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化实行20xx年中心一号文件提出“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和中心、省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促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心、省市关于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实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呈现代农业为核心,满意农业农村生产需求,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定位,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规范农业市场主渠道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程、城乡互动、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公共服务实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供应有力服务保障。二、指导原则 (一)“顶层设计”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相结合。从全局的角度,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并以农夫群众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切实保障农夫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农夫群众对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对“顶层设计”完善优化。(二)宏观指导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深化对当前
3、农业农村市场经济规律的相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确定性作用,促进农业数量效益和质量效益并重,注意提高竞争力、农业技术创新,形成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三)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相结合。以农业公益性服务促进社会性服务发展,以社会性服务发展反哺公益性服务,补齐公益性服务资金短板,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四)敬重实际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正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需求,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综合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任务目标 到20xx年,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完成,区、乡、村三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网络平台达到273个,
4、全区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综合服务率达到80%。社会化服务中心职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规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进程,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0万亩。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5万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300个,农夫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多元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50家,工商资本和技术服务充分进入农业领域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形成农业三产融合配套的服务体系,实现外向型农业发展,促进农夫增收。四、建设重点 (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网络,立足于“推一扇门,办百家事”服务理念,启动区、乡、村三级现代农业综合
5、服务网络建设,区级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以政府为建设主体。27个街道(乡镇)各建设一个服务站,以规模化、规范化的合作社为建设主体。246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服务点,以合作社、农资商店或农村超市为建设主体。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一体化建设的网络格局。(二)实现公益性和社会性二大服务功能。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心要实现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两项功能相结合。区级服务中心下设八个服务窗口,包括: 公益性服务窗口: 1、涉农政策法规询问窗口。担当政策法规询问服务职能,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政策法规询问、农夫合作社指导、政策性保险等询问服务,对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政策引导、解答。2、“三资”
6、代理窗口。由区农经站担当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监管服务职能,以村财乡管、土地流转合同由区农经站负责监督和审核为原则,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3、合作社建设与指导窗口。由农业产业化协会担当合作社举荐服务职能,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举荐合作社示范典型、项目申报等,规范审查合作社财务、决策、利益安排模式,并与会计事务所第三方审计部门联合,确保申请项目的合作社达到
7、规范社要求和标准。4、“四品一标”办理窗口。由绿色食品办公室担当“四品一标”认证申请服务职能,“四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娃品牌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记。全区凡是符合认证标准的农产品,经过审核,根据申报流程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加快推动我区农产品认证工作,深度挖掘、培育和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爱护各街道(乡镇)独特的产地环境,提升独特的农产品品质,增加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5、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窗口。由农产品质量管理办公室担当检测服务职能,配套农产品检测设备,增加速检功能服务,并与省市检测中心进行服务对接,开展全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
8、平安监测和监督抽查,组织农产品质量平安技术推广、宣扬培训。推行农业行业标准实施,指导农业质量校准体系认证管理。社会性服务窗口: 6、土地流转窗口。担当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职能,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机制,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数据库,建立全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与东北网合作和运用微信平台等方式,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宣扬平台,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激励和引导农户,实行租赁、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吸引工商资本,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7、金融保险窗口。担当办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服务职能,对接
9、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流转土地抵押业务,土地经营权证明由区农经站审核开具。开展农业保险和特种种植业险业务,择优选择保险公司合作供应保险服务支持,符合参保的合作社、农户可自行提出申请。8、生产服务中介窗口。担当全区各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发布职能,对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增加为农服务的刚好性、好用性和精确性,为农夫供应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各类供求信息服务。同时,设置乡级分支机构,严格筛选指定农资企业,通过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对接,供应“平安农资、放心农资、质优价廉农资”下摆服务。主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一批跨区域、专业化的农业特色商务网站和交易平台,形成以批发
10、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覆盖全区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三)选强配齐专业服务人员。加强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业务实力水平,定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涉农法律法规,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等,定期进行业务考核,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标准、高素养的专业化团队。(四)加强资金综合管理。遵循科学论证、合理支配、专款专用和追踪问效等原则,合理利用政府投资成本,明确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涉及资金的实施目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用途等,加强成本和利润预算管理,将资金实现最优配置和转化,保障服务中心持续健康发展。(五)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根据“
11、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渠道共用”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服务组织机构框架,整合服务资源,以创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固化、可复制推广模式,实现“一个中心、两项功能、三方建设、四方受益、五个统一”。“一个中心”,即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两项功能”,即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三方建设”,即由政府引导、引进涉农企业参加、合作社详细承接,形成“政府+企业+合作社”三方建设模式;“四方满足”,即实现政府满足,企业满足,合作社满足,农夫满足。“五个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运行机制”。先行启动区级服务中心和7个街道(乡镇)分中心建设,以点扩面
12、,逐步完成服务中心全区覆盖。(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制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指南、服务流程图、宣扬手册。明确规范服务目的、意义、目标、内容、功能职责和工作流程等,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调动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扩大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全面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质量。(七)稳步推动业务开展。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利用农业产业化协会和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对外宣扬,对内形成内业档案。组织召开农业服务组织对接会,确定服务体系承接主体。沟通协调农经、银行和保险等部门,逐步整合畜牧、林业等部门,扩大服务范畴,发挥各自优
13、势,亲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八)规范社会性服务财务管理。成立现代农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社会性服务以公司为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订单、金融保险代理、生产农资、技术服务中介对接供应有偿服务,支撑公益性服务建设,实现服务中心持续健康发展。(九)树立窗口单位服务新形象。以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加强学习引导,提高服务人员素养,强化人文关怀,延长服务触角,坚持纠建并举,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窗口服务满足度。(十)提高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软硬件网络基础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接入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数据库,
14、快速、精准、全面整合涉农信息,实现全国联网,数据共享,保障服务中心业务开展,主动探究“互联网+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模式。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区里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态农业开发区。建立区政府组织协调、部门指导参加、街道(乡镇)管理督导、村服务站运行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指导、协调、扶持和服务,确保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转正常。各试点街道(乡镇)和相关部门也要强化组织领导、
15、明的确施安排,全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二)强化责任落实。*生态农业开发区要切实担当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各级部门领导干部详细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节点,细心部署,周密支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方式,亲密协作,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并仔细总结工作推动阶段性成果、阅历,建立长效的跟踪问效机制。(三)加强资金保障。坚持惠农、支农、补农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公益性服务功能。保障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康运行。加大对区、乡、村三级基层综合服务站扶持力度,加大财政的投入,主动寻求社会服务组织参加,最终实现社会化有偿服务支撑公益性服务。(四)创新工作措施。制定详实的工作安排和管理方法,形成工作指导看法方案,对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各街道(乡镇)加强调研,依据当地发呈现状和农村现有经营服务网点分布状况,坚持整体推动、重点突破,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站)发展规划。可实行召开培训会、观摩会等形式,尽快启动,加速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搞好试点示范。(五)落实服务体系主体构架。加快落实服务组织主体,明确参建合作社、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名单,强化服务组织服务意识,指导、管理和监督组织服务行为,形成规范、有序的服务模式,激励、支持和引导服务组织与经营主体、广阔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限制150内