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大多超过20%。 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染色结果的是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B.AS-D-NCE阴性C.AS-D-NAL阳性,被NaF抑制D.a-NBE阳性,被NaF抑制E.POX弱阳性或阳性正确答案:A单核细胞a-NAE阳性,被NaF抑制。 下列关于DIC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B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C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D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E纤溶系统被抑制正确答案:EDIC时,伴继发性纤溶亢进。 引起人类克一雅病、库鲁病的病原是A、RNA病毒B、亚病毒C、DNA病毒D、朊病毒(朊毒体)E、类病毒参考答案:D目前血浆蛋白质定量的参考方法为( )A、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凯氏定氮法C、磺柳酸法D、盐析法E、双缩脲比色法参考答案:B 特异性最高的是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氧化酶法C.氧化亚铜法D.邻甲苯胺法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 日本血吸虫致病中,下述的哪个阶段对人体危害最大A、成虫B、童虫C、尾蚴D、虫卵E、毛蚴参考答案: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