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作用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一股新生力气,影响着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非政府组织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它在供应公共事业产品中发挥着不行或缺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作为体制改革不行缺少的组织形态的确发挥着不行替代的力气。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 书目 1、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发展 1 2、 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位置 1 3、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 2 3.1. 贴近民众的优势 2 3.2. 敏捷调整的优势 2 3.3 .社会沟通
2、的优势 3 3.4.创新的优势 3 4、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 4.1.担当社会管理职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3 4.2.提高公共物品的供应效率 4 4.3.制约政府权力 4 4.4.成为多元化治理的重要力气 4 4.5.扩大就业机会 4 5、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 5 5.1.社会公信力低,法制体系不健全 5 5.2.资金不足 5 5.3.人员水平偏低 5 参考文献 6 1、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一股新生力气,影响着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非政府组织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它在供应公
3、共事业产品中发挥着不行或缺的作用。但其自身的不足和外部环境的弊端影响着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而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作为体制改革不行缺少的组织形态的确发挥着不行替代的力气。管理和培育好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主动的影响。 2、 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位置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必需将其一部分功能分割给社会,而这些是企业所不愿担当或不能担当的,这就给非政府组织创建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非政府组织是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力气之一。它们干脆参加社会事务的处理,能刚好发觉社会问题,继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最终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还有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分
4、析探讨为政府的长期政策的制定供应看法、建议。我国处于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务频发,造成公共关系极度脆弱。而非政府组织却是这繁杂交织的公共关系的最佳协调者,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剂。 3、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 3.1. 贴近民众的优势 在经济发展冲动和政治冲动下,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目标虽经常不能成为主流目标,但却通常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目标, 如其所关注的环境、 生态、 动物、弱势群体等就都是广阔民众所关注的问题, 所以, 非政府公共组织更能够与民众建立信任和联系,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此外, 很多非政府公共组织是由具有剧烈使命感的人发动的,其成员和支
5、持者也是对该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他们对组织具有剧烈的归属感和对所从事的事业的使命感,这一点在志愿组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与企业组织惟利是图、利欲熏心的评价和政府组织冷漠无情、官僚作风的评价相比, 民众对志愿组织的评价要高的多。这种无形资产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能推动非政府公共组织成员勤勉工作, 自甘奉献, 提高服务质量,还有利于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3.2. 敏捷调整的优势 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组织体制、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上却有着很大的弹性,可以依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改变刚好作出调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目标的指引下,非政府公共组织一般都长期在其活动领域内针
6、对某种特定社会问题从事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与活动对象深化接触以了解对方的需求,资助或帮助活动对象,这就使得其活动方式不是发觉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反应式的治标做法,而能够真正做到在问题出现后快速做出有效反应,甚至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实行合理的措施预防,真正达到治本的效果。 3.3 .社会沟通的优势 非政府公共组织一般既能深化到社会基层的民众中间,又能同政府保持较亲密的关系。非政府公共组织所包括的范围特别广泛,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它们可以宣扬和普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教化和动员民众,使他们相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又可作为传达民情的渠道,反映民众的愿望和看法,去影响政府政策和安排以使其更适合民众的
7、须要。除此之外,非政府公共组织还可以作为一条重要的纽带,在其所服务的社会基层民众同企业、学术界、新闻媒介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发挥着沟通作用。 3.4.创新的优势 与其行为敏捷相联系,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敢于创建性处理。这种创新的优势既表现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创新,如引用和推广新的适用的技术,发展新技能,使穷人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技术,采纳新的生产方法,也表现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创新,如提高穷人的觉悟,促使宏观管理管理现代化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基层组织,通过合作的努力去主动参加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攸关的各项事业和决策过程。此外,非政府公共组织还可以推动人们去发挥制度的适应性和创建性,并
8、可向不适当的组织制度提出挑战。 4、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4.1.担当社会管理职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宏大的成就,行政体制改革也被提上了改革的日程。我国政府由原来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为此必需将一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嫁给社会。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会去担当,非政府组织责无旁贷的担当了下来。 另外,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同时,政府与市场之间渐渐出现了一个“空白地带”,而这“空白地带”关系到了最广阔人民的利益。这客观上须要一个联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非政府组织也就顺应时代要求成为这联接政府与市场的中间层。再则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政
9、府从微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全力的进行宏观管理。 最终,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事务中还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通过供应公共物品和服务有效地解决政府在供应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率、资源奢侈、服务看法差和“寻租”等丑陋现象。 4.2.提高公共物品的供应效率 政府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势力的牵制,加上政府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政府往往对新的社会需求反应迟钝。在官僚体制内,政府官员又缺乏降低成本,增加产出的内在激励。因此,政府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考虑到这种现实的存在,很多国家起先激励非政府组织介入,将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应转移给政府组织,政府做适当的资助,而非政府组织在市场基础上可以
10、形成相互 间的竞争,这就提高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应质量和效率。各国的实践证明,在供应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非政府组织往往比政府部门更具效率。 4.3.制约政府权力 任何公共权力都须要制约。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最大拥有者,对其约束只靠政府组织内部的约束机制是不够的,要有独立于政府的强大的社会权力对其制约。非政府组织在肯定的程度上代表着公众的意志和利益,是比较好的制约政府权力的社会组织。 政府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认可。面对公众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且需求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受到严峻的考验,政府的合法性也陷入危机中。而非政府组织在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分担政府的部分服务功能,满意公众的
11、利益要求,分担政府背负的合法性压力。 4.4.成为多元化治理的重要力气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公众的爱好、价值观念、经济利益都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也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因此政府必需面对种种不同的社会需求,但政府服务的对象时全体公民,其行为具有普遍性,很难满意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而非政府组织则可以依据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提出不同的行动方案以满意多元化的需求。 4.5.扩大就业机会 当前,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国企在经济结构转型及企业改革的状况下,员工数量逐年下降;政府机构精简,人员需求量也在缩减。第一部门和其次部门吸纳就业人员的实力疲软。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壮大,它为社会供应大量的就
12、业岗位,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尤其是高校生就业压力。 5、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5.1.社会公信力低,法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对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结构等进行全面的定位,且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相关立法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法律地位的不明确,自身身份的模糊,管理机制的不顺等均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导致其社会公信力低。 5.2.资金不足 这是制约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财政
13、上捉襟见肘,处于逆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造成的。 5.3.人员水平偏低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以非专职人员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职员为主,缺乏高素养的人才。其留不住高素养人才主要有两方面的缘由:非政府组织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低;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远不如政府工作人员。虽然,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其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经验的阵痛。信任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政治的进步,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其自身的努力这些问题会渐渐得到解决的。不容臵疑,非政府组织已成为我国体制改革不行或缺的中坚力气,同样它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不行缺少的主体。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主动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只手”。 参考文献 1林修果.非政府组织管理.M武汉高校出版社,2014年 2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其次版).高等教化出版社,2006年 3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 4俞可同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