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测试.DOC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综合测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
2、“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摘编自新诗鉴赏辞典,有删改)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
3、,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既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诗人王久辛说,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
4、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摘编自辽宁日报,有删改)材料三: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
5、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
6、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
7、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
8、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摘编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的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C
9、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D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解析:A项,“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不等于说“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B项,“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原文“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
10、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D项,“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理解错误,原文“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但新诗仍然最被人误解。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证明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
11、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解析:A项,“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理解错误,原文为“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B项,“证明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错误,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可知,“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说明余光中等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C项,“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
12、乐性的强弱与诗人的修辞能力有关。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A)A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B中国古典诗歌较成熟,而现代新诗在生长期,二者不宜用同一套评价标准衡量。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解析:A项,“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符合材料三观点,根据“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
13、“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4材料三是以哪几个方面作为参照探讨“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解析:根据“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
14、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从西方现代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
15、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的角度看待新诗。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解析: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总结出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根据“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
16、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可总结出新诗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红烛(节选)闻一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
17、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本诗写于1938年)6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红烛第节赞美烛之红,第节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
18、的理由,最后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B红烛一诗中“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灵魂”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是相同的。C我爱这土地中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D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献身之意。解析:B项,“两个灵魂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是相同的”错误。此项中两个“灵魂”虽然都是与“肉体”“躯体”相对而言的。但从情感态度来看,其表达的含义不相同。根据语境可以推知,前者是褒扬肯定的,后者是贬抑否定的、平庸的灵魂。7下列对
19、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红烛选段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B红烛节选部分每一节都以“红烛啊!”开启,以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第节以排比的手法歌颂了红烛的力量,既是寄语,也是自勉。C我爱这土地一诗,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解析:D项,“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理解错误。艾青在诗里通过
20、对“鸟”的形象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鸟”的形象与诗人形象是合二为一的。8诗歌红烛第节说“一误再误”,第节则说“不误,不误,”如何理解这种矛盾?(4分)答:说它“一误再误”是因为“躯体”和“灵魂”本应互相依存,但燃烧却让两者分离,因而迷惑不解。说“不误,不误”是诗人经过深思,终于理解了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前后两种回答截然相反,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奉献精神的可贵。解析:“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
21、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前后并不自相矛盾。9有人说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魅力之一是来自“巧妙转换”,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6分)答:抒情(写作)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1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2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诗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
22、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由外到内、由物(鸟)到人(我),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解析:这首诗以“假如”开头,显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想象之感。“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便很自然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那泣血啼鸣的杜鹃鸟的形象,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那哀伤幽怨的鸣声。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诗歌的第2节将角度进行转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到了自身的角度“我”。语言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因为这“泪水”里,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千言万语,都含在这“泪水”里了。直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
23、地深沉的爱。诗的内容,虚实结合,由外到内、由物及人,把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恋,寄托在对“土地”的爱恋之中,表达出了一个中国诗人在民族灾难面前始终不渝的赤子情怀。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因此,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句,却传达出了时代的特征和民族的苦难,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个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